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出有理有据的原型图?
如何推导出理有据的原型图?
做互联网设计的,相信对原型图都不陌生,除了大公司和比较正规的公司的之外,很少有公司会对原型图特别的重视,一般都是拿到需求就直接做界面,或者说是直接抄界面设计,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产品逻辑很垃圾,漏洞百出,经不住考验,不适合公司的长期发展,毛病是一堆一堆的,原型图背后的思考,就像是裁缝上门为客户量身定制做衣服一样,需求是产品的内脏、血液、细胞,贯穿产品的始终,原型图就是产品的骨骼,分配好产品的内脏布局(功能的层级、大小、分布),使产品的血液(逻辑)能够有始有终的循环,促使产品能够站立起来(拥有优秀的交互体验),UI界面设计就是产品的衣着(简单大方,又不失高贵优雅),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因此,从需求到UI界面设计,中间还隔着一扇门,就是原型图的设计,而在原型图设计的我们需要做:对信息的组织与任务的设定。
总的来说就是:需求(产品经理的产物)——信息组织/任务设定(两者可用Xmind软件做思维导图)——草图(原型图,axure软件居多,交互设计师的产物)——界面(ps、ai,UI设计师的产物)。
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有理有据得出原型图,我们分三个步骤:
A、分解任务——B、排列任务优先级——C、组织合并相关任务
A、分解用户的任务,把任务变成操作,并且为之设置操作路径(这就是交互设计中需要的逻辑路线):
如设计一个购买电影票WEB端网站,主要任务有:选择影片——选择电影院——选择观影时间——选择座位——输入手机号和填验证码——确认订单。
开始分解任务:
① 选择影片
分解成多个子任务:浏览影片列表——浏览票房排行——浏览优惠推荐——浏览影片简介——浏览影片详情——浏览评论详情——观看预告片——选定要观看的影片
② 选择影院
分解成多个子任务:浏览和选择观影区域——浏览和选择电影院
③ 选择观影时间
分解成多个子任务:浏览选择日期——浏览选择具体场次
④ 选择座位
分解成多个子任务:浏览和选择具体座位
⑤ 输入手机号码
分解成多个子任务:输入手机号码——填写验证码——确定
⑥ 确认订单
分解成多个子任务:点击“确认购票”按钮
至此,任务分解完成了。
B、任务优先级排列:按照使用人数、使用频率、重要程度,开始排列。(数据可以自己做一个小小的调研获得)

第一优先级:浏览影片列表、选定观看的影片、选择观影区域、电影院、日期、场次、座位、 输入手机号、点击“确认购票”按钮。
第二优先级:浏览票房排行、优惠推荐、浏览生成订单。
第三优先级:浏览影片详情、评论详情、观看预告片。
至此,优先级排列完成了。
C、组织合并相关任务(看到了吗?原型图已经浮现了,有木有觉得很神奇,很开心。)

合并之后,15项用户任务转化为8个界面模块,且被规划都了3个页面中,按照一级任务展示、二级任务展示,严格遵照自上往下,自左往右的人类行为习惯排列。

好的人机交互,要避免让用户左一下,右一下,不然很容易让用户犯迷糊,找不到操作的入口,所以原型图才如此的重要,因为它要为用户设计一套有逻辑、有良好的操作路径,有良好的引领用户的产品,用户在使用产品的时候,多半不会思考,只会跟着我们的交互设计思路走,如果你自己都梳理的不清不楚,又怎么期待用户能够很好地使用你的产品呢?
因为现在这种产品已经烂大街,很多时候我们可以不用去思考,直接就可以借鉴竞品,但是在借鉴的时候也要根据自己本身产品照着这些思路去思考,这样才可以做出自己产品的特色,做到“人有我优”的地步。
做原型图的时候,有几点值得我们去注意:
① 优秀的导航代表产品成功了一半,优秀的导航会自我介绍,没事可以看看优秀产品的导航设计。
② 导航的深度,深不过3,就是次级页面不要超过三页,主功能下的次级功能不要超过3个;广,广不过7,比如web端:首页、发现、社区、新闻资讯、关于我们。这一栏目不要超过7个。
③ 为重要的功能何常用功能设置快捷键入口,如购物车,正常情况购物车应该属于“我的”里面,但是在购物产品中,购物车需要快速找到。
④ 有任务流程比看需求文档更直接,更专业。
拥有这样的思路,可以让你做任何一个产品都能有根有据,即使从来没有做过的产品,依然能通过这种方法把原型图推导出来。
第五篇完结。
上一篇:交互设计师如何分析与筛选需求。
下一篇:出了原型之后,发现操作很复杂,那我们改怎么简化?一系列的理性分析完成之后,又如何增添感性的设计,让产品人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