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麦刘斌教【设计绘画】02

Recommanded by editor
深圳/艺术工作者/6年前/3753浏览
远麦刘斌教【设计绘画】02Recommanded by editor

多数人学绘画为了绘画,我们学绘画为了设计~



前言

 

第一篇时候我们已经将“设计绘画”这个课程的概念厘定得非常清楚,所以后面我们杜绝大家忽然留言询问何谓“设计绘画”,而今天开始我们正式开展设计绘画的学习工作,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工具与心态。

 

一、 设计绘画的御用工具

 

在谈设计绘画的御用工具时我们必须先谈谈传统绘画的常用工具,毕竟看过世界才能有世界观,先有一个格局认识才能明白一些因果。

 

这里我们谈及的工具属于狭义,意思是排除了上色类工具,针对设计绘画而言,大部分情况下上色工作都会由软件来完成,所以我们这里谈的工具主要为素描工具。

 

另外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虽然如今设计软件非常发达多元,结合数位板几乎来模仿全部绘画工具的效果,但是学习绘画时还是必须使用传统工具,掌握后再学习数码基本是一蹴而就。

素描工具假设按特性划分其实只有两大类,其一是干的,其二是湿的,是否大脑里头马上浮现干炒牛河与湿炒牛河,其实原理真的就是如此,干的的工具就是不带水份的,湿的则是带水份的。

 

干的工具常用的有:

 

1、 铅笔(被称为素描工具界的小王子):特点是便宜方便软硬兼施,从B系列到H系列普适性非常强,江湖上基本没有它画不出来的东西。


2、 木炭条:分为藤木炭与压缩木炭,区别是一个柔和一个粗黑,彼此的共同特征就是延展性强且线条的粗细很灵活。


3、 蜡笔:这种工具相对小众,特点是绘画质感不同,可以暂时忽略。


4、粉笔:更加小众,暂时忽略。

湿的工具常用的有:

 

1、 钢笔:可以通过轻重或者变换下笔角度产生丰富线条,携带方便,还能写出带感的字。


2、 毡毛笔:适合粗线条的绘制,独具一格。


3、 圆珠笔:便宜方便,线条的粗细及深浅很均匀


4、 针管笔:线条均匀,手感流畅,系列完整,配合使用可以绘制出丰富效果。

在叙述完这些素描常用工具的特性之后,我们就能从中选择到最适合设计绘画使用的若干工具,其中的标准有以下几条:

 

1、 携带、购置方便:因为设计工作随时都可能会进行,所以不能使用太特殊或者难买到的工具。

2、 适合画线条:设计绘画最重视的其实是线条,具体原因后面会表述。

3、 绘制完成后方便保存,扫描:设计绘画终究要数码化的,所以必须满足这样的需求。

 

所以根据上述标准,我们就可以为设计绘画选择到适合的工具并且按优先级排序:

 

第一名:针管笔

第二名:铅笔

第三名:钢笔

 

而第一名基本是最常用的,因为它完美满足了三条标准,但这里肯定有同学会发问“假设画错了怎么办,针管笔无法修改?”,所以学习初期我们通常会使用铅笔小王子来画草稿,再用针管笔描线,而后期我们是要求直接用针管笔绘画的,错了可以将错就错或者后边使用软件微调,因为对设计而言效率非常重要,笔下功夫需要精准。而使用钢笔很多时候是因为需要它那种线条变化的特征。

 

所以这里我将重点介绍一下针管笔:

图片中是我惯用的日本樱花牌针管笔,完整套装有12种规格,划分的方式主要是粗细,然后还有一些功能性的补充,比方BR软头,等于是毡毛笔,然后是硬头等于美工笔,大家可以看看我使用软头跟硬头画过的一些东西及写的文字,所以这也是我推荐针管笔作为设计绘画主力的原因,它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设计+绘画的需求。

 

所以大家如果要学习设计绘画,那么第一步就是入手一套针管笔,一般来说购买常用的6支装的即可,我使用的最多的规格是01、03、08及BR。

 

二、 学习绘画的制胜心态

 

学习一样技能的时候,我们必须搞清楚其本质,因为对比技能我们更加重视掌握技能的方法,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人在某方面技能特别突出的同时,其诸多方面的技能都不差,又或者可以通过较短时间迅速掌握一项新技能,其原因就是他掌握了一种优良的学习方法。

 

那么回到绘画本身,其本质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尝试这样理解,绘画过程种涉及到的器官主要就是手、眼睛及大脑,其路线是这样的:

眼镜负责观察对象,大脑负责判断信息,比方“这里有点弯”;“这里比较直”;这里的距离很远等等,然后就指挥手部执行,执行过程中又通过眼睛来比对是否准确,大脑继续判断然后指挥手部进行修正或者继续,不断循环,直到绘画完成。

 

很多绘画初学者最常提出的一个困惑就是:“我大脑想这样画,但是画出来并不是如此。”这个环节自然就是对手部控制的能力,比方画直线画不直,画曲线连不上等等,其实在我们看来这个情况只是练习频率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熟能生巧是一个万古不变的原理,也是无法跳过的环节,我们回想我们还是孩童时候学习走路、吃饭、穿衣服、拿东西,做手工就自然可以理解,这里我举一个学习乐器的例子来说明大脑对手控制的原理(因为我是吉他教师,所以经常喜欢列举音乐原理来阐释设计),比方练习钢琴:

