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实习生之沉淀日记2.0

深圳/UI设计师/4年前/460浏览
UI实习生之沉淀日记2.0
Gutabled

实习一个月+读书报告

这一次的沉淀日记,想对品牌调性调研与标志输出以及书上学到的知识来做一次总结


问题

在过去的两个星期中,我手头上的工作依旧是继品牌调研后的产品应用图标输出,很苦恼的是,没有明确的ddl。

期间碰到的许多问题现在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1 不明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可以跟上头对接

2 由于开始没有跟产品经理那边明确好需求,导致我的图标输出稍稍跑偏了方向

3 对时间的把握有待提高,两个星期以来一直做同一件事,于我于公司都不是一件好事

随后跟我的老大聊了一下,我需要迅速作出调整:

1 由于我手头上的项目比较特殊,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ddl,所以我需要自己去push这件事情,自己去制定ddl

2 跑的不是太偏,但不是产品经理想要的。好在产品经理提出来想要的核心关键词那天,一位前辈带着我以及找了周边的伙伴做了一轮头脑风暴,从大家对产品核心关键词的理解出发,找到重复率最高的元素,再从这个元素去扩散自己的思维。

3 对于做同一件事这件事来说,明确感受到自己确实已经陷进去了。所以在接下来来的时间里,我需要去规划自己的时间,在设计应用图标的同时也同时更进功能图标。以达到这个产品的效率最大化。

其次,我在输出标志的时候没有遵循三三原则,所以也导致了我的工作效率缓慢。这里的三三原则指的是同一范畴的不同维度的三个方向。也就是能够让产品经理那边更加明确他们想要的方向,同时也能够让视觉设计这边更加省心。


难点

在做品牌调性的时候,对于我来说,数据分析是一个难题,数据库在现在看来就极为重要,而且得是与时俱进的。在最开始的时候,要去收集各种数据网站,一下给大家分享一下:

互联网行业研究:

艾瑞网 https://www.iresearch.cn/

易观分析 https://www.analysys.cn/

艾媒网 https://www.iimedia.cn/

数说故事 https://www.datastory.com.cn/

咨询公司:

新闻与民意调查 https://www.ipsos.com/zh-cn/news-and-polls/overview

行业数据:

Quest mobile https://www.questmobile.com.cn/

七麦数据 https://www.qimai.cn/

以上就是我收集的部分咨询网站,那除此之外谷歌、谷歌、知乎也是不错的。

这里也欢迎大家给我补充更多的数据渠道。

 

读书报告

接着来讲讲我读完《一个app的诞生2.0》之后的一个读书总结报告:

我一直都以为一个产品需要合理降低用户体验,提高商业价值。

但是一个优秀的产品是可以让用户无法拒绝,同时也能保持自身的商业价值。就像朋友圈的广告,我并不会抗拒这样的一个环节,因为每一个广告下面都可以看到朋友的评论,保持了相对的趣味性与互动性。

首先,从工作职位开始:

产品经理-项目经理-交互设计师-视觉设计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产品运营

这几个职位可以说是移动端产品诞生必不可少的职位。不过,对于学生时代的我来说,在没有加入sensetime之前,我所做的用户界面设计,是没有涉及到开发工程师以及之后的几个职位内容的。我相信很多同学跟我一样,在做作品集的时候都是自己一个人扮演着产品经理到视觉设计师的部分。有机会接触开发工程师的,我觉得是一个非常难能可贵的机会。

我目前所理解的一个产品的诞生,分为三个阶段:

前期-中期-后期

前期是数据调研部分,从用户需求、竞品分析、用户研究出发,给产品做好明确方向的定位。

中期是从产品文档、交互设计、视觉设计为内容,由前期得到数据开始做设计,从目标用户的需求出发,产品文档-交互设计-视觉设计,这是一个相对正确的先后顺序逻辑。

后期则是设计走查以及产品运营。

这里总结一下前期跟中期的知识:

在公司的这个项目中,我担任的位置是视觉设计。没有接触到太多的前期数据调研部分,只能够从产品经理跟项目经理那里得到我们项目的目标群体以及我们项目有一个专门负责数据收集的伙伴。当从书中了解到前期的数据分析,以及在接触项目的过程中,我才明白到,前期的数据调研部分是多么重要,这不仅决定了产品的方向,还能清晰的罗列出产品功能的优先级。回想我在校期间上过的课程,有一门心理课是专门讲解用户研究的,但那个时候却觉得ui只需要做好视觉部分就能够吸引用户。而现在的认知是完完全全推翻了过去的自己。


前期

用户需求、竞品分析、用户研究

用户需求

“我们能为用户提供哪些核心价值?”

