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科学解构“精神DNA”——《叶锦添:全观》主题论坛回顾

Recommanded by editor
北京/艺术工作者/6年前/1277浏览
艺术×科学解构“精神DNA”——《叶锦添:全观》主题论坛回顾Recommanded by editor

2019年4月13日,《叶锦添:全观》艺术大展在今日美术馆隆重开幕,当天特别举办了一场主题论坛。

undefined  


2019年4月13日,《叶锦添:全观》艺术大展在今日美术馆隆重开幕,当天特别举办了一场主题论坛,今日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高鹏博士,国际著名策展人、艺术图书出版人及设计师马克·霍本先生,艺术家叶锦添,本次展览总策划古兵先生,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创始人蔡潇女士等嘉宾出席了此次论坛,并以座谈的形式全方位介绍了本次艺术大展,分享了艺术家叶锦添的创作历程与理念,数百位嘉宾观众参加了开幕日论坛。开幕日当晚,还特别设置了VIP开幕晚宴,来自艺术界、文化界、商界等近百位嘉宾出席了晚宴。

 

《叶锦添:全观》艺术大展是艺术家叶锦添时隔12年与今日美术馆的再度深入合作。此次大展他首次跨界科学,在艺术创作中融入了其对时间、空间、生命科学的多维度发现与哲学思考。并提出“精神DNA”概念,作为其艺术思想的核心,以一系列的影像、交互与沉浸式装置等新媒体艺术手段呈现,试图讨论在无形的精神世界中,人类情感、记忆的萌发与传承。

undefined

▲ 《叶锦添:全观》开幕式现场


undefined

▲ 《叶锦添:全观》主题论坛现场





论坛回顾



《叶锦添:全观》主题论坛由展览总策划古兵先生主持,通过对谈形式向论坛嘉宾发问,深入剖析了叶锦添在摄影、录像、雕塑、装置等多方位的艺术创作历程,一步步带领大家走进艺术家叶锦添的“全观”世界。



论坛现场


undefined

▲ 《叶锦添:全观》展览主题论坛现场

(从左至右)展览总策划古兵、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艺术家叶锦添、国际著名策展人、艺术图书出版人及设计师马克·霍本、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创始人蔡潇,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


undefined  

▲ 数百位嘉宾观众参加了开幕日论坛


undefined

▲ 认真聆听的观众们






嘉宾对谈


undefined  

▲ 《叶锦添:全观》展览总策划古兵主持论坛




对谈《叶锦添:全观》策展人高鹏


undefined  

▲ 今日美术馆馆长、《叶锦添:全观》策展人高鹏


Q=古兵

A=高鹏


Q《叶锦添:全观》艺术大展是今日美术馆12年后与叶锦添老师的再度合作,你作为今日美术馆馆长,也是本次大展的策展人,请问整个展览给你的最大心理压力是哪方面?



A:最大的心理压力是如何让大家重新去认识叶锦添老师,是否可以在真正意义上把他定义为一个当代艺术家。在叶老师的内心深处已经把自己认定为一个艺术家,在我们的交流过程当中我也认同了他的观点。但是艺术家是很个人的,我们如何可以把个人的感受准确地传达给公众,学会如何与公众对话,这是美术馆应有的社会责任。叶老师展览的初始动力源自于他内心深处对自己是艺术家这件事情的强烈认同感。他展现了一种可能性:鼓励所有年轻艺术家不断的创新甚至突破自己,这是他对这次展览所给予的最大期望之一。如何将叶老师的这份期许准确地传递给观众,这也是本次展览对我来说另一方面的压力。


Q此次《叶锦添:全观》科学艺术展,作为本次的策展人,请问是什么原因促使你选择和科学艺术中心合作?


A:在过去的五年里,今日美术馆一直有提出“今日未来馆”的概念,它的核心理念是探索艺术原动力以及中国当代艺术未来的可能性,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人们的宗教信仰、对空间及未来的想象、对当下科技和未来科技的结合探索,我认为这也是当代艺术必定需要考虑的一个发展方向。《叶锦添:全观》这个展览倾注了很多人的心血,展现的不仅是展览本身,更多的是大家对未来的判断——把科学和艺术相结合。探寻艺术原动力这一点促使我们凝聚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展现了非常大的勇气,共同为大家呈现这样一场科学与艺术的盛宴。


undefined  

▲ “悬浮城市”沉浸式体验




对谈《叶锦添:全观》策展人马克·霍本


undefined  

▲ 国际著名策展人、艺术图书出版人及设计师、《叶锦添:全观》策展人马克·霍本


Q=古兵

A=马克·霍本


Q:作为国际知名策展人,多年来您参与策划了叶锦添老师6次展览,请问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和叶老师能够达成如此长期的合作?他身上什么样的特质最吸引您?


