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关于数据可视化设计的思考

Recommand
成都/设计爱好者/5年前/517浏览
7个关于数据可视化设计的思考Recommand
Punchline

设计师可能会接触到数据可视化设计,将信息更加立体、全面的展现在用户面前。但思考下,你的数据可视化方法是否与业务需求符合?

蛇、贝壳、山脉——这些图形是设计师可能会去绘制的东西,而不是用这些图形来直接显示数据。

不过现在试想一下:在健身应用或视频游戏中,当界面运用需要使用图表来表达数据时,这些形状就是一个不错的表达选择了。


但如果你的目的是为决策提供信息,那么一些花里胡哨的图形就起不到这个作用了。 今天我们就思考下与业务需求不符合的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并找到一些有用的替代方法。


一、像“蛇”一样的曲线图

你一定见过以彩色的2D或3D曲线绘制的CRM或ERP仪表盘的设计,你看就像“蛇”一样。

undefined

虽然这样的可视化看起来很有视觉吸引力,但这种视觉没有很好的展现真实的数据信息,更重要的是,它们很难被读取和理解。


几乎所有的视觉都是上面图表上的装饰,而真实的数据只由10个数据点组成。在这样一个大的组件上,你完全可以直接显示所有的数字,不需要操作去查看数据。

undefined

可以看到组件还有足够的空间来多显示20-30个甚至更多的数据点,而不是只有10个。上图的曲线图可能表明,需要展示的数据很少,所以设计师试图用一些赏心悦目的东西来填补空白区域。



undefined

这样是不是就更直观、更全貌的查看数据了?



现在想象一下,当需要展示数据更多的趋势变化时,曲线图会是什么样子的?

undefined

可以看到,多条曲线相互交叉重叠,看着很混乱,不易识别。



曲线图问题

  1. 很难在一个表格里展示多个数据,并且让数据容易识别;

  2. 曲线的粗细会影响获取相对准确的数据信息,可以使用“斑马条纹”一样的间隔色柱状图来替代;

  3. 现实中的真实数据很难让曲线过渡自然,而不会显得生硬。生硬的过渡影响视觉;

  4. 两个数据之间的线会误导用户,影响数据获取。

思考

  • 如果数据少,可以使用柱状图展示;

  • 如果数据多且具有连续性时,曲线线条要尽可能的细点,像股票趋势一样。



二、像甜甜圈一样的环形设计

和像“蛇”的曲线图一样,像”甜甜圈”的圆环,尤其是嵌套的圆环,也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让数据对比变成困难。另外,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不合理利用空间的问题。

undefined

用户或多或少都能处理均匀的百分比:满圆=100%,半圆=50%,四分之一=25%,三分之二=75%,但如果一个圆的终点在 “一半 “和 “三分之二 “之间的某个地方–就像图上绿色的那个圆一样,怎么办?

用户不会去计算50+25÷2,并假设它应该是62.5%左右,这样太麻烦而且数据也不准确。


如果只有一个圆环,则可以在中间放置一个百分比数字,用来展示准确的数据。但是如果像上图一样同时包含三个圆圈要怎么办?


圆角的样式可能会让图表看起来更活泼,但是却降低了数据的读取准确性,这样的圆角在视觉上会在真实值的基础上增加2%-3%的读数。



现在,来简化一下圆环的视觉。

undefined

可以清晰看到,用户看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要多一点,用图表的方式再来展现下:

undefined

三个条形图可以传达相同的信息,占据更少的空间,并且无需工具提示即可显示数字,这对于数据驱动的界面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简单的条形图,可以不用添加演示讲解的图,也使组件更加紧凑。而且因为条形图旁边加了标签说明,所以就算是单色也不会影响视觉的表达。

undefined



圆环设计问题

  1. 环形的设计不容易读取数据。用户可以很好地识别25%、50%、75%或100%这样的百分比,但通常无法准确识别中间的值;

  2. 嵌套的圆形需要一个图例或工具提示,因为标签通常不能合适地放在在相应的圆环上;

