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集体·作品|情绪剧场:艺术与科技融合介入心理疗愈
北京/艺术工作者/1年前/13999浏览
版权
某集体·作品|情绪剧场:艺术与科技融合介入心理疗愈
作品名称:情绪剧场
艺术家:费俊
联合创作者:刘正奎、肖瀛、薛汀哲、成红雨、Rainer Granzin、Ólafur Arnalds
作品类型:互动影像装置
作品材质:数据采集模块、图形生成软件、触控装置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创作年代:2023
*本作品特别版由国家大剧院委托创作
《情绪剧场》是艺术家费俊与心理学家刘正奎合作的系列艺术实验项目之一,该跨学科项目研究以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方式来介入心理疗愈。本次国家大剧院委托创作的《情绪剧场》特别版,还邀请了肖瀛、薛汀哲、成红雨、Rainer Granzin、Ólafur Arnalds等音乐家作为联合创作者。
作品通过人工智能及情感计算技术,检测并呈现观众的情绪,还会针对每一位观众独特的情绪生成因人而异的,且具有疗愈性的音画剧场体验,为体验者形成从情绪的认知、转化到接纳的积极心理效应。
艺境·国家大剧院数字艺术展
展览时间:
2023.12.22-2024.12.01
周二到周日9:00-17:00
展览地点:
国家大剧院数字艺术展示基地(音乐厅B1层)
购票方式:
国家大剧院微信或官方网站
购买日间参观票即可入场观展
01 作品互动现场
02 情绪类型的视觉演绎
03 来自智能的情绪回应
装置通过捕捉人体微弱的心电信号,将心电信号放大转换、抗干扰和滤波算法处理,得到更高准确度的ECG心电信号,再通过ECG信号换算出心率及脉搏波数据,随后调用中科院心理所提供的智能算法,得到情绪类型(4大类)、情绪能量值(效价及唤醒度),并在艺术层面将观众情绪细分为16种类型,同时结合情绪能量值,针对性地为观众反馈不同音乐家创作的音乐,以及通过音乐实时驱动的艺术影像,形成具有疗愈性的因人而异的音画剧场体验。
04 我们如何研发《情绪剧场》
交互装置通过人工智能及情感计算技术检测并呈现观众的情绪,还会针对每一位观众的独特的情绪生成因人而异的情绪类型视觉影像。
本次展出的《情绪剧场》在费俊与刘正奎共同创作的经典作品《情绪几何》的基础上,进一步在观众体验与交互流程、测量算法、视听结合的方面进行优化升级——将单一平面呈现扩展为360度全包围的沉浸式情绪体验,从原本的四种情绪分类优化升级为16种情绪,在每种情绪结果下还有根据每个人测量数值不同而实时生成的不同节奏的沉浸影像,帮助观众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认知。
04.1 视觉创作
· 沉浸影像设计灵感来源
中国的文化是从水域文明开始的,水文明是中国文化的母体。而中国水文明最初的启蒙,又是以“治水文化”开始的,同时随着圣贤智者开启的“智水文化”,它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文化的瑰宝。
因此,我们的设计也以“水”的文化思考贯穿始终。试图回归到中华传统的“道”(文明世界观)-“器”(自然与技术)融合观念,并借由艺术与科技的链接,创造出一种将人的情绪涌动和水的起伏律动进行彼此互联映射的诗性叙事。
· 沉浸影像设计思路
1.以“水”为核心视觉 -
以点和线为基础视觉语言,实验“水”的各种可能意向;
2.以“水”为动态延展 -
通过增加相机景深感,呈现水的无垠;
3.以“水”的流动性,设置参数 -
进行参数化设计水的位置,方便后期设置程序;
4.以“水”的层次感,优化参数 -
每种视觉先做好最基础的黑白稿,确认后增加色彩、速率等参数。
· 16种情绪对应的影像创作
04.2 音乐创作
·《情绪剧场》合作音乐家
肖 瀛
作曲家 / 钢琴家 / 独立音乐人
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等⾳乐学院作曲系
2013 年获得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青年作曲家计划一等奖
2014年与英国威尔士BBC交响乐团合作大型交响乐作品【天边一朵云】
《为你读诗》⾳乐总监
《你眼⾥的蓝》⾳乐总监
·2017爱丁堡戏剧节亚洲单元表演嘉宾
• 受邀作为表演嘉宾参加爱丁堡戏剧节亚洲单元
• 2016年参加青年艺术 100 北京站开幕式演出
• 2016年参加AMY LI GALLERY 画廊法国艺术家 Claire Balser 作品与 AEM 音乐会【花聚 II】
代表作《大海港》 《蓝色的心》《如何用最快的速度忘记那个人》
音乐主页链接:https://music.163.com/#/artist?id=1158106&userid=127938730
薛汀哲
