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设计类专业考研总结

杭州/教育工作者/4年前/321浏览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类专业考研总结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类专业考研总结

设计类可以说是中国美院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了,并且,国美的设计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今天征征就带大家分析一下各个分院的专业区别。值得一提的是,国美设计类和纯艺类是分开的两个校区,象山校区主要都是设计类,而南山校区大部分是纯艺类。还有一个问题大家问题的比较多,就是考试的考场在哪里,往年的公共文化课都在象山,然后各个专业回到各自学院考试。比如:建筑回建筑学院。设计类可以说是中国美院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了,并且,国美的设计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今天征征就带大家分析一下各个分院的专业区别。值得一提的是,国美设计类和纯艺类是分开的两个校区,象山校区主要都是设计类,而南山校区大部分是纯艺类。还有一个问题大家问题的比较多,就是考试的考场在哪里,往年的公共文化课都在象山,然后各个专业回到各自学院考试。比如:建筑回建筑学院。

院系概况

院系分布:设计艺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

设计艺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现设有视觉传达系、染织与服装设计系、工业设计系、综合设计系、设计艺术学系。

设计艺术学院位于象山校区,该学院历史可追溯至国立艺术院的图案系,上世纪50年代全国系科调整时,迁系至北京组建中央工艺美院;1958年重新建立工艺美术系。1986年由工艺系分出环境艺术系。1996年由工艺系分化为视觉传达系、染织与服装系和工业设计与陶艺系。2003年成立设计艺术学院。该院拥有染织与服装设计研究院和工业设计研究院两个高端研究机构,在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设计艺术实践与方法研究、设计色彩与城市规划研究等领域达到国内国际水平。所涵盖的设计艺术学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和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视觉传达系

视觉传达设计系由原工艺美术系装璜专业发展而来,1996年装潢专业独立为视觉传达设计系,该系是以研究艺术设计领域内各类图像信息传达和商业视觉营销为专业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单位,为专业设计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事业科研单位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四个工作室:平面设计、品牌设计、多维设计、出版物设计;

三个实验室:电脑图形实验室、印刷实验室、包装成型实验室。

主要课程:

图形语言、字体设计、设计编排、插图、标志设计、商业广告设计、书籍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海报设计、网页设计、展示设计、电子出版物设计等。

染织与服装设计系

两个专业:染织设计、服装设计;拥有缝纫、手绘和扎蜡染、针织、梭织、编织、电脑CAD、喷绘等工作室。目前已成为染织与服装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

主要课程:

时装画技法、高级成衣设计、成衣设计(女装)、成衣设计(男装)、基础立体裁剪、室内纺织品纹样设计、印花面料设计、织花面料设计、地毯纹样设计与应用。

工业设计系

四个专业方向:产品与移动(以交通工具设计为主)、产品与交流(以交互设计为主)、产品与居住(以家具设计为主)、产品与休闲(以玩具设计为主)。

主要课程:

材料与技术(金、木、树脂 )、数字化技术基础、交互设计、产品语义学、家具设计、交通工具设计、信息产品设计。

综合设计系

三个专业方向:综合设计、会展设计和色彩设计。

该系积极回应当今社会不断涌现出来的越来越模糊和宽泛的设计诉求,培养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动态的活性思维、较高的理论素养,对多门类、多学科能够进行融会贯通的综合性设计通才。通过独特的课题式教学模式和通识教育的途径,培养艺术设计专业的通用型、策划型人才;从过去的就业型、专职型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创业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被动的接受型设计人才培养,转变为主动的出击型人才的培养。

综合设计系涵盖若干专业的学科特点,又独立承担针对复杂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研究与教学任务,为我国设计教育领域中首创。

主要课程:                           

综合设计

形态语言、小型课题、专题区域规划设计、实验概念设计、创意实践设计

会展设计

会展视觉空间、展示新媒体设计、会展设计管理、会展策划与创意设计、专题会展设计

色彩设计

色彩语言、色彩小型专题设计、色彩调研法、色彩材料与空间形态、色彩主题概念设计

设计艺术学系

三个专业方向:设计历史与理论、文化遗产学、设计管理学

手工艺术学院

手工艺艺术学院源于国立艺术院图案系,1960年夏,在邓白教授的倡议和组织下“工艺美术系”正式成立,下设陶瓷美术、商业美术、染织美术。在恢复龙泉青瓷、德化莹白瓷和南宋官窑和当代陶瓷艺术创作研究等方面成果显著。

