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湖大咖访谈】高途用户体验负责人徐伟伟:让自己发光 —— 设计师核心能力进阶

北京/UI设计师/4年前/920浏览
【蓝湖大咖访谈】高途用户体验负责人徐伟伟:让自己发光 —— 设计师核心能力进阶

设计师如何在商业环境中找到自我的优势?通过哪些自我管理手段,才能不断提升自我价值?

本期大咖:徐伟伟

高途(跟谁学)用户体验负责人,从事设计行业超 12 年,对体验 / 创意 / 品牌等设计都有丰富的经验;先后任职于搜狐、网易、滴滴等互联网公司,主导众多核心业务的设计和管理工作。目前带领多职能团队专注教育业务中的价值探索。


随着商业环境的越发成熟,行业对参与其中的设计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设计师如何在商业环境中找到自我的优势?通过哪些自我管理手段,才能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在不同阶段的设计师发展路径应该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是每个设计从业者都面临的课题。


本期【蓝湖大咖访谈】邀请到高途(跟谁学)用户体验负责人徐伟伟老师,期望从徐老师自身的多年实战经验出发,给予大家相应的分享和启发。

设计师能力成长模型

在工作中,各方面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要促成职场中的能力成长,有两方面:即工作方法和核心能力。


工作方法指的是:


工作的态度。面对工作的内容和问题,你是以何种状态应对的;特别是面对压力和问题,你是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还是想避重就轻安稳度日;


专业技能。技能指的是‘技法’,比如插画师的审美和绘图能力,交互设计师的思维和逻辑,UI 设计师对基础规范理解和元素把控等等;


沟通协作能力。在需求的过程中,针对上下游或相关的协作人,是否进行较好的,针对目标的理解合格沟通;


而以上关于工作态度,专业技能和基础沟通等技能,通过一些渠道都能快速找到相应的学习资料,所以在以下的分享中,重点对核心能力做相关的阐述。


设计师的核心能力

什么是核心能力?


举个例子:在健身运动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个词叫‘核心力量’。所谓“核心”是人体的中间环节(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由腰、⻣盆、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而核心肌肉群担负着稳定重心、传导力量,对上下肢的活动、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所以核心肌肉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到稳定和支持作用。


而设计师的‘核心能力’有三个:环境感知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定位能力。


环境感知力

我们都知道一个词叫‘顺势而为’,也知道在行业内有‘风口’一说。而无论是顺势还是风口,都是期望能将投入和产出的 ROI 最大化的一种形式。环境的感知是‘势’到一种。那如何基于我们所做的工作,提升对环境感知的敏感性呢?


据以上模型,我们可以结合三个方面来思考环境感知的能力,分别是:外部环境 + 业务特点 + 行业特性。

外部环境是一个大概念,包括社会发展阶段,市场整体环境,公⺠集体意识,国家层面的战略等等。


举个例子,互联网网络基础经历过从 2G 到目前 5G 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而从下图中可以看到,根据不同阶段的网络传输速率和特性,也推动了不同互联网产品的发展。比如 3G 时代下的微信和微博,4G 的短视频时代,和当下 5G 推动 AI/新能源和物联网的兴起,那 5G 的时代,互联网产品的设计特点是什么,该关注哪些方面,是可以有自己相应的思考的。


业务特点是根据当前行业和业务赛道,关注和思考用户情况、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业务阶段性目标、竞争关系和格局等;而通过对现有业务的情况分析,可以得到业务环境下的设计趋势。


比如在去年在线教育行业,从各个渠道的报告和分析,可以得出在行业格局上存在供给过程和竞争加剧的状况,而在用户需求层面上需求变得更加多层,所以相关的竞品在功能和架构层面是趋同的。面对这样的业务环境和趋势下,应该如何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段,助力业务的竞争和满足用户诉求,是设计从业者的思考命题。


行业特性比较好理解,作为设计从业者,应该对这个行业的市场行情和发展趋势,抱以一定的敏感性,通过一些案例的分析,可以预测现有行业的发展到下一个阶段的设计要求有哪些变化。比如从设计工具的变化上,由早期的 PS 到 Sketch 再到 Figma,越来越云端化,自动化和轻量化,背后是对设计工作效率的要求更高了。



通过外部环境 + 业务特点 + 行业特性的分析,我们基本能够对外部环境和趋势有了基础的感知。并且通过综合分析三个方向的信息和拆解,即可得到对下阶段的能力要求了。


自我管理力

在人类的进化演化过程中,我们自身演化出了一系列可以让我们更好适应环境的能力,比如面对危险时会感到恐惧,在一项任务完成时会有成就感等等。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下,生活和工作等环境的变化速度是远大于人类自身的演化速度的。而面对这样的局面,做好自我能力的管理和提升才能更好的适应我们每天面对的挑战。


关于如何做好自我能力的管理和提升,可以从以下管理模型来看:


首先最基础的前提是开放的心态。


举例来说:比如在工作中遇到被人质疑的情况下,正常的反应是 A,这是我们进化的机制运行的结果;但如果我们想做好一件事,这样的反馈对我们来说是负向道。所以如果面临同样情境下,认识到自身的天然局限,而抱着看清和承认自己不足 + 探索求知的期望,自然而然就能‘开放’;



其次是结构性思维。结构化的思维是对现实抽象的规律总结,善用一些比较成熟的思维框架和模型,可以让我们在面临未知和混沌的情况下,快速看清事物的规律,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



再次是知识串联。在广告领域中,针对最终的设计产出,有人曾说过:“你以为你的付款只是得到一个设计,但其实它包含了我⻅过的日落和红酒,在旅行过程中的独特感受,我以往读过的书······”


