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也是一种广告?
包装可以与广告一起传达商品文化,满足人们吃饱穿暖后的精神需求。
我国对包装的解释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为了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辅助物,以及在此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操作活动的总体名称。
过去基本处于“产品为王”的年代,所以那时国家对包装的定义仅凸显“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3 个基本作用。但这 20 多年的变化非常大,相当于以前上百年的变化:进入网络时代,电子商务出现,手机端上网用户激增,加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化等技术的兴起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包装的内涵与外延已大有不同。
包装可以与广告一起传达商品文化,满足人们吃饱穿暖后的精神需求。同时,包装也是品牌形象延伸模式的重要载体,既能提升企业形象,又能增加商品附加值。另外,网络时代更注重互动性,体现在设计上就是要注重“用户体验”。
包装设计时一定要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站在用户的立场设计,体现更加细致入微的关怀。比如干果电商“三只松鼠”的设计就很注重用户体验,包装设计风格也很“萌”,让人觉得很亲切,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且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的主旨。为顾客配备“开箱神器”、防潮夹、剥壳器、湿纸巾,此外还有试吃装、回执卡及其他辅助品。同时还会附上一封感谢信,称买家为“主人”,让买家感觉很开心。

第二,开启仪式感,一般用于高端产品或礼品包装。要提升商品的附加值,可以在设计包装开启时加入一些仪式感,使人心理上产生一种特别的意义。例如,蜂蜜包装一般都是蜂巢、蜜蜂、花等元素,但“掌生穀粒”的设计师重新诠释了食品包装外观上的细腻感,包装形式和结构传达的是“打开包装仿佛是在进行一场庆祝仪式”。

第三,有把玩或游戏互动的体验。例如,很多香烟品牌设计了数十种烟盒,有拨开式、拉开式、滑盖式等,让用户在使用产品之余还能与包装产生互动,从而拉近与消者的距离,强化品牌的辨识度。
设计以人为本是大势所趋,所以现在包装的定义可以这样描述:包装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为了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塑造品牌,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辅助物,以及在此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操作活动的总体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