  3. 数据之间不能进行比较。就算是末端在一起的两个圆环,由于内外圈的问题,所表示的读数都是不一样的。

思考

  • 使用条形图来准确表达百分比;

  • 环形图时,尽量避免嵌套圆环或使用圆角。



三、玫瑰饼图

著名统计学家、数据可视化基础书籍的作者爱德华-图夫特多次警告说,视觉上吸引人的图表可能会说谎。像”贝壳 “的玫瑰饼图是图表的一种时髦变化,彩色的截面宽度不一,相互重叠。

undefined

简单地说,数据可视化的本质就是通过颜色、面积、长度等手段,将数字直观地表现出来。比如:数字越大,条形图越长;百分比越低,面积越小。但是,当我们分析玫瑰饼图时,它是如何展示数据的呢?当百分比越高,获得的圆圈的片段越大,而且片段越粗?



undefined

这样可以清晰看到片段之间很多重叠部分,而重叠和超标背后的设计逻辑是什么?如何解读这些 “数据”?是否意味着图中显示超过100%,超过360度?


这些信息可以在饼状图上进行可视化,不过数据点的数量应该保持有限,否则,图表会变得拥挤,不易阅读。

undefined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将这样的图表类型作为矩形树图,相应区域的矩形代表百分比。虽然人们通常最擅长比较长度–平均线柱状图,不过区域也能很好地用眼睛进行比较。

undefined


玫瑰饼图问题

  1. 和经典的饼状图相比,玫瑰饼图不能清晰的表达数据信息。数据是用面积、曲线粗细还是扇形角来表示呢?

  2. 重叠的图形不能清晰表达数据信息,会让用户无法识别;

  3. 视觉太过花哨,无法完整展示真实数据。

思考

  • 如果数据不多,可以采用饼状图展示;

  • 可以尝试使用矩形树图展示数据。



四、像“山”一样的面积图

像“山”一样的面积图在可视化中也是常见的数据展示形式:

undefined

在上面曲线图一章中,已经介绍过这个缺点–数据被修饰的厉害,现在还是来详细谈谈这个问题。上面精心设计的可视化归结为20个绿色和橙色的点。

undefined

所有的连接曲线都与数据无关,它们是人为添加的。也许是为了一个好的缘故–把不同的点统一成一个明确的趋势,也许是为了填补 “空白”,让它看起来更 “漂亮”。



来看看这个例子,很好反映了曲线图与面积图的问题:

undefined

两个相邻的点–12:00时为50公斤/平方米,13:00时为60公斤/平方米。两个点用一条自然的平滑曲线连接起来。结果,用户看到12:30时,压力约为55公斤/平方米,但这是错误的引导,因为没有人测量12:30的数据。



undefined

这是一种替代方式——双色柱状图。不过,双色柱状图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在实际数据对比度足够大、视觉效果有益的条件下,也可以选择图形,甚至用线条连接点的折线图。

undefined


面积图问题

  1. 面积图同曲线图一样,给人一种数据连续性的印象,但真实的情况是一组有限的数据点;

  2. 曲线无法真实反映出真实数据的走向,有时数据变化是突然的、渐进的或波动的;

  3. 数据点之间必须有一定间隔,才能让曲线过渡自然,这样浪费了太多的空间。

思考

  • 设计时确保数据点与视觉效果之间有明显的区分,不能让视觉干扰识别;

  • 如果有重叠的图形时,不要使用颜色填充的方式来形成对比。



五、3D样式的柱状图

来看看这张图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建议使用比呆板的矩形更有吸引力和原创性的东西呢?

undefined

这样的可视化有不少问题,但关键的问题是两个颜色柱状之间的空白,像”香肠 “一样的3D柱状图在有真实数据的地方显示了空位。

平心而论,3D柱状图的好处是保持高对比度,让你能看到绿色和橙色之间的边缘,但获得这种对比度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undefined

计算一下,如果上图中整个柱子是100%的话,彩条之间的每一个微小的空隙大约等于3%。乍一看,不多吧?但有三个不同颜色的部分,需要两个空隙,所以–每列6%!这就是数据被 “偷窃比例”。而如果从环形图中计算出被盗的比例,就会达到7%左右,大约每个空隙3.5%。



把缺失的柱状部分放到下面的样式中,并把图例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去掉。此外,以前没有标题的圆环部分也赋予新的格式和名字(第四季度的平均值)。

undefined

是不是易读且清晰多了?


