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时间读Google材料设计指南?掌握这10个要点也可以!

Recommanded by editor
北京/设计爱好者/4年前/749浏览
没时间读Google材料设计指南?掌握这10个要点也可以!Recommanded by editor
UX辞典

本文约5120字,阅读需要13分钟

值得遵循的设计原则 


Google是科技领域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之一,这也是其设计系统为什么会对数字产品设计有如此巨大的影响。该公司的材料设计指南讲解了值得每位设计师遵循的原则——无论是为iOS,还是为Android进行设计,都可参照。


在这篇文章中,将分享我在回顾材料设计指南时发现的关键要点,同时说明实践这些规则的方法。文内选取了材料设计指南中一些非常优秀的设计原则,并结合自身经验,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与应用。


01 指示符号和动画引导交互


在没有其他提示的情况下,图标会提供一个清晰明确的指示,表明可以执行。
——Material Gesture Guidelines


在《日常事物的设计》(The Design of Everyday Things)一书中,被称为“以人为本的设计之父”唐·诺曼(Don Norman)将指示符定义成:“指示将要采取的行动,以及如何实施。”在设计数字产品时,我们并不需要明确表达我们的指示,比如“向左滑动就能看到更多”之类的话,其实图标、颜色等简单元素,也可以作为提示不同手势和动作的符号。


用户与元素的交互时加入动画,更方便用户操作。——Material Gesture Gu


要想实现一个极简主义的外观,可以使用动画去表示用户执行的动作。如果使用得当,它可以大大简化界面,甚至可以改善体验。


02 动画图标

by Eddy Gann


动画展示了图标要执行的动作,也增加了一丝趣味性。两个图标间既呈现了切换,也表示了二者的关联性。
——Material Animated Icons Guidelines


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播放/暂停按钮动画。当单击播放时,图标变为暂停按钮,反之亦然。这种变化用一种微妙但直观的方式表明了两个动作间的联系。


刚说的例子比较简单,那不妨再想象一下将微妙的动画用于更复杂的体验中,比如添加购物车或此功能被禁用。这种情况下,图标间创建的动画不用太耗时,在Adobe XD中,就通过使用淡入淡出的动画,来达到效果。


动画图标过渡可简单也可复杂,这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不突出的图标使用简单的动画。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这些动画图标都是应用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Material Animated Icons Guidelines


如果元素和图标一直重复演示动画,会导致用户不知所措,且过度使用还会削弱重点,因此设计师们应谨慎使用复杂动画。


03 调色板生成器

Material Color Tool


调色板生成器,输入任何颜色则自动生成调色板。色相、色度和亮度都通过算法来调整,该算法下创建的调色板既实用又美观。

——Material Color System Guidelines


自己创建调色板会很繁琐,且效率也很低(需要自己计算色值)。而生成的颜色通常是满足可访问性标准的,也无需再麻烦对照WCAG指南去检查调色板。若真的需要检查调色板是否准确,推荐Stark这类的插件,能帮助你快速校准。


04 颜色

Material还提供了界面色彩的应用技巧与强大工具,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执行。


在适当的时刻展示品牌色彩,以强化品牌风格。

——Material Color System Guidelines


在应用程序里应避免大面积地使用颜色,否则文本,图像和按钮等单个元素,将无法获得更多的关注。Instagram、Twitter之类的应用程序有非常丰富的帖子和翻不完的内容,但它们的应用界面都非常简洁,这种设计手法可以引导用户把注意力从界面移开,从而转向内容。


颜色能表示哪些元素是有交互的、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突出程度,这能使重要元素脱颖而出。

——Material Color System Guidelines


当元素的外观与其周围环境形成对比时,用户会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可以使用颜色和颜色权重建立层次结构(颜色权重指的是颜色的饱和程度,饱和度高的颜色会显得更鲜艳大胆),从而赋予更强的视觉效果。