这里想讲一个从分享会上听到的例子,Airpods。

回想在AirPods还没设计出来前,市面上的蓝牙耳机是怎么样的?

打开耳机-打开手机-设置-蓝牙设置-配对-链接,有时候还要输入蓝牙耳机的配对码。

有AirPods之后呢?打开耳机-打开手机-链接。中间省掉了几步步骤,而几个步骤就足以增加用户的体验。其实看到这个例子我有个反思:产品的使用规则限定了我们的使用习惯,人们是否就自然而然接受了这个习惯?而忘了什么叫最佳的用户体验。

分析完用户需求后,就能够更好的从用户角度分析产品的优先级与重要性,更好的让项目更好的进行下去。接着就是验证和修正,至于怎么验证和修正,目前我也没有涉及到这个环节,具体到研究方法可以从书中以及网络资料上去学习。

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能为我们提供些什么?对于一个新上市的产品,通过竞品分析能够了解到用户的需求,竞品的优势与劣势其实我们都是能够看到的。以及配合用户需求,能够让我们所做的产品得到更快的验证。不过要注意的是,避免同质化,避免我们陷入竞品的框架当中,盲目的去抄他们的结构、功能。客观的分析,细分用户群体,才能够让我们的产品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如何进行竞品分析

明确分析目的-选择恰当的竞品-分析竞品行情与市场-了解用户特征与情况-梳理竞品功能与结构-输出竞品结果

那选择什么样的竞品,一般来说会从竞品的用户基数、热门与否、产品满足需求是否一致、用户群体是否一致出发。其次在竞品的各个数据其实在互联网上也是相对透明的,比如说在安卓市场、App Store都能看到他们的发布时间以及历史版本优化了什么细节。七麦数据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里给分享一份详细的竞品分析流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86049

用户研究

这里的用户研究指的是:用户画像、调研问卷、用户访谈

这里的用户画像指的是某个群体的一个代表,而不是细分到某一个人的习惯。这也是我之前走过的弯路之一,直接细分到我的某一个朋友身上。在我身上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认为用户会xxx”“我不喜欢这样做”,这些“我认为”往往都是我的一厢情愿。而用户画像就能很好的解决掉我这个问题,帮助我们以用户的身份来考虑问题。

这里有一个例子:欧美用户习惯在玩游戏之前买下整个游戏,不习惯在游戏中购买道具,所以在制定游戏产品前,我们就可以将付费模式做相应的调整。

至于调研问卷跟用户访谈也都是基于用户画像进行的点对点的研究。

中期

产品文档、交互设计、视觉设计

产品文档

简单理解就是框架,从前期的数据得出来的所需功能,通过文档的方式罗列出来,也方便湖面交互设计以及到后期实现的综合性文档。

这一块有一个重要的产品五要素模型:

表现层、框架层、结构层、范围层、战略层

表现层-产品界面的视觉效果

框架层-产品的功能架构在界面上的呈现

结构层-产品功能的架构与逻辑

范围层-产品满足需求的功能与定位

战略层=产品将要满足的需求与目标
这一块可以在外面框架或结构中来描述。也是方便产品上线前后做有针对性的优化。

比如黑马家族公众号发表的《一个首页设计的改版思路》

https://mp.weixin.qq.com/s/KR0_rlf4ZznA1LHnqQfxAQ

产品的文档输出,选择的工具也是很重要的,这个具体还是要看团队的合作工具是什么。比如我个人看思维导图会比看表格更加舒服点,在上游没有给到我想要的文档时,可以选择自己做一个。这一块产品文档的训练,可以从现有的产品结构中去分析,再深入的去探讨“为什么他们要这样设计”,从而提神自己的逻辑能力。

交互设计

在去年我刚接触ui这门课程的时候,我以为交互只是限于移动端。在接触之后才理解到,交互无处不在。可以从“可用性”和“用户体验”两个层面上进行分析,最终还是回到“以人为本”的用户需求上。在我看来,进出商场的自动门,就是一个从传统推拉式的门为提高用户体验而设计。这里想到老师给我们讲过的一个例子:他的小孩去一些商场上厕所时,发现没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便池。这就是一个不好的用户体验。

