如何发现产品改进的关键点?
在设计中寻找真理,探索每一个设计背后的意义。
在完成产品经理给的需求后,你是会主动推进一些事情还是被动等待新的需求?如果是后者,那你真的是史上最惨打工人,本期会输出 作为最强打工人应该如何主动推进并发现产品改进的一些关键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能够有目的、有思路地展开工作。
「发现产品关键点」5个步骤:
1.根据目标对用户进行分群
我们以快看漫画为例,假设目标是「提升用户的活跃度」。
首先我们将这群用户按照活跃度高低不同进行划分,从中选出非常活跃和不太活跃这两类群体做深入研究。

2.根据目标对比用户群、寻找差异点
对比非常活跃和不太活跃两类人群的差异点,怎么进行分析对比呢,我们将从6个维度入手:

(1)人群属性:了解用户的性别,年龄以及用户的等级
(2)使用环境:用户所在的地区、使用设备、安卓系统还是苹果系统以及相应的版本号
(3)用户整体行为特征:用户第一次访问的时间、30天访问的次数、过去30天访问的次数
(4)用户行为:某个交互行为所发生的次数以及某个具体行为的特征
(5)过程转化率:功能模块的转化率和完成率
(6)留存率:了解次日留存率和周留存率
3.发现「有趣的差异」探索背后的原因
经过分析发现不活跃的用户并没有出现下列行为:
·浏览分类漫画
·订阅喜欢的内容频道
·进入漫画
根据不活跃的用户我们进行大胆推测:符合用户兴趣的内容流,是刺激用户活跃的关键因素;下一步应从两部分人群中各抽取少量用户,一对一进行电话访谈。

4.根据发现改进产品
根据上述所分析的差异点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改进:一是根据访问记录展示个性化内容 ,二是将每周更新的导航地位提升。


5.衡量改版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或超出
经过后台数据我们发现,改版后用户的「单次访问」时长是改版前的1.5倍,新用户的「次日留存率」是改版前的1.3倍,改版后的「应用启动次数」是改版前的1.5倍。
上述案例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改版,工业设计师维克多·帕帕奈尔认为,设计是“为赋予有意义的秩序,作出有意识或直觉的努力。”我们建议把它更加具体的定义为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活动。这一准则适用于许多的设计领域,尽管形式、内容与行为的确切焦点因设计对象有所不同,交互产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复杂的行为渗透其中。
本期的内容就是这样,希望大家工作时劳逸结合,拒绝做被动的小羊羔。下期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