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周刊 No.011 | 用这3种版式思维,做PPT也能比同事更好看!
助力你的每一次演示设计
很多同学之所以会觉得做PPT设计很困难,很大一个原因在于「画皮不画骨」,
今天就以我们的文章封面合集,跟你聊聊:具备版式思维,为什么尤为重要。
如果说我们跟同行之间的区别,那么带设计感的文章封面应该算一个。
就拿下面所有封面的合集截图来说:
看上去样式非常丰富,但你可能想不到:其实他们用的版式都很类似。
换句话说,只需掌握3种版式你也能做这样的设计,有意思吧?
你以为我只是在说文章封面吗?设计思维在PPT上也是可以的,先来看第一个:
左文右图
在PPT中,这种构图方式出现频率非常高。留意下面的PPT👇
你会发现他们都有「左文右图」的设计共性,这就是常规下很难发现的技巧套路。
换句话说,在PPT采用这种构图形式基本不会出错,想想画面左侧放个文字怎么排版,然后右侧可以放什么焦点图片吸引人。
那么在文章封面也是一样的👇
现在看的出来他们虽然风格都不一样,但却都有类似的排版套路了吧?
掌握版式思维,不是为了让你死记硬背某个样式,而是让你理解非常复杂的设计中他们的共性。从而举一反三,灵活、原创做PPT。
当你掌握这层技巧后,就拿下面的文章封面来说:
你也可以试着把它延伸成PPT设计:
而这种同样内容不同画面尺寸的延伸设计,有个名词叫「适配设计」。
以上便是第1种常用版式和延伸知识点,接着来看第2种:
左右对称
很好理解,就是左边跟右边的内容保持相同的面积占比,像这样👇
你会发现,其实它跟第1种构图很像对吧?看上去都是左右形式啊?
但其实不然,很多同学掌握不好PPT设计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于面积分布没概念。换句话说,就是不知道文字多大合适,图片还能不能再放大等等。
只要把左右对称的构图,
跟第1种左文右图相比👇
你就看得出来,两者在面积占比的区别:前者是左右对称。听起来好像很废话是吗?
但我只是想让你知道版式上,有这两种构图形式,这就是规律性的学习。
如果真的想学好PPT设计,那么就很有必要跳出 存在即合理的下意识思考,
例如我提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排版上都左边放文案,右边放配图呢?反过来可以吗?当然可以,但前者的理由是什么呢?
懂的同学应该知道,这是因为人的阅读有基本视觉顺序,以一个PPT页面来说:
在横向阅读时,是从左到右(绿色);
在竖向阅读时,是从上到下(红色);
于是便形成整体是从左上到右下的阅读视线(灰色)。
这个规律,从现在你在看我写的这篇文章就可以体现,那么再回过头来看,为什么PPT封面标题常规放左边👇
然后正文内页标题要么左上要么上方居中:
其实都跟这个规律有关系对吧?接着我们来看非常多人喜欢用的第3种版式构图:
居中排版
居中的设计很容易传达正式、严谨、稳固的视觉感受,就好像具备对称美的故宫建筑一样:
有趣的是,视觉解读会包含好的一面也会包含坏的,往不好了说,居中又容易让人觉得呆板、不活跃。
而这时候,其实就看你的PPT核心主题,想表达的是什么情绪了。就像有一期文章的封面我这么做:
用居中构图,就是想表达方法论这件事,很正经很严肃。
所以有趣的地方在于,像党政汇报、学术答辩等等场景的PPT,使用居中版式会是很不错的选择:
(早年作品)
但要注意了,很重要的一点是:当你排版使用了居中构图后,一定要注意居中内容的设计感是否给到位,因为这时候居中的内容是画面最突出的。像下面居中构图的banner,试试总结他们在标题设计中的样式吧👇
发光+白色字,深红色背景下很突出
字太多?分两行、分大小和颜色
字很少?放大字,中间插个图
最后这个有个小细节在这里👇
中间最好敲几个空格,把文字空开,给图片留位置就不会全挡住文字。
好了,以上便是这一期设计周刊的内容,有学到什么吗?咱们又是聊了规律性的东西对吧?一起小总结一下:
看完这些,你可能没办法立马就知道自己的PPT可以怎么改,但没关系,这次文章的作用是在打开你看PPT或其他设计时,一种新的切入点。
如果有用,别忘了点赞分享支持~下次再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