3D柱状图问题

  1. “香肠”式的柱状态略去了很多真实数据,无法为用户提供准确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

  2. 环形增加了占用面积,让组件不够紧凑,使得界面看上去相对杂乱一点。

思考

  • 不要用间距区分同一柱状上的数据,确保单体柱状总和要为100%;

  • 各数据段不要使用圆角,圆角处理的线段无法得到准确的数据。



六、3D柱状图

B端可视化的数据展示应该尽量不要使用像“摩天大楼”样的3D柱状图。

undefined

3D图表缺乏准确性,当用户快速扫描界面发现很多数据无法准确、轻松的辨认,对用户造成错误的引导。


再来看看下面这张处理了的图:

undefined

当你一眼扫过去时,能快速识别出标了相同颜色的彩色点的柱状图是否一样高吗?相信就算仔细对比,也不会得到很肯定的答案。用绿色方块标记的是相等的,用红色圆圈标记的区块,第一个区块要高出3%——这就是3D视觉会使数据精度不够的问题。


然而,准确性不是唯一的问题,还有一个猜到了吗?3D柱状图占用过多空间了,也无法准确的反映数据自然、微妙的波动情况。



如图所示,要更好的区分各柱状的细微变化,就需要让组件更加的简化。而且,当数据柱状展示达到了一定的精度和亮度时,这种样式用在暗黑模式也是便于让用户识别的。还可以看出,采用这种形式,比3D节约了一半的空间。

undefined


3D柱状图问题

  1. 3D柱状图样式太占空间了;

  2. 无法展示细微的数据波动;

  3. 顶部特别亮时,会让用户难以辨别顶点在哪里,影响数据读取。

思考

  • 尽量不要使用3D柱状图的样式;

  • 确保设计的时候,以及展示的数据与真实数据保持一致。



七、大集合

很多设计师通过绚丽的可视化来吸引用户眼球,但真正用起来就会发现实用性太差了。

undefined

图中可以看到很多绚丽的视觉表现:阴影、透明度、体积、发光、圆角、等距形状等。但是,所有的组件填充了屏幕空间,提供的帮助却是零——这是上面六点的大集合。



undefined


大集合问题

  1. 在视觉上,大集合的仪表盘设计绝对是吸引眼球的。但是数据却失去了精确性,界面也失去了实用性;

  2. 真实数据被展示出来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误差,但是圆润的形状、阴影、渐变填充和3D效果会加大这种误差。

思考

  • 事先进行用户和业务调研,根据调研结果进行仪表盘设计;

  • 避免针对业务需求进行过于简单的仪表盘设计;

  • 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让用户找到相应的数据,能够好的改进和完善可视化界面。



通过这篇译文,了解到了一些设计数据可视化时需要注意的点。在这方面,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实用性是远远大于视觉方面的,希望给看文章的你也有所帮助。


注:已获得原文作者授权翻译。

 

原文作者:Slava Shestopalov

原文地址:https://medium.muz.li/dataviz-sins-976f3a08948c


4
阅读原文
|
Report
|
9
Share
相关推荐
场景化让设计更加落地
Recommanded by editor
文章
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
作品收藏夹
Zoom In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MOVA 扫地机器人-活水版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包装文字排印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
作品收藏夹
信息可视化设计
信息可视化设计
信息可视化设计
信息可视化设计
作品收藏夹
可视化设计
可视化设计
可视化设计
可视化设计
作品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分享内容
分享内容
分享内容
分享内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