更突出、更粗体的信息会先吸引用户的眼球,接着用户会转向辅助信息。如果一个元素比另一个更重要,那么它应该具备更大的视觉权重。这样的话,用户可以快速浏览页面,并在各个重要级别之间进行区分。


05 字符样式生成器

Material Type Scale Generator


由Google Fonts提供支持的样式生成器,可用于查看各式字体类型的比例尺及相应代码。选择的任何字体都会根据材料印刷指南自动调整大小,以提高可读性。

——Materials Type System Guidelines


排版设计不仅仅是选择优秀的字体,如果能有效使用,它可以通过改善界面内的可读性、易访问性和层次结构来增强界面的可用性。幸运的是,Google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工具,帮助设计师在进行排版时节省不少时间——Material type scale generator,可以快速生成段落、标题、按钮等字体大小。


06 使用声音和触觉唤起情感反应

声音代表着重要时刻(也会代表品牌和产品),能唤起用户的情感反应。


它们发生在关键的交互情境中,例如:庆祝用户已完成的重要行为;欢迎用户使用新的应用程序或体验;确认产品用途等时刻。

——Materials Sound Guidelines


声音可以表达成功、成就感或奖励。Google建议“声音不能常出现,因为太突出,应用时更要保证一致性。” 每个成就都使用相同的声音,用户便开始识别并与情感联系。例如,当某人将待办事项列表上的所有项目都标记为完成时,响起的声音让用户更有成就感。


人们会下意识地将声音与感觉联系在一起,无论是收到新消息时手机发出的叮叮声,还是在Mac上清空废纸时发出的揉搓声,所有出现的声音都能帮助用户更加了解界面中发生的事。


触觉可以与其他音频和视频元素搭配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例如,当设备关闭声音时,触觉可能是唯一的反馈方式。与其他元素搭配使用时,触觉应该是同步进行的。
——Android Haptic Guidelines


除了声音,触觉(振动或触摸感觉)也可以刺激感官,提供更完整、更强的用户体验。随着时间推移,用户通过试验、学习产品熟悉了触感后,会慢慢的把不同的感觉与触觉模式联系起来。比如,某个用户刚刚提交了一笔付款发生错误,出现的震动提示向用户进行了触觉反馈,如果用户认识这种反馈,便会马上知道出了问题。


刚说的两个点是产品设计师常常忽略的领域,有时设计师过于关注视觉,从而忽略了可以让产品更有质感的声音和触觉。


07 用动效表达品牌的个性与风格

Example from Material


Motion可以为常见的交互增添个性,表达品牌风格。

——Materials Motion Guidelines


产品Confetti是我设计的一个习惯跟踪器,适合想要每天提高工作效率的人群。在设计产品时,我重点思考的是习惯被养成后,怎样能让用户获得满足感。通过在产品中加入动效,并使用动效来强调不同养成阶段的体验,最终令这款产品脱颖而出。


动效设计通过突出显示元素、可用性和结果来告知用户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内容上,并且不会产生干扰。

——Materials Motion Guidelines


对用户而言,速度和效率至关重要,而使用应用程序就是为了完成特定工作,千万别让太有创造性的设计妨碍到他们。在2020年,可能只需一毫秒就能激怒用户。正如塔拉斯·斯凯斯基(Taras Skytski)在《The Ultimate Guide to Proper Use of Animation in UX》中指出的那样:“大量研究发现,界面动画的最佳速度在200-500毫秒之间,任何短于100毫秒的动画都是瞬时的,根本不会被识别。而超过1秒的动画会给用户传达一种延迟感,也会让用户感到无聊。”


有目的性地使用动画可以改善用户体验,不会给界面元素增加不必要的干扰;如果动画和微交互时间过长,则会带来负面体验,注意辨别使用。


08 使用图像区分产品&搭建视觉

by Elena Petkovska on Dribbble


我们都遇见过特别拥挤的界面,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文本,没有什么图像。在UX设计中,视觉呈现总比文字堆砌更直接。用户不想阅读理解——相反,向用户展示图像,让他们直观地体验产品。


