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视觉笔记,信息可视化你没问题
看懂学会视觉笔记、信息可视化你没问题
看懂学会视觉笔记
信息可视化你没问题
Sketch Notes-Better Presentation of Info
有许多学设计的同学,往往一提到手绘表达、考研快题中用户画像、故事版、信息流程图等就瑟瑟发抖。心里总担心不会画画一不小心又出灵魂画作,甚至连想放弃的心都有了。
其实,手绘表达这一技能要求本质是为了帮助设计师能快速地可视化呈现自己想法,从而达到与他人高效的沟通、对接与合作。因此,手绘表达并不只是追求画的好看,学好它也不是一味地临摹“看起来的样子”,更重要是有效表达出内容与想法。
在日常的学习与工作中,有一种逐渐受国内外追捧的笔记术,同样也是强调利用手绘及视觉化的方式,记录并呈现信息。就让我们一探究竟,打开新思路,看看如何运用手绘、视觉语言去表达。
视觉笔记
视觉笔记,这种笔记源自于国外,也称涂鸦笔记,是将笔记内容与结构抽象,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的笔记术。一些使用文字难以描述的情感和关系,通过图形化的转化将内容可视化。可以展示出文字背后的思考脉络,在阅读的同时,也能唤起对当时的思索与对未来的想象。
视觉笔记一般有3个特点:有图像、有文字,而且是模块化的。运用图像与文字结合的方式去记笔记,这种笔记方法比单纯的记文字对学习成果更有成效。
为什么我们总强调信息可视化?
科学证明,大脑中有1/3的神经元是用来处理视觉信息的,和语言识别以及语音交流相比,视觉信息的功能更强大。对于人类的大脑来说,最爱的传播方式不是文字,而是图画。
做视觉笔记的时候, 因为要将语言、文字转化为图像,我们就必须在大脑中对最初的信息进行思考和加工,而后才能用手画出来。这就好像有一个巨大的漏斗,我们的耳朵虽然听到了很多信息,但是最终呈现出来的,是通过漏斗过滤后最有用的精华部分。
这个过滤的过程,就是大脑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也就是提取重点信息、文字图形转化、逻辑归纳排序的过程,能让我们把知识很好地消化吸收。
而对于读者来说,视觉笔记通常用一页纸即可呈现,用图解的方式将繁杂的信息结构化、重点化、有序化和视觉化,整体内容的主题、重点信息和内在逻辑一目了然,让人一看就懂。
同样,无论是考研手绘快题,还是作品集,高质量的视觉呈现都能让考官、面试官一眼就读懂我们的设计项目。
思路才是视觉笔记的重点
画画不等于视觉笔记
视觉笔记的终极奥义,并不是要创作一副漂亮精美到无与伦比的图文艺术作品,其目的是借助涂鸦的力量将内容做可视化呈现。所以,不会画画就不能做视觉笔记?不存在的。
清晰的思路 + 简单明了的视觉呈现
= 于人于己都一目了然的视觉笔记
视觉笔记的构建,是有系统性的,是一连串步骤的解构、再组合形成的结构的笔记方法。视觉笔记有清晰的结构脉络,可以帮助我们既见树木也见森林,不陷入细枝末节中。
通过这样的方式记录,对于读者来说:
容易理解、体验有趣、方便记忆
而对于作者本身:
系统化、帮助记忆、快速有效
6个步骤搞定视觉笔记
那怎么能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视觉笔记呢?有一个很简单有趣的实践方法,通过6个小步骤,就可以搞定一个简单的视觉笔记,既记录自己的思路,又便于展示。
1、确定主题图像
2、设置大小标题
3、找出内容的关键词
4、对于关键词进行视觉呈现
5、利用边框、尖头把内容串联起来,呈现逻辑
6、使用颜色、粗头笔对突出重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