2003年创建陶瓷艺术系,2007年学校系科调整,在该系的基础上先后增加了玻璃和首饰专业,更名为陶瓷与工艺美术系,隶属公共艺术学院。2015年学校学科大调整,正式成立手工艺术学院,下设陶瓷、玻璃、首饰和漆艺艺术设计专业方向,学科教学体系完整,师资力量雄厚,以学科、系级专业方向、专业教研室建制,配备较完整的专业实验教学工作室,含本、硕教育二个层次,注重高端人才的培养。着力于手工艺术理论与创作的研究,已构建起具有国际视野和本土人文精神整体发展的共生格局。该学科为浙江省重点学科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并与学院共享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

主要课程:

陶瓷艺术设计:

成型工艺、陶瓷材料学、烧制工艺、陶塑、器皿设计、陶瓷首饰。

玻璃艺术设计:

玻璃造型、玻璃成型工艺、玻璃吹制、玻璃材料、玻璃雕刻。

首饰艺术设计:

金属工艺、装饰基础、造型基础、材料、空间与造型。

漆艺艺术设计:

漆艺应用设计、漆艺技艺、脱胎技艺、漆画创作、漆艺创作、漆器设计与制作。

建筑艺术学院

建筑学科始创于1928年,学脉深厚。1952年,建筑专业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并入他校,1984年成立环境艺术教研室,1989年成立环境艺术系,2007年4月成立建筑艺术学院。该院以在艺术院校重建建筑学科、完善中国建筑教育体制为出发点;把建设与当代世界建筑教育学术平等沟通、推动本土原创性的城市、建筑、环境与人居的设计作为立足点;把重塑中国本土建筑文化的地域特质,构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学为总体研究方向。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位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成立于2007年4月。该院下设建筑艺术系、城市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和景观设计系,设有建筑营造研究中心、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等研究实践机构和模型工作室、电脑工作室、木工工作室、合成材料工作室等系列教学实验室。学生人数:641人,其中本科生555人,硕士研究生71人,博士研究生15人。师资概况:现有专业教师3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2人,教授5人,副教授12人。

建筑艺术系

建筑艺术系是以研究本土原创性实验建筑为主攻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单位,致力于探索将当代艺术、人文思考、建筑学、特别是建筑的营造问题铸为一体,复兴本土融通自然、城市、建筑和器具的整体营造方式。注重培养思想性与实践性并重、个性与共性互存、人与建筑营造和谐的创造性人才。学制五年。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理论、建筑设计实践、城市设计研究、中外建筑史、园林考察、民居测绘、木工基础、砌筑基础、建筑制图、现场营造

城市设计系

城市设计系是中国首个开设的以城市设计为专业主导方向的新兴系科。它的建立代表了国内建筑界和城市规划学界开始对城市建筑活动和相应的城市学科传统建制进行系统的反思和再造,意味着针对城市研究和教育体系的一次全新变革。城市设计专业以培养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拥有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双重素质,在个人修养及公共审美品位上得到良好训练,在理性、感性和艺术之间能够建立有机平衡的高素质的跨越型城市规划类专业人才。学制五年。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城市工程学、历史理论、城市经济学、地理与区域研究、城市生态学

景观设计系

景观设计系成立于2007年4月,由原环艺系2005年设立的景观专业方向发展而来,旨在培养兼具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双重素质的新型景观规划师。教学观念契合了有机哲学观及自然伦理,鼓励学生从传统哲学、营造学、造园学及当代艺术与设计理论中获取营养,教学实践立足于江南水乡、园林,注重人与自然种种关系的整体把握。现有师资专业结构丰富,专业建设具有国际学术视野

主要课程:独立别墅设计、办公建筑、景观、室内设计、风景区规划、居住区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园林考察、庭园与亭榭设计、城市景观改造设计

环境艺术系

环境艺术系源于1984年率先在全国成立的环境艺术专业,1989年建系,该系是以研究建筑与环境相关的设计为专业主攻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单位,下设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模型实验室和电脑实验工作室。该系教学上延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研究人与居所的场所关系,重视建筑、景观和室内相关学科间的整合互动,培养具有全局观与创造性思维的风景建筑、室内等方向的高级设计与研究人才。