唱名“do、re、mi、fa、sol、la、si、do”在钢琴黑白键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我们首先明白这样的原理,然后通过眼睛观察到对应的位置,然后假设我们要弹1、5、3、5(C和弦)这样的顺序大脑就会指挥手去按琴键,目的是做到稳定节奏而且不中断。那么要达成目的就是一个不断熟习的过程,这里完全不涉及思考或者研究,就是将一个需要大脑意识控制手部动作的过程变成后面无意识的操作,等于变成一个封装好的指令,以后一想到要弹出C和弦,手部就自然去有节奏且稳定的按出1、5、3、5。


这时候我们回到绘画,就发觉这个过程跟我们要画直线,画曲线跟画一个圆是完全一样的原理。

 

因此这个过程,我们更应该关注的重点应该下面这4个模块,其中包括了心态与策略。

 

1、 善于问好的问题

 

每一位学习绘画的朋友都曾碰过或者长期存在一种焦虑,就是总会在作画过程中,大脑里不断出现如下声音:

 

“这个眼睛太假了”

“这个鼻子总是画不到对的位置。”

“这个手怎么画都不够自然”

“我怎么一直画得不对?”

“画画太难了,我应该不是这块的料。”

“我要画多久才能画好呢?”

“画画可以赚到钱吗?”

 

这是典型的左脑绘画模式,这个模式的弊端就是永远都在问自己糟糕并且消极的问题,那么你就会陷入一种越画越没有信心,越画越感觉难画的困境中,因而越画越画不好,恶性循环。

 

而绘画其实是右脑模式为主的一种行为,因为左脑都是存储出生以后的所有信息,所以就会存在大量习得的观念,而右脑则别称“祖先脑”,它主要储存先遗传因子,随时随地都向后代“指示”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的方向。所以它更加形象、直觉、无意识、具有创造性。

 

所以我们要解决上面的问题其实也不难,只需要转换一下问问题的方式则可,这种方式明显是更为右脑的,例如我们可以尝试多点这样问:

 

“这个眼睛的曲线也许应该更弯一点?“

“这个形状看起来跟物体比较接近。”

“这个鼻子到下巴的距离应该要更近一点。”

“我试试这样应该才会画得更好。“

 

说白了,就是不要问“为什么不行“,“而是要问“如何才能行”。要在绘画过程中培养自己喜欢积极性的内心对话,而非消极性的对话。


2、 观察大于固有认识

 

因为事物存在透视这个情况,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东西是打破了我们对事物预期看法的,比方如下这些形态:

所以如果你凭自身的想象与认识去画就会跟实际偏差很大,从而让人感觉“不自然“,所以绘画的一大原则一定是观察大于你的固有认识。

 

3、 别羞于临摹与参考

 

学习绘画如果一切艺术创作,最开始都是从临摹开始,临摹的好处非常多,但一定要带目的性去临摹,比方这一个阶段是通过临摹学习形态塑造,下一个阶段是通过临摹学习用色搭配,再下一个阶段是学习笔触或者排线等等。


跟学习音乐一样,所谓的即兴演奏都是基于大量的乐曲练习。很多同学在学习绘画到一定程度时候会急躁,在于他们急于摆脱临摹与参考,希望自己可以拿着画笔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其实按我的认识大部分职业画家在绘画的时候仍会习惯有一些参考,比方《灌篮高手》的作者井上雄彦就大量参考了NBA球员的照片,原因就是上面谈到的固有认识问题。


所以不要羞于这些行为,只要最后创作出来的作品是出色的即可,我们后续分享的案例演示部分就有这样的例子。

4、 整体大于局部

 

当一个你熟悉的人从一公里以外向你走来的时候,你会发觉就算你看不到他的脸孔也会知道是谁,因为你从他大致走路的形态就可以判断出来,这里说明一个道理,就是一个物体只要整体上合理跟准确的,那么细节不会影响到其识别性,很多同学在学习绘画的时候经常聚焦在一些局部来死磕,最后也许局部画得很细致,但是整体是失调的,所以我们绘画时候必须要有大局观,而且绘画过程也先从整体的构建开始,这一点跟设计排版其实是一样的。

请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谨记以上四个法则。


我们今天的分享到此暂告一段落,为了巩固学习效果,除了认识篇外我们后续全部分享都会尝试布置相应的一些练习题材,今天题材是: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张自拍或者好朋友的照片,用针管笔勾勒出线稿,过程中务必要遵循我们课程中讲述的四大法则。


最后


还是那句老话:远麦刘斌能否坚持分享下去,就看大家给予的支持程度啦,哈哈!



130
阅读原文
|
Report
|
62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IP设计合集 DGS FRIENDS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手绘
手绘
手绘
手绘
作品收藏夹
插画 风格
插画 风格
插画 风格
插画 风格
作品收藏夹
姿势
姿势
姿势
姿势
作品收藏夹
教程
教程
教程
教程
作品收藏夹
画画
画画
画画
画画
作品收藏夹
学习文章
学习文章
学习文章
学习文章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