将自身在不同领域方面的知识做串联,拓展自身的知识边界,促进不同知识的融合,对我们最终的‘作品’有着深远意义。比如乔布斯的个人爱好,大家都知道他对字体有深入的兴趣,也曾经研究印度和日本的佛学知识,专业知识上对营销和计算机软硬件都有专业的背景,所以在苹果最终的软件、硬件、专卖店等,都有着极简留白的外观,富有质感的材质,精美的图形和字体等。


最后是深度思考能力。伊隆马斯克曾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说过:“我认为存在将事情缩减至其根本实质······你必须能够把那些问题‘煮沸‘才能从里面找出那些最基本的东⻄······那是物理学的东⻄,像是第一原理原则(first principles)。”很多人都在诧异特斯拉的底层逻辑,结合他的表述,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些原则对他的影响。


所以关于思考能力的培养,可以借鉴‘第一性原则’的方式,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拆解和深入思考。


自我管理的成长模型的四种能力,由下至上就像一张渔网:‘开放的心态’保证网的开放性,‘结构性思维‘保证网的完整性,‘知识串联’则负责网的展开面积,‘深度思考’能力则是网的深度。通过这几种能力的共同作用,才能有效的提升自我能力的管理和进阶,从而收获更多的‘成果’。



自我定位力

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小伙伴提到一类问题:比如自己阶段性的面临‘瓶颈’,对职业发展感到‘迷茫’,对自身发展方向的‘不确定’等等。根据以往的经验,很多时候这类问题都是对我的认识和定位不清导致的。


关于如何做好自我定位,并实现自我价值是个比较‘虚’的问题,在动画短篇集《爱,死亡和机器人》中有一则故事叫《Zima Blue》。讲述的是一个机器人以蓝色方块为创作基础,通过艺术创作不断追寻和探索自身定位的故事。


每个人的能力模型和象限都是不同的,可能有的人对图形的设计比较敏感,有的更执着于思考逻辑性,有的善于做资源的整合等,所以要想找到找准自身的定位可以尝试这几种方法:


找到自身能力的稀缺性。即找到自己能力上最擅长的那个方向。这里主要通过向内思考 + 工具等方式,比如各类人格测试,DSIC 测试等等;


根据环境做匹配。指的是根据环境的要求和规则,找到自己可发挥的突破点。比如根据团队的要求,或者你的 leader 的要求等等,看自己能力是长板是否与之匹配;


规则化价值化自身能力。将自己擅长的能力做沉淀,形成规则和方法。比如将自身的能力完善成方法论,对外形成影响,最终能够建立自身的游戏规则。


设计师职级和成长路径

最后,设计师个人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台阶’,而在互联网公司,这个台阶就是各大公司的晋升体系。关于这部分相信大家在网络上经常见到各大公司的职级体系,而有的小伙伴会非常‘迷信’这类体系的说明,面对连眼缭乱的级别和定义,我们该如何看待呢?



在我看来这些说明‘既重要又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让大家对工作的不同等级要求有一定帮助;而‘不重要’则是因为不同的职级体系是有共性的。下面我通过参与和制定团队的设计职级体系,来简要说明下设计师职级和能力发展几个阶段的重点和相关建议:


初阶:(基础技能的学习和提升)

参考年限:1-3 年

能力要求:需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在相关流程规范下开展中等难度工作,对及时性和准确性负责,有一定学习和培养潜力;

相关建议:专注积累技能,甚至矫枉过正 / 敢于犯错,并且在错误中汲取经验 / 找到一个学习对象。


中阶:(专业能力的打磨)

参考年限:3-5 年

能力要求:在相对明确的目标下,负责本领域某一业务的部分工作,独立解决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能够完成对应需求的对接;

相关建议:能够做到在专业上独当一面 / 有意识的关注自身专业能力 / 挖掘自身特点。


高阶:(组织统筹和方法沉淀)

参考年限:4-7 年

能力要求:独立承担本领域多模块的复杂问题 ,能够总结和分享个人经验,有自己较为完整的方法论总结;

相关建议:能够站在业务视角思考问题 / 建立自己的方法和知识体系 / 对各方面信息有自己的判断。


专家:(整体把控和过程管理)

参考年限:6-10+ 年

能力要求:独立承担多模块复杂问题,系统性改进现有问题,能够总结提炼体系化的方法论,在领域内有一定影响力;

相关建议:能够通过体系化帮助团队 / 像业务一样思考 / 能够跨团队沟通和整合资源。


通过以上关于设计师的核心力的三个方向:环境感知、自我管理、自我定位的初步阐述,并且分析了现有互联网体系下设计师职级的定义和不同阶段成长的建议,希望能够给予不同阶段的设计,或者可能还在迷茫中的设计从业者以指引。


本期的【蓝湖大咖访谈】就到这里啦,感谢徐伟伟老师的分享。相信大家通过此次访谈,设计从业者一定学到了非常多的干货,大家有什么疑问和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大家还希望看到哪些大咖的经验经历、了解哪些企业或团队的理念模式,同样可以留言告诉我们 ,我们下期再会。


16
Report
|
28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AI可视化动效设计合集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文章与理论知识
文章与理论知识
文章与理论知识
文章与理论知识
作品收藏夹
项目
项目
项目
项目
作品收藏夹
理论
理论
理论
理论
作品收藏夹
用户调研
用户调研
用户调研
用户调研
作品收藏夹
知识类
知识类
知识类
知识类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