用图像来表达产品信息和产品风格,无论是用户生成的摄影作品还是不同风格的插图,它们都应该是可以直观反映你的产品调性的。

——Material Imagery Guidelines


应用程序中的图像与其他视觉元素一样重要。视觉呈现不仅使UI更加生动,还可以帮助建立品牌,并为我们的产品界面加分。


图像要有目的地使用,它是作为内容的补充,而不是替代。最好使用图像或插图来说明如何使用应用程序,就像大家常说的那样,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如果想要为自己的设计加入图像,请在这些我最喜欢的高质量网站查找:Unsplash、Pexels、Freepik、Adobe Stock和Pixabay。


09 使用密度独立像素

Example from Material


使用密度独立像素(dip)可以适配不同屏幕尺寸。

——Material Pixel Density Guidelines


密度是屏幕每英寸的像素数,也称为PPI。单位“ dp”是“密度独立像素”的缩写,有时也缩写为“ dip”。屏幕密度=屏幕宽度(或高度)(以像素为单位)/屏幕宽度(或高度)(以英寸为单位)。


设计界面时,建议不要根据像素来设计,而是以设备的像素密度设计,这样可以确保我们的元素适当缩放,以适合不同的设备尺寸。如果我们设计一个按钮素材,例如200x50dp,则它在160ppi屏幕上显示为200x50px,在320ppi屏幕上显示为400x100px,即原始尺寸的2倍大小。


因为一些屏幕每英寸的像素要比其他屏幕多,所以在像素密度高的屏幕上元素显示的尺寸不会变小。它们以原始大小的2倍、3倍与4倍进行渲染,确保了所有元素在不同密度、不同设备之间保持准确。


密度如何转换为屏幕尺寸?例如,iPhone XS Max的屏幕尺寸为414x896。但是它的大小以点为单位,而不是像素。按像素计算,是1242x2688像素。考虑到这一点,在为iPhone XS Max进行设计时,我将以414x896点进行设计,然后以3倍的大小交付。


10 应考虑离线状态

From Material


离线状态允许用户在没有Internet访问的情况下继续与应用交互。如果你的应用程序具备离线可用功能,当其他功能不可用时,应指出当前状态是离线还是在线。

——Material Offline Guidelines


在我们的产品中,脱机访问功能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经常被忽视但非常有益的体验。尽管没有网络连接,产品无法正常工作,但脱机访问总比彻底没有访问权限要强。


允许用户下载信息和离线访问最好的例子是Spotify这类的音乐应用程序,离线也是允许下载歌曲的。另外,如果你的产品不包含Spotify或Netflix等消费内容,不妨发挥创意,使“无法连接”变成难忘的体验。谷歌浏览器的离线游戏,可能是霸王龙游戏中最受欢迎的吧!通过一些个性或趣味地设计处理,就能将消极的体验扭转成积极的。


以上就是对Material Design中一些要点的回顾,大家还可以看看这些设计系统,例如IBM Carbon、Zendesk Garden、Workday Canvas和Atlassian。从流行的设计系统中学习设计文档,是提升UI/UX知识最简单快速的方法啦!



相关引用

-翻译自原文

https://uxdesign.cc/10-key-takeaways-from-googles-material-design-guidelines-3b0867f0465a

-Stark颜色校准器

https://www.getstark.co/

-谷歌字体样式支持

https://fonts.google.com/

-封面图来自网络

-未经UX Pedia允许不得转载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UX辞典,获得更多UX设计干货

10
阅读原文
|
Report
|
20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APP
APP
APP
APP
作品收藏夹
Ui鉴赏
Ui鉴赏
Ui鉴赏
Ui鉴赏
作品收藏夹
UI
UI
UI
UI
作品收藏夹
理念
理念
理念
理念
作品收藏夹
Ui
Ui
Ui
Ui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