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复盘」这页PPT我改了5稿,甲方:源文件都发我吧!

广州/设计爱好者/4年前/618浏览
「定制复盘」这页PPT我改了5稿,甲方:源文件都发我吧!

以设计的角度分享一些实用的PPT技巧



最近完成的这个地产类PPT定制,不拿出来写个复盘实在是太可惜了,


此文会向你分享这种高端地产类的PPT设计套路,同时我也延伸了5个不同风格稿,     个个颜值都很抗打!一起来看看吧👇


鉴于原项目内容的隐私性,案例文案做了替换处理,先来看一下内容,寥寥几字的文案:





文案编排

按照对内容的解读,划分为3个信息层级👇





设定设计调性

前期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寻找相关设计参考,为了能更好的契合项目设计调性,例如下面这些:







找到这些图的时候只有一个想法:这些设计真nice!


灵感图有了,下一步就是与工作室的小伙伴进行头脑风暴展开联想:



接着从这些调性当中,我们提炼了几个核心的关键词,用于第一稿的输出:



在开始之前我跟大为评估了一下,这个项目估计要很大程度用PS啊,好家伙大为这小子直接来一句:有我电商设计师在,你怕这?


不过让他失望了的是,压根没怎么用上PS我们就出了第一稿👇




第一稿之甲方还没看版




 一  大厦的精修


提炼的关键词有一个是「融合」,这也就代表着页面需要考虑各种元素之间的融合性,例如大厦与背景。


大厦作为全场唯一用PS改过的图,用「50度中性灰」就够了,有什么用?通过这个技巧可以调整大厦整体的明暗面对比:



在设计过程中有很多的好习惯是逐渐养成起来的,例如考虑到融合,最好还是一样把背景图拖动到PS,放到底下,这样才能更直观的看效果。



 二  背景的选择


当主体元素出来之后,我们在网上找了几张背景图逐一做了对比,寻找其中最合理的背景配图。



最后从颜色调性和背景的场景感上,选了最后一张,


额外一提:先搭建再美化的重要性


按设计流程来说,我们先把该有的必要元素置于画面简单构建场景,其次才是到后续的设计优化环节,同时这也是能最大限度减少低效率设计的方式之一。


如果一开始太在于细节,就容易导致做的局部效果不协调、更换,甚至是甲方突然来一句:这个元素我不想要了。


到时候大明湖畔的湖水都没我的心凉。



 三  文案编排


当画面左侧被建筑物占用之后,文案采用常规的左对齐置于右侧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接着,考验设计师最基本的设计能力:文案编排。按照内容层级调整文案在设计层面的表达:



对地产类设计的分析来看,在“高端大气上档次”这类设计描述中,部分地产类设计采用的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各种“重度质感”,例如金属雕刻的书法体、立体感很强的阴影叠加等等,


*图来源于网络


相反这种高端感更多是由元素之间产生的关联,例如我们就发现地产类设计很喜欢用「云元素」做装饰。



 四  云元素的融合


拿现在这一页来说,整个页面还是很牵强,大厦元素跟偏大气层的背景从场景来说很难融合到一起。



直到我们看到这样一页设计图:



这种宝塔从卷轴立起来的效果其实很简单,就是图层叠加手法,但它们是怎么让画面显得不突兀的?用云元素。


于是我们从素材弹药库中挑选了很多相关云素材,最后选了这一张来优化设计👇



从图中可以看到,上半部分有自然的过渡,刚好适合我们用来「遮瑕」,像这样:



接着,似乎只有一朵云显得有点不够给力,那么就可以尝试着引入几朵小云,以及更小一些的建筑装饰,这样就能形成前后景的关系。



并且建筑之间的大小,前后对比也能结合标题的新旧关系,(来自乙方对甲方的深情设计理念诠释)。


如果动图看不清,我们再来看看静态高清的:



似乎看着挺干净了,但这还远远不够,现在我们只是把元素之间以更融合的形式搭配在一起,还需要再增加一层设计感。



 五  细节优化


在这里分享一个增强设计层次感百用不厌的套路:「形状叠加」,试着在大厦与背景图中间插入一个倾斜的形状,并且加一些文案装饰:



但是好像挺怪异的,形状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经过一番调整我们将形状改成了这样:



浅色更搭整体画面对吧?有个小细节是:形状用的是渐变色,这样左侧跟画面边界的过渡就比较顺畅,并且从形状来看,也有左侧打了光的感觉,一样遵循了统一的光源处理。


那么最后,再加个光效增强一下光感,以及底下来点极小的英文装饰,第一稿就这样收尾了:




 敲黑板环节 


回看一开始定下的关键词,再结合第一稿的设计过程来看,



我们可以中途稍微总结一下浅色系地产风这类设计的规律:


👉1,背景非纯色,以大气层为佳,

色彩上最好是轻淡的渐变色。


👉2,可以多使用建筑、云层、

飞机等元素做装饰搭配。


👉3,尤其注意场景的融合性,

元素间融合要合理。


为什么现在做小总结?主要是文章已经一千七字了怕你看的不耐烦,如果你有耐心往下看,ok,好戏才刚刚开始。


---------  中场休息线  ---------




第二稿之第一稿稍微修改版


基于第一稿,我们对设计的细节部分做了调整,例如地产大亨都爱的书法体,安排:



同时将形状的倾斜角度调整到与光源类似,这样得以更好的保证融合性,后来大为说,要不右侧也来点形状?所以安排安排。



电脑一看也还不错(我不适应太亮的工作环境,大概这就是我视力5.1的原因吧)。


最后,书法体的改稿果然过了甲方的法眼成了封面定稿,成功为剩下页面的延伸设计打了个好基础,当然了现在你看到的改稿,建筑跟文案都是被我替换过的。


但是当项目结束做复盘的时候,看着大为深情做图的样子我灵感一现,要不延伸几页不同风格试试看?


说干就干。




第三稿之清爽版


在做第三稿时,刚好看到这样的地产风设计:




绿色为主色调,搭配书法体和人物焦点图,同样有浓厚的地产风调性,于是三下五除二,我又调整了一版新的:



是不是很清爽?主色调走的也就是大自然的配色:植物绿+天空蓝。


除了配色之外,其他的设计手法技巧跟前面稿件是类似的,只不过这里有个小细节同样值得学习:如果元素前后关系中,底下没有云层遮挡的话,



那么元素之间的过渡会显得非常生硬,并且“贴图”的劣质感变得更强,反过来说,通过带过渡的元素去「遮瑕」,这也是我们在做PPT定制时常用的手法。


我个人最喜欢这一稿,但当我发现地产风还有其他设计调性的时候,没忍住又改了一稿,,,




第四稿之光辉版


那么第四稿的灵感来自哪里呢?是这张图的色调吸引了我:



这种色调搭上“云海建筑”就显得很高端,并且这种高端的情绪更偏像是,“我很高级,儒雅宁静的高级”。


心里头把握住这种调性,我给画面重新找了张背景图,并且将配色更换了一下:



这样去看也还不错对吧,额外一提你应该也能发现配色对于设计的重要性,不同的颜色传达出的调性是不一样的。


就好像,假设有个甲方跟你说,我要地产风搭配红色和蓝色,那咋办???


没事,反正这个甲方是我假想的,但我确实还设计了一页这样的稿件。




第五稿之红蓝活跃版



这个版本从浅色系变成了深色系,同时整体搭配上也转向侧重于科技活跃一些。


为了增强这种活跃感,我同时叠加了一个设计手法:「前后空间感」,也就是画面周边虚化的三角形元素。


三角形的倾斜从形状心理学角度来说,本身就是自带运动和速度感的,刚好符合调性。


最后,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稿?



通过这次项目,我们对地产类的设计调性拿捏力又准了一分,并且也让我们更好的抓到了一些浅色设计的技巧,改天有空给大家好好讲讲。


当然了,也得益于甲方极致的认可,才能让我们做的这么“爽歪歪”。


最后,来猜一下这样一页PPT值多少刀?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一六视觉】,想了解更多,请移步。

5
阅读原文
|
Report
|
9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MOVA 扫地机器人-活水版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ppt
ppt
ppt
ppt
作品收藏夹
ppt
26
PPT
PPT
PPT
PPT
作品收藏夹
ppt
ppt
ppt
ppt
作品收藏夹
封面页
封面页
封面页
封面页
作品收藏夹
企事业单位
企事业单位
企事业单位
企事业单位
作品收藏夹
ppt
ppt
ppt
ppt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