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五条人乐队做设计|看他们有趣的专辑、海报平面设计
“五条人”总会登上微博热搜榜,一如《乐夏2》节目中那样,凭借着自己的音乐和有趣,一夜间收获到了大量的喜爱。

去年,火爆了一整个夏日的火热综艺《乐队的夏天》引燃了无数乐迷,更让大众接触并重新认识许多当下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国内乐队。今年历经种种,期盼了一整年的粉丝们终于在夏季的尾巴等来了《乐队的夏天》第二季。


几乎每周末,“五条人”总会登上微博热搜榜,一如《乐夏2》节目中那样,“阿茂”和“仁科”这两位道上靓仔,凭借着自己的音乐和有趣,一夜间收获到了大量的喜爱。
听歌听音乐的同时,大家又发现——这乐队的专辑、演出海报等设计竟也是宝藏!


专辑一打开 声未听
就仿佛已经进入浓浓复古气息的发廊
没错,在“五条人”这支乐队进入到大众视野前,有个男人就闷头给他们做了整整八年的设计,他就是胡镇超(胡子)——平面设计师,HuDesign胡子设计工作室掌柜。
胡子和五条人之间,有着你唱什么,我就能做什么的默契。
用诗性和市井孵化
就像他们的音乐一样
宁愿“土到掉渣”,也不俗不可耐。

《乐队的夏天2》节目片段
带着这个理念,五条人的音乐和艺术风格总是独辟蹊径。在乐迷眼中,他们的音乐有着浓厚市井气息的同时,又透着对生活的诗性。五条人的“土”,可以理解为“老土”的美学指向,更是土地的“土”——土地是创作根源,是音乐迸发而出的所在之地,背后所孕育的正是原生创造力。


胡子的设计也是如此,没有所谓的标准,不是去遵循,而是去打破。五条人乐队的设计也因此变得有迹可循,有声音,也有了颜色。设计风格与五条人的音乐风格相辅相成,这才让故事外的人,听到了,也看到了。
音乐是表达 设计为传播
身为背后的设计师,胡子只是将自己视为其中一位幕后工作者。在他看来,他的设计不为表达,更为传播。
“我会尊重他们的意见,他们的音乐才是最重要的,设计师不重要。”
“他们的音乐已经有大量的表达,我做好选择题就行了。我会把重心放在传播上,让边缘的音乐与大众之间可以沟通,画面的幽默感发挥了作用。”
——胡子
采访内容摘自@设计青年
五条人 - 回到海丰音乐会系列海报(部分)


五条人的logo是一个迎风飘扬的红色塑料袋
去设计化,没有字体设计
还是一个位图,没有矢量

五条人2017新专辑全国巡演:明天的太阳依然为你升起
在这些海报设计中,五条人式的深情与幽默依旧一脉相承。其中,五条人的塑料袋logo最早的雏形出现在2017年的巡演海报,主题是“明天的太阳依然为你升起”,胡子将塑料袋化作太阳飘在空中,诠释五条人式的诗意。
五条人 - 历年全国巡演海报设计(部分)

幽默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五条人的歌如此,以一个玩笑的方式去表达去传递;而海报的设计,也通过这种幽默让观众忍俊不禁,被深深吸引。

最新上海场演出海报出炉
对许多乐迷来说,live现场又多了一个盼头,虽然今年五条人没有大规模全国巡演的计划,但在音乐节纷纷重启之际,音乐节的舞台就是他们巡演的舞台。更多的设计也将随着五条人乐队,逐渐走向更多的观众。
音乐与设计的邂逅
其实,不只是五条人乐队和胡子,国内外好些设计大咖早期都做过音乐相关的设计,设计圈内也不乏热爱音乐、音乐品味独特、涉足音乐及其文化的设计人。《乐夏》是如此,在音乐领域内的各个角落也是如此。
《乐队的夏天》第二季的主题官宣海报

热带元素再加上经典大胆的配色,使整体画面流露出浓浓的夏日清凉感;构图上采用中心构图法,各种元素从四周向画面中部的舞台延伸,更能凸显出画面中的乐队和关键信息——让音乐爱好者体验到了一股浓浓的音乐冲击波 !
风格各异的专辑封面设计

今天,除了考虑音乐本身,专辑&唱片的包装设计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那些有创意,有想法的音乐唱片设计,用另一种方式让音乐给观众带来更多视觉冲击。
为音乐增添更多体验的文创及产品设计

文创等各类周边为音乐本身及各项音乐活动构建出更为有趣的传播元素。

一个普通的纸盒子,两块电路板和两个单体,只要十分钟,就可以拼装成一台黑胶“纸唱机”。纸盒外观可印刷出各种图案,用户根据零件组合的尺寸图组装,然后摆上唱片,播出音乐的那一刹那,成就感与幸福感油然而生。

MOO 音乐播放APP / 由腾讯旗下团队研发

网易云音乐APP / 手机海报设计
在数字化时代,各类音乐播放软件被设计开发,让人们随时随地都能享受良好的线上音乐体验。
助力音乐活动现场的装置设计

虽然现在在线上享受音乐已经十分方便,但大家对线下各种音乐现场活动的热情依然不减。
2019 年科切拉音乐节(Coachella Valley Music and Arts Festival)上共有 6 件大型艺术装置作品,可供游客在其间拍照、休憩或者互动,这些作品延续了往年的色彩缤纷感与想象力,体积庞大且梦幻,它们由来自全球的不同建筑师或艺术家创作。
传播音乐不分媒介与形式
对音乐的热爱与尊重不分彼此,传播音乐不分媒介与形式。当我们以设计师的身份邂逅音乐时,也许我们还背不出基本乐理,弹不出几个音符,但我们依然可以用自己方式,让更多的观众听到,看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