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新做「Y款」餐边柜
黄山/平面设计师/7年前/309浏览
版权
老木新做「Y款」餐边柜
4月,春暖花开。
每年的这个时候,朋友圈纷纷晒出来的花开正好,而我们在时冷时热的黄山,空气中依旧夹杂着淡淡的木头的味道,好在还有一落工坊,也庆幸,平凡的生活中也总会有很多的小特别,厂房里的小青草,油菜,不知名的白色小花已经被我们发烂朋友圈了,我们当然也是喜欢美好的东西,喜欢那些大自然或者带着创意很有范的设计。
趁着阳光正好,「闲不住」的摄影师,脑洞大开架着摄像机看木作师傅做家具,师傅拿着一张图纸,兴奋的跟摄影师说,这次我们做餐边柜。于是他就自顾自的开始了长达数个小时认真的画图纸,校对尺寸...最终的方案看上去很靠谱。
于是开始寻找木料,墙角堆砌的那一堆老料顺利上位,正好让他们枯木逢春吧。老的于人,总是有许多浓醇的感情回忆,尤其是木头,老的木头不只是多那么几圈年轮,而是随着时光流逝,它总能多体会那么些岁月的痕迹。
在制作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很关键,都有其不一样的赋能,为美好的木作产生赋能,从开料、拼板、开榫...一步一步赋予家具美好的特点。
玉有温润、洁净通透、质地一致、清脆等自然属性,经过对玉的五德(仁、义、智、勇、洁)赋能,方能产生“美玉”,古语中有“玉不琢,不成器”,再好的玉也是需要雕琢。木头本身就是树木凋零后的新生,如果能够经过匠人细心雕琢,为其五德(质坚、纹韵、色美、味香、性润)赋能,上好的木作也由此产生。
一件木作,点睛之笔在于看似机械运动的打磨上,刮至细,磨至入微,不同的实际工具、各种目数的砂纸、技法,甚至还有匠人师傅的心情如何,都能够影响一件木作。师傅介绍说,古代的木匠也尤为关注木作打磨,古人打磨的是“锉草”,木纹经过锉草打磨后,雕刻线条更加挺劲更加立体,韵味显著提升。
“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刘勰《文心雕龙·物色》」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一样的季节,万物都有不一样的面容,性情也会随之改变大不相同。
实木家具也有一样的特点,在潮湿的空气中,木头也会呼吸空气膨胀,在干燥寒冷的空气里,木头又会收缩,仿佛瘦了一圈。这也是木作中很关键的问题,虽然比较常用的就是预留伸缩缝,但是把握不好这个特点,木作还是容易开裂和变形。
在经过了细致打磨后,还需要给餐边柜涂上一层保护(木蜡油),这层防护不但可以保证木头的活力,让它可以自由的呼吸,也能保护木头隔离污染物。
3
Report
声明
5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3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5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