这一块我在做的思考是,在界面上的每一个交互手势都会导致一个操作命令的结果,目前我们需要通过手势去激活这些操作,从五感出发,这是触觉。我所知道的市面上已经有语音识别,如天猫精灵、小爱同学等等,这是听觉。视觉这一块的话就是直观感受了,至于味觉跟嗅觉,也许能够通过视觉的感受带来,如望梅止渴这样的感受。

随着用户习惯的逐渐养成,交互手势也在逐步多样化。而操作手势从五个大类来分:点、按、滑、拖、其他。设计时需要遵循用户习惯来做相应的操作习惯。而最重要的,是信息结构,从where、what、how出发,where 指用户清晰明白在哪个界面,而不是需要思考在哪个界面;what 指用户清晰的知道这里有什么;how 指的是用户知道他可以怎么做。讲一个现实中的例子,我常常去商场找不到北。什么意思,就是我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但是经常会在商场里逛好几圈。这就是所谓的我不知道在哪儿,也不知道附近会有些什么,也不清楚我往哪儿走。而如果我的目的地是一家比较隐蔽的地方,那我要花上更长的时间,就好比界面上的层级越深,用户的操作路径就会越长,便容易让用户失去耐心。没有额外的学习成本,是任何产品的都要解决的细节。在《简约至上》这本书中提到,最开始的打印机十分让人头疼,复杂的学习流程总需要让用户花上大量的时间学习,而后面发明的打印机只需要打开蓝牙-连接-打印,这中间省上了不少时间成本,这就是交互的进步。

而交互设计这一块往往跟产品文档挂钩,一旦产品文档发生了部分细节上的错误,交互设计这边就不能够顺利进行。在进行交互设计之前,是需要团队在低保真的图上做多轮的验证,以达到最想要的结果。但也不能够排除开发有部分技术实现不了的硬伤,碰到了,那就需要重新架构。如果在交互设计的同时输出视觉设计,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不合理的操作流程,这样会导致产品在交互跟视觉上都出现不必要的缺陷。当然,如果一个产品急于上线,那另当别论。

最后在交互设计上,有使用sketch的,也有使用figma 的。这个各有各的优缺点,个人还是喜欢figma多一点,原因的话就上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266781187

视觉设计

视觉设计指的就是GUI,市面上的UI设计,大部分指的都是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 design),即平面设计与UI设计的交界点。回顾GUI的部分,这里有我看过比较好的网站分享https://historyoficons.com/

那视觉设计出来基本的美学功底,还需要知道适配的输出,比如iOS就有规定的1x、2x、3x的输出标准。

苹果官网https://developer.apple.com/design/human-interface-guidelines/ios/overview/themes/ 的设计标准多少有点复杂,不过国内有许多的设计师有相应的讲解,https://m.weibo.cn/status/4547981514901055?#&video这个视频是相对完整的像素讲解与切图规范。至于安卓,实在是太多了,没有统一标准这一说,一般的GUI设计都是用iOS的标准来进行设计。

不过谷歌的设计团队有出Material Design设计规范

https://www.uisdc.com/material-design-knowledge#我对于icon的整体界面DNA的学习,也是从Material Design设计规范中学到的。视觉规范在书中得到的无非就是设计原则、基础元素、模块控件、典型页面这四个方面出发。

视觉设计师不仅仅是对整套ui的色彩、字体、布局、icon的输出,还要学习如何跟开发对接,更重要的还是要进行相应的走查,避免最后的落地效果跟视觉效果偏差太大。虽然一个完整的团队会有相应的测试工程师,但负责的视觉设计师更需要从“合理性、一致性、还原性”出发,让整个产品的落地更加完美的接近视觉设计稿,才能将设计价值更好的体现出来。

下一阶段的目标:

1 对每天的工作内容做排期,同时进行项目的应用图标优化以及功能图标的设计

2 研究《格式塔心理学》,这本书比较厚,研究起来比较费劲,所以同时加上阅读《学习高手》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3 利用周末时间分析市面产品的框架逻辑

以上便是我这一期的总结,同样的,若有不足,还请各位指正。作为一个学生,我会虚心接受且认真思考。

 

 


16
Report
|
8
Share
相关推荐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作品收藏夹
机·智——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Typeface Collection ①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假面绮宴 | 心动的王者系列视觉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得物野人30项 | 带上顶配,玩点野的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我画的🎨vs 我拍的📸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DESIGN NEW WAVE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