薛汀哲,钢琴家、作曲家、环球音乐签约艺术家,新古典原创音乐代表人物,白金唱片销量获得者,多项国际音乐比赛冠军。
2010 年成为环球音乐最年轻的签约古典艺术家,同年推出首张个人钢琴演奏专辑《魔指》并获白金唱片销量及“2010 年度最佳钢琴演奏专辑”大奖。
2012年凭借个人原创专辑 《无声曲》入围“中国台湾第 23 届金曲奖”传统暨艺术音乐类最佳编曲人奖。同年,推出原创音乐专辑《独奏者的秘密》。
2013年与中国交响乐团合作推出钢琴演奏专辑《协奏曲》,专辑中收录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及钢琴协奏曲《黄河》。
2015年推出原创音乐专辑《瑞亚》,获得米兰世博会颁发的“荣誉音乐家”称号。
2017年作曲、配器的钢琴交响协奏曲《七旬少年的再次远航》成功首演并引起强烈反响。
2018 年策划并制作《薛汀哲脱谱训练》系列视频课程,用趣味性的语言为琴童讲解乐理及钢琴演奏知识。
2021年起受邀担任中国歌剧舞剧院《舞上春》的音乐总监及作曲。
2022 年在自媒体平台发布趣味音乐短视频,以轻松有趣的节目引导出关于音乐的普及知识,全网超过十亿播放量,数千万点赞,一跃成为网友们心中最会把音乐“玩起来”钢琴家。
2023年担任舞蹈剧场《如.见》的作曲并在国家大剧院成功首演。
同年成为中国交响乐团新乐季的驻团艺术家。
近年来,在国内外举行巡回音乐会百余场的薛汀哲以钢琴演奏家与作曲家的双重身份活跃在乐坛,不仅演奏的古典音乐作品受到前辈音乐家与教育家们的高度认可 , 创作的具有时尚流行元素的跨界音乐更是受到许多年轻听众们的喜爱。
音乐主页链接:https://y.qq.com/n/ryqq/singer/001g4KrR23GEQX
成红雨
旅德古琴家,西南大学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东布洲驻地艺术家。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古琴专业,师从父亲广陵派古琴家、作曲家成公亮教授。
成红雨7岁随父习琴,继承了成公亮先生“西为中用,美美与共”的琴学之道。后留学德国研习西方音乐(奥格斯堡大学,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逐步形成多元音乐观,在与国际音乐家的交流中,注重收采世界音乐素材进行探索与融合,是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古琴艺术传承者。其原创古琴作品多次获得金奖、一等奖,并入选德国唱片评论奖最佳世界音乐目录。
同时她兼有中欧文化交流工作者,"Paranojazz–Recoad"Studio音乐制作人多重角色。
音乐主页链接:视频号搜索“成红雨”
海纳·格兰钦 Rainer Granzin
德国爵士钢琴家、作曲家;合成音乐编配制作者;德国青年乐团常任导师;东布洲艺术家。
自1992年起海纳格兰钦与世界各地的音乐家们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令人耳目全新的音乐听觉风格,以多元的音乐网格为电影和舞台剧乐创作,并在自己建立的录音工作室与唱片实验室里全权担任后期制作,在30多张CD出版物中都能聆听到其独具特色而又丰富的音乐作品。
近年与中国相关的创作有:创作作品古琴与弦乐四重奏《明月几时有》;原创作品《生成与弥散》;古琴、琵琶、竖琴和人声合奏曲《水调歌头》;央视《工业传奇》系列纪录片配乐;台湾与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利玛窦》纪录片配乐;古琴与电子音乐作品《无去来处》、《水墨回响》进行电子音乐编配等。
音乐主页链接:http://rainer-granzin.de/
Ólafur Arnalds
1986 年11 月 3 日出生于莫斯菲尔斯拜尔,冰岛音乐家。他的音乐特点是弦乐和钢琴声音与循环和节奏的混合,体现了电子和流行音乐的精神。2014年,奥拉维尔因为英国电视剧《小镇小镇》创作的音乐获得了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2021 年 11 月,奥拉维尔凭借2020 年发行的专辑《Some Kind of Peace》中的两首歌曲获得两项 格莱美奖提名。奥拉维尔还获得了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和艾美奖的提名。2009年,奥拉维尔与Bloodgroup的Janus Rasmussen一起创立了实验乐队Kiasmos。乐队的第一张专辑于2014年发行。
音乐主页链接:https://music.163.com/#/artist?id=40858&userid=127938730
网易云歌单合辑收录 -《情绪剧场》©
歌单链接:https://music.163.com/#/playlist?id=8884293766&creatorId=127938730
