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视知觉对海报设计的影响
浅谈视知觉对海报设计的影响
上次跟设计行业的朋友们聊了聊绘画原理对设计作品的影响,没想到有很多朋友表示感兴趣,那我就再多说几句吧。
我们经常做这样一些小测试,比如下面两条线段是否一样长?
答案当然是一样长。两条同样长的线段,由于箭头的伸展方向不一样,让人觉得长短不一,这就是视错觉的效果。
视错觉是指由于生理上的原因以及外部色、形的干扰,人的视觉感知往往发生错觉。说人话就是:由于物体的位置和摆放形式、背景等不同,我们看到的物品发生了视觉上的变化。
例如,电风扇的叶片在飞速转动,叶片看起来像在倒转;同一距离的物体,雨后会显得近一些,雾后会显得远一些。
参照物不同,我们产生的视觉效果也不一样。同样一块石头,在上面停只小鸟,这就是一块山石;添上小小的屋脊,远处的船帆,它就是一座大山。
中国画中有这样的口诀:“画山欲显高,云烟索其腰”,正是运用了参照物来反映物像大小关系。
绘画的透视规律,就是运用了人的视错觉原理。让我们在小小的一方作品中,创作出近大远小、符合欣赏需要的视觉形象。
视知觉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理:视觉对比与刺激强度。
在大自然中,很多动物为了保护自己,进化出了与环境相似的保护色。当一只枯叶蝶停在树干上,由于它自身的保护色与树皮相似,人们就不容易发现它,如果它飞到鲜艳的花朵上,我们一眼就能看到它。
我们画一个灰色的方块,把它放在黑色的背景中它就亮些,放在白色背景中它就暗点。放在红色背景上它就微带绿色,放在绿色背景中它就略带红色。这就是图形在对比后,在视觉上产生的补色效果。
而我们在创作时,合理运用视觉对比,就能成功地把观看者的目光引到我们要表达的重点上。
只有当我们充分吃透了视知觉的一些原理,利用人的视觉中存在的错觉、参照物,才能运用色彩、透视、夸张、变形等手法在海报设计上大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