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中的助老模式

Recommanded by editor
北京/UI设计师/56天前/585浏览
出行中的助老模式Recommanded by editor
TongTG
出行中的助老模式
Collect
众所周知,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延迟退休政策下 “年长上班族” 的出行需求日益凸显,“银发经济” 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在网约车服务领域,如何降低老年用户的使用门槛、助力其便捷完成打车流程?本次带大家一起看看滴滴助老模式,从功能设计、流程体验等维度拆解其适老化细节。
一、滴滴助老模式的核心场景与功能布局
1.入口与首页设计
滴滴将助老入口设置在首页显著位置,点击图标即可进入到老年版的页面(不过这里似乎会有变动,首页图标会根据使用习惯来改变,是灵活的)。
进入老年版页面后,最直观的变化是页面字体显著放大,页面功能也进行了大幅精简。首页清晰呈现 “网约车”“出租车”“电话叫车” 三个核心功能标签,下方是起终点输入框,紧接着列出常用路线,底部则设有 “学习打车”“联系客服” 和 “个人中心” 三个功能入口。
出行中的助老模式
Collect
“学习打车” 与 “个人中心” 页面同样设计得清晰直观,可见滴滴的适老化改造并非简单的字体放大,而是对功能布局进行了针对性优化。
出行中的助老模式
Collect
关与首页的思考
不同于常规页面的 “功能堆砌”,助老模式通过 “合理删除”(移除冗余功能)和 “分层组织”(聚焦核心需求),有效降低老年用户的认知负荷。对老年人而言,打车的核心需求是 “快速叫到车”,多余的功能反而会造成干扰。
2.询价流程的适老化细节
打个车吧。从 “网约车” 页面下单时,地址栏的起点和终点均支持语音输入,选择终点时还可添加途经点。
出行中的助老模式
Collect
询价页将里程、时长置于顶部醒目位置,地图区域仅展示起终点名称,车型仅保留 “快车”“出租车” 两种选择。
出行中的助老模式
Collect
在呼叫按钮上方,设有 “爱心服务” 选项,老年人可根据需求选择是否携带轮椅或大件行李。这一功能不仅为老人出行提供了便利,也能让司机提前做好准备,从而更精准地提供服务。
出行中的助老模式
Collect
选好信息点击叫车后,会先弹出添加紧急联系人的弹窗,点击后跳转的页面同样经过适老化设计。这一流程为老人出行增添了一层安全保障,虽非强制添加,但在此节点弹出能提高弹窗点击率和流程完成率。
出行中的助老模式
Collect
这一部分与常规流程相比,助老模式下也有很多设计思考在里面:
关于地址输入
考虑到老年用户可能存在文字输入障碍,语音输入作为 “替代方案”,通过将文字输入压力转移至语音交互,降低操作难度,覆盖更多用户的使用习惯。这种多模态的交互设计,有效打破了文字输入的壁垒,大幅减轻了老年人的操作压力。
关于询价选车
常规询价页的 “多车型、多附加服务” 会给老年用户带来 “选择过载”,助老模式通过 “极致简化” 保留基础信息,避免多余信息干扰,让用户快速完成决策。
关于潜在需求
“爱心服务” 精准匹配老年用户的潜在需求(如行动不便需辅助),而 “紧急联系人弹窗” 通过 “适时触发”(在叫车流程中自然弹出),既不强制干扰,又能提升安全功能的使用率,体现了 “功能服务于场景” 的逻辑。
二、行程中的体验亮点
下单后等待车辆的过程中,系统会进行语音播报,及时告知车辆状态;有车接单时,也会通过语音实时反馈接驾车辆的情况,让老人无需完全依赖阅读文字来了解行程进展。接驾与送驾页面的信息同样简洁明了,仅保留最基本的内容,且语音播报会随行程进度持续进行。
出行中的助老模式
Collect
订单结束页与行程列表页也均进行了适老化的设计。
出行中的助老模式
Collect
在取消订单时,助老模式版本的页面按钮与文案也做了调整,相较于正常流程,指示更明确,位置也符合常规操作习惯,避免给老人造成困惑。
出行中的助老模式
Collect
送驾及订单结束环节与常规流程最大的区别,在于语音实时播报:
关于接送驾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用户可能存在视力退化的问题,语音播报通过 “替代感知”(用听觉替代视觉),让用户无需紧盯屏幕即可掌握行程,符合 “适老化设计需覆盖多感官” 的原则。又通过 “适时隐藏”(移除非必要信息),让页面聚焦于 “当前场景需了解的内容”—— 例如接驾时,用户最关心 “车在哪里”,多余的营销信息、活动推荐均被剔除,避免注意力分散。
关于取消订单
老年用户对 “非常规操作” 的容错率较低,明确的按钮位置和文案通过 “一致性设计”(符合日常操作习惯),减少 “误触” 或 “不敢操作” 的情况,提升流程顺畅度。
这种无需过多思考的设计体验十分友好,简单直接,让人摆脱了与复杂设计策略 “勾心斗角” 的疲惫感。
三、
总结与感悟
如今许多 APP 提供的功能选项过于繁杂,就连尚未步入老年的我,体验后都觉得助老模式十分实用。简单直接的叫车流程,没有多余的复杂信息,便能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
对比常规叫车流程,助老模式
既满足了老年用户 “安全、便捷打车” 的刚需,又通过细节设计覆盖了潜在需求,真正做到 “功能服务于用户,而非用户适应功能”。
“好的设计是‘看不见的’—— 用户只会感受到‘好用’,而不会注意到设计的存在”,滴滴的助老模式正是如此:没有复杂的功能说明,却用每一个细节让老年用户觉得 “简单、安心”。这也为适老化产品提供了启示:
适老化不是 “字体放大” 的表面功夫,而是从用户习惯、需求场景出发的 “全流程优化”
7
Report
|
8
Share
相关推荐
出行服务设计细节观察「六月」
Recommanded by editor
内容含视频
2020-2022个人作品集
Recommanded by editor
设计复盘文章
设计复盘文章
设计复盘文章
设计复盘文章
作品收藏夹
健康财富大比拼
Recommanded by editor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DESIGN NEW WAVE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设计复盘文章
设计复盘文章
设计复盘文章
设计复盘文章
作品收藏夹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
交互设计
作品收藏夹
2025
2025
2025
2025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