05 测试记录
06 创制团队
艺术家
费俊
联合创作者
刘正奎
肖瀛 薛汀哲 成红雨
Rainer Granzin Ólafur Arnalds
主创团队
某机体(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创意总监:费俊
运营总监:郭清
设计总监:沙靖海
项目经理:王芹
视觉设计:刘思涵 黄筱茜 沙陶陶 李卓远
软件开发:任庆齐 黄筱茜
声音设计:黄宇琪 车智明
媒体宣传:张嘉琪 耿直 冯菁怡
技术支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刘正奎 李风华
武汉飞逸飞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冯逸飞 张紫萱
Digital FUN工作室
倪斌
詹婧
设备支持
北京柯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王志伟
于晓凡
苑艺瑞博科技有限公司
苑君维
闫守强
现场搭建
万事登(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高若曦
张慧
影像拍摄
空间摄影:任硕 甘源
视频拍摄:任硕
视频剪辑:任硕
纪录片背景音乐
薛汀哲《眼泪》
特别鸣谢
《艺境 ——国家大剧院数字艺术展》
出品人、总策划:王宁 陈炎顺
总监制:宫吉成 管建波 齐铮 荆林峰 司达
监制:刘欲晓 鲁黎 马荣国 吴坚 刘昊
策展人:盛磊 陈晓阳
执行策展:何美玲 项杨 李子 陈龙 谢宜君
展览统筹:李享
展览设计:倪子博
展览宣传:杨佳丽
媒体统筹:李青青 高晶 郭阳 高建 张译丹 陆晓 镡炜
摄影统筹:靳征
视频编导:尹冬
某集体 ART+TECH,专注“艺术+科技”跨学科实践的创意集合体。团队集合了艺术家、设计师、策展人、建筑师、工程师等多领域的专业人才,通过作品创制、策展策划、体验设计等艺术与设计实践,不断探索“艺术+科技”在线上线下混合场景中的创新应用。曾主持由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国际设计周、奥迪中国研究院等机构委托的设计和研发项目,并获得了德国IF设计奖、红点设计奖、德国设计奖特别奖和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等诸多国际殊荣。
MOUJITI ART+TECH is a creative collective focusing on the interdisciplinary practice of "art & technology". The team brings together professionals from many fields such as artists, designers, curators, architects, engineers, etc., and continues to explore the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ization of "art + technology" through art and design practices such as work creation, curatorial planning, and experience design.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in scenarios. We have presided over design and R&D projects commissioned by the Palace Museum, Beijing Daxing International Airport, Beijing International Design Week, Audi 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and other institutions, and won the German IF Design Award, the Red Dot Design Award, the German Design Award Special Award and the Asia's Best Influential Design Award and many other international awards.
97
Report
声明
261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97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99+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