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视觉设计 | π沙龙: 多维表现空间
上海/学生/5年前/723浏览
版权
展览视觉设计 | π沙龙: 多维表现空间
2019年12月22日至2019年12月29日,CAA多维表现工作室将于余德耀美术馆三楼多功能厅举办展览 “π沙龙 :多维表现空间”。此次展览将集中呈现来自中国美术学院2017级油画系12位学生的近30件 作品,横跨油画、装置及多种艺术形式,从时间、 空间、材料、媒介等不同角度探索新一代艺术人对 当下社会以及时代变化的回应。
本次展览的大多数参展作品创作于2018-2019年, 除去架上绘画,加入了雕塑与数字图像创作,主要探索了图像时代中的绘画方式以及对传统绘画脉络 的传承。展厅内,作品将以沙龙式的悬挂方式呈 现,通过物理空间的排布变化,由外至内,由下而上,呈现艺术家对展陈空间的不同思考,使观众感受二维与三维之间的转化。
为什么是沙龙?
文:执行策展/ 杨罡
此次展览以“Salotto”(意大利语‘沙龙’)作为核心观念之一,最初是这个展厅的空间给我们的启发, 视觉上的红色墙面和地毯给人一种欧洲传统艺术沙 龙的展陈氛围,而这个空间的本名:多功能厅 (function room),则又配置了报刊架、吧台、 座椅,相比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展厅,它更具备组织 “沙龙”式社交聚会的功能性与合理性。因此,我们选择保留这个空间本身视觉和功能的特点,用十 八、十九世纪艺术沙龙的布展方式展出12位参展学生的作品,同时这次展览也是12位年轻艺术家的艺 术思想、创作理念和观众交流、碰撞、共鸣的沙龙聚会。
而“salon”的概念也不仅仅只代表这个展厅物理空间上的特点。“salon”一词本意为华丽的大厅,但 它的流行却源于贵族对腐朽宫廷交际的反叛,对精神世界富足的崇高追求,它在今天可以是一种日常 生活的休闲,而它过去曾为法国大革命点燃了思想的火花。“沙龙”同时也是法国官方艺术展览权威的代名词,但1863年一个名为“落选者沙龙”(Salon des Refusés)的展览饱受质疑却轰动了整个巴 黎,拉开了现代绘画革命的序幕,之后法国又出现 了“独立艺术家沙龙”(Salon des artistes indépendants)、“秋季沙龙”(Salon d’autom- ne)等等在当时相当前卫的艺术展览。所以以“沙 龙”之名策划的这次展览,它在血液里是叛逆的, 这并不只是一次聚会或派对,更是新一代年轻艺术 家对新时代艺术的探索与挑战,拿出1863年那次沙龙上参展年轻人的勇气,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7
Report
声明
20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7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20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