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鼓励收藏:新一轮收藏高潮即将到来
国家政策鼓励收藏:新一轮收藏高潮即将到来

前几年,国家鼓励私人收藏以保护文物的政策已经开放,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新一轮的收藏高潮即将到来!
2016年5月5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鼓励对文物进行合法收藏工作座谈会。
国家文物局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积极回应社会关注,研究制定文物管理、文物鉴定、执法监督、宣传指导等方面的有关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和支持对民间文物的合法收藏。
2016年3月15日,文化部颁布新修订的《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
2016年3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召开了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所有会议都明确提出,要鼓励民间文物收藏、营造守信自律、健康繁荣的文物流通环境。
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和利用。
2016年2月24日,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同志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和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继承文化底蕴凝聚民族精神。
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同志最近对文物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他强调,文物承载着灿烂的文明,继承了历史文化,维护了民族精神。 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层营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表示,“鼓励民间文物的合法收藏”是对民间文物收藏态度的重大转变吗?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创意产业委员会副主席,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马健在接受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采访时说,政府对民间文物收藏的态度确实在发生变化,但是这种转变与其说是重大转变,不如说是一直在渐变。“由于公私结合的文物收藏策略是以较低的成本维护国家文物的重要战略选择。从这个角度来看,政府对民间文物收藏态度的这种变化实际上是非常理性和务实的,也是时代潮流。”
有迹象表明第六次收集高潮即将到来。那么,中国历史上前五次的收藏高潮出现在什么时候?
第一次是宋朝。宋朝的时候皇帝喜欢书画,因此书画的创作和收藏相对较受欢迎,当时的画家在社会上也享有很高的地位。
第二次是明朝。这个时期的收藏高潮是由民间收藏家项元卞为首,以及文人詹景凤、祝枝山、文征明、董其昌等参与。
第三次是清朝。在乾隆年间,这个收藏高潮民间前期是以民间扬州大盐商安岐、江春为首的收藏家。当时,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地,而且原来盐是官营的,由于安岐是朝鲜人,后来又进入了满清八旗。这群盐商非常有钱,他们有钱以后就会开始收藏画作。
第四次收藏高潮是在清末民国时期。北京逐渐有了像张伯驹、袁克文,溥儒这样的大收藏家。溥儒是恭亲王之孙。北京的恭王府是仅次于故宫博物院的王府。
第五次收藏高潮的标志是1993年中国收藏家协会成立。中国进入了第五次收藏高潮。第五次和前四个收藏高潮有很大不同。参加这次收藏高潮的人数是古代所有参加人数的N倍。
本文章来源于:华夏民族文交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