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篇]位图插画动态化
流程化不是为了套用,只是保持效率的同时,突破现有的框架 。——来自底层动画民工自我申银
前情回顾:
疫情缘故,工作室倒闭,来到新公司,又花了半年适应新的工作内容,虽然同样是做动画视频,但是由矢量插画动态转为位图插画动态,也发现处理的手法也大不相同,甚至多做几个项目,用的方法和流程都可以总结下来,写下来作为自我总结参考,也为即将进入苦逼生活的动画民工们提供些经验,或许还能早点下班^_^。

位图插画类型特征
视频来源于网络
画面:
线的变化极多,不再是矢量图单一的线条
面块颜色十分丰富,不再是单纯的颜色渐变
画面细节极多,如光效,明暗变化
文件:
多以图层为主,具有大量的图层混合变化
形状面块不带有路径
总结一句,就是插画师给到你的是一堆剪好的照片,然后跟你说我帮你分好了,赶紧上动态 ^_^ ,那你接下来就是打开ae,一顿pstra基础操作,交初稿时还不忘给些蒙版和湍流置换点缀了一下。客户反馈时,就是一句,:
“这不生动,太僵硬了。”
^ _ ^
……
卒。
大量图层混合和不带路径的图片对于做动态,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前者需要还原画面,后者限制了动态的调节,这里我结合其他同事的经验,整理一个流程作为解决方案,具体分为前中后期,针对处理。
前期
![]()
思考与准备
排期
影片:影片本身的时长,画面数量,尺寸,帧速率
插画:交付第一批插画的ddl,画面风格与造型
设计:画面是否需要设计ui
三维&逐帧:画面的风格与造型是否需要三维或逐帧介入
动画:动画开始时间至Acopy的时间是否够
剪辑:什么时候对接剪辑,是否需要Vo
开发:什么时候对接开发,需不需要提前给demo测试
思考与测试
思考
过大的画幅美术稿,应该如何优化大小
重复的元素是否需要提取出来使用
测试
测试哪种方式制作比较方便(摄像机移动还是物体移动之类)
建立固有的文件结构
前期资料
前期方案-会议纪要-客户资料-分镜-参考-修改方案
制作文件
2d-3d-逐帧-视频素材-工程文件
输出文件
代理-输出
建立固有的工程结构
源文件素材
2d文件-3d文件
合成
MainComp-Comp
对照参考
Proxy-参考-安全框
素材
逐帧素材-视频素材
建立固有的命名方式
比如
镜头名(c001)-场景(sc-01)-时间(20210101)-版本号(V1)
![]()
沟通
设置好画面尺寸及倍数
对于画面大小,有两个方面要确定:
1,图像大小,即我们视频的尺寸,对应就是分辨率
2,画面倍数,针对推镜后画面模糊,我们需要绘制视频尺寸的2倍或3倍的图
第一阶段分层
插画师第一阶段分层(分出角色关节,前中后景物体)
提前告知,ps效果带不进ae的情况
混合模式(线性减淡取代方式)

ps中将效果打在组上,相对应ae的预合成中,效果不会呈现

ps中的调整层中带有蒙版,蒙版带不进ae

ps中的组带有蒙版,蒙版也带不进ae

ps渐变映射,在ae中没有对应的特效支持,所以要提前处理ps的渐变映射的画面

整理
输出原图参考
我们进行自我整理步骤,仅记提前输出原图,以便与整理后的画面进行对比,以防制作动画后,出现画面与原图出现颜色偏差的等问题
对象分类
对象独立打组,颜色分类

备注:
分类标准(仅供参考)
打组:将剪切蒙版及相关物体打组

归类:按种类,镜头,场景进行归整
标注:标注重点图层,如加入Main前缀
补全画面及元素
角色部件补全,画面四周切边补全

纹理及图层整理
在ps中,将纹理层与调整层做好文字标示,如加入前缀
图层特殊情况处理
遇到图层效果在ae无法自动还原,
可以通过ps合并图层后输出png,
再导入ae,通过图层模式找回原图的效果
蒙版
检查调整图层的蒙版和组的蒙版

尺寸处理
缩小图像大小:在ps中调整Image size,如缩小一半
推镜放大物体提前打组,方便替换高清版本
待续……
需要下载该内容xmind版本,扫码回复“前期”






![[ Arnold_e'week_1 ]_初开](https://img.zcool.cn/community/0138e55ddd5d75a8012159721095c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ll,w_520,h_390,limit_1/auto-orient,1/sharpen,100/quality,q_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