主要课程:独立住宅设计、住宅组团设计、办公建筑、景观、室内设计、民居测绘、风景区规划、建筑改造与室内设计、家具设计

创新设计学院

创新设计学院作为中国美术学院学科专业拓展的全新增长点和“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美术学院面向未来社会发展而建立的创新设计教学实验区,以为跨界、开放、前瞻和引领为特色。从2017年开始,启动了创新设计学院和良渚校区的建设筹备工作。良渚校区是一个跨专业、跨学科、跨平台,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校区;另一方面,随着艺术和科技的融合越来越紧密,社会对创新设计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该学院学生2018年~2019年在象山梦园教学区学习,2020年9月将搬入良渚新校区。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美院艺术设计专业和其他高校的设计类专业截然不同,其强调“艺术功底”、“美学”和“审美眼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能力,人文、科技与美学的综合素养,具备面向未来社会进行创新产品与服务的构想与设计能力,学生未来可从事创新产品与服务的研发与设计,多学科跨界设计的组织与管理等工作。而创新设计学院又与设计学院差异化发展;中国美术学院与国际上10家设计教育前沿机构合作办学,形成课程共享和师资共享的大循环;深化课程体系;加强智能制造、艺科融合背景下的创新设计;强化“生活即教育”在设计教育模式上的贯彻;深度融入企业和社会,加强开放性。总体来说,该方案是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案,它的特点是强调艺术、科技与人文等跨学科多元人才的培养路径,有利于拔尖人才的培养。

正如许江院长提出的,重建设计人文、着眼艺科融合、整合跨界教学,培育革新人才的学科定位。创新设计是一种思想与方法的大变革,是一个平台与主题的大转换,是一种使命与时代的大回应,是一种差异与多元的大动员。创新设计不是一般的艺术与科学的拼合,而是以体察与感知的人文之学为核心的,以自我拼盘、科艺融合为基本框架的新学科模式。注重“艺科融合、校地合作”的拓新之举,是推动中国美院设计学成为世界一流学科的辟新之路和学校综合改革和转型的创新之策。

创新设计学院专业设置包括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学(社会与叙事)、艺术与科技(媒介与交互、技术与造物)、视觉传达(图景与商业)等五大专业。院领导,院长吴小华;副院长、书记韩绪等。

本科基础课程设置基础包括人文基础、造型基础和数字基础三大类。人文基础强调设计人文、设计思考和设计批判,偏重社会体验及语义思维的训练;造型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形式表现能力,是最“美院”的基本功;数字基础培养学生技术自习能力和编程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等。

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任务

“浙江省文创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是在“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指导下,浙江省高校建立的首批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它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载体,分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四种类型。中心面向国家和地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以建构“东方设计”为导向,以文化创意为内驱力,以设计链结为突破,以优势集聚为方法,以科技转化与传统提升为切入点,以产业推广为关键,以一流人才建设为整体,破解浙江作为制造业大省的转型升级难题,为中国制造业振兴提供示范模式,并通过文化与产业的协同,为国人和世界提供当代中国文化价值。

中心概况

中心现有成员近150人,其中包含各协同单位相关学科专业带头人和特聘国内外文化创意设计制造业专家、教授近20人,研究人员110多人,管理人员8人,人员队伍的专业背景涵盖了艺术、设计、建筑、信息、工程、制造、商业、管理等多个学科。中心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与实验室31个,先后建设了中国美术学院国家大学创意科技园、浙江中科联创工业设计园等20多个校校、校地、校企联合研发基地和设计中心;立项和完成国家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10多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普利兹克、红点、IF 等国际设计奖60多项,并每年提交专利100多项。

城乡综合营造方向

城乡综合营造方向先后承担了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浙江馆、杭州馆等众多重要的创意环境系统工程,杭州市系列重大设计工程(包括中山路综合保护有机更新设计、白马湖生态创意城设计、之江象山艺术社区策划、杭州地铁1 号线形象系统策划等),以及丽水、淳安、平阳、缙云等地区从城市规划、区域产业、制造企业的创意生态环境融合系统工程。

产品创新研究方向

 产品创新研究方向致力于全球语境下的产学研国际深度合作,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斯图加特设计学院、意大利米兰理工学院、方太集团、苏泊尔、东方通讯、网易公司、顾家工艺等100多家国内外院校、企业,涉及城市电动公租车、电子电器、数字终端设备、家居家具、旅游休闲等领域的联合设计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自主品牌实验方向

自主品牌实验方向以自主品牌“国美敦品”为实验试点,展开敦品十二季研发及其品牌模式研究,以线上线下互动方式开设上海、杭州、宁波等品牌分中心,辐射环美院创意产业圈的200多家中小微企业,参加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品牌授权博览会,获得良好国际声誉。


2
Report
|
收藏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装东西Packing.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一大波可爱小动物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