A:在我心中叶锦添其实是一位艺术家,他对世界有着不同层面的思考:一个层面是作为设计师,他有独特的能力可以做出令人感到惊艳的设计;另一个层面是作为艺术家,他拥有对未来世界强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以及对于精微世界中不同层面的考虑。他的思考涉及到我们从前的记忆和现世不同的维度,这一点也成就了一个特别的叶锦添。


这个世界存在于飞速变化当中,特别是1970年之后,我们从科学、微生物、艺术等不同的层面对世界的认知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1970年之前我们对宇宙和对世界的理解跟今天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知道了整个银河系,甚至整个宇宙空间。我们可以通过视觉的方式描述及感受它,从而了解到宇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对人类本身的认知,叶锦添的艺术创作是归于我们过去的记忆、现在的认知及判断,是基于人类本身的思考和探索。叶锦添有着非常丰富且特殊的经历,他生于香港,工作于台湾,他从小接受到的很多文化是跨越于东方和西方本身的,所以他的作品可以从不同角度去阐释,丰富的经历造就了他艺术创作的独特性。所以对于我来说,叶锦添就是21世纪非常重要的一位艺术家。


Q:“悬浮城市”这个作品给很多人带来了眼前一亮的震撼感。作为本次大展的策展人,请问这个作品的创意灵感来源于您吗?


A:刚才的“悬浮城市”沉浸式体验,让我激动万分。这是我第一次完整的看完,这部分完全归功于叶锦添。这个沉浸式体验在视觉感官上确实很特别,但其实在这里边还蕴含了很多其他的意义。它让我感觉到了人类语言最初始的含义,我坐在这里也体会到了我们对人类最初起源的想象。

 

在我和叶锦添的合作当中,我主要是在艺术创作的概念和创意上给予了他一些帮助。叶锦添才是艺术家,我更多的是去辅佐他完成他的艺术项目。


undefined  

▲ “悬浮城市”沉浸式体验



对谈艺术家叶锦添


undefined  

▲ 艺术家叶锦添


Q=古兵

A=叶锦添


Q:作为奥斯卡得主,您向来以影视美学为人所知。本次您以艺术家的身份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了《叶锦添:全观》艺术大展,请问今后您在展览当中还会涉及到舞台美术这类大家都很期待的领域吗?

 

A:一切皆有可能。我觉得不论是舞台美术还是艺术,他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这些称谓只是“标签”而已,我不希望被“艺术家”这样的头衔所定义。我喜欢去了解很多人,了解“人本身”这件事情就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他们的来源和去处、他们真正面对的人生课题是什么......所有事情都远比被标签所定义更有趣。有些东西可以成为我们的“精神寄托之处”,它是可以抛开一切世俗的压力变成一种鼓动人心的东西,到了最后你会发现这些东西可能才是你活着的真正意义。


Q:请问支撑您承受各方压力,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是什么?是自己内心深处对艺术不断涌现的热情吗?

 

A:我的艺术创作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对世界充满着的强烈好奇心。通过这个展览我希望让大家认识到21世纪已经是一个多维世界了,一个东西在今天可以有几千种看法,而不单纯只是一种看法。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看前面有一杯水,我们看到杯子和水在那边,会顺理思考到那个杯子是塑料杯还是玻璃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讨论的点就只是杯子,但是我提出的“精神DNA”概念其实在讲杯子里的水而不针对杯子。因为在我看来,杯子是没有用的,它被存在是为了里面的水,而水被存在是为了给予我们生命。于是水可以给我们很多的联想,包括对现实的联想和想象世界的联想,就是我讲的灵性的联想。其实在每个发生的事件里我都会发现两层看不见的东西,而正是这样看不见的东西才真正指引了这些事件发展至最后的结果。这正是我一直想探求的“精神DNA”。


undefined  

▲ 精神DNA



对谈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创始人蔡潇


undefined  

▲ 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创始人蔡潇


Q=古兵

A=蔡潇


Q:蔡潇女士作为科学艺术研究中心的创始人,也是首次和叶老师合作,请你谈谈在这次合作中有哪些特别的感受?

 

A:和叶老师的合作既容易也很困难。容易是因为叶老师自身对科学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有这样一个很好的基础以后融入科学知识就变成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叶老师心中的那扇“窗”是打开的,所以知识就很容易进来。但同时又很困难,因为科学和艺术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科学家有科学的语言,艺术家有艺术表达的语言,怎样使这两个语言完美地进行对接和嫁接,并且能够产生出很漂亮的科学艺术作品是特别困难的一点。

 

所以我们跟叶老师一起走访了中国很多的科学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真真正正感觉到了叶老师作为一个艺术家的魅力。这种恒久远的魅力在于叶老师对知识旺盛的好奇欲与求知心,这也成为他做诸多跨界尝试的核心动力。从最初的摄影,到服装设计,到舞台美术,再到今天的《全观》艺术展,实际上是对叶老师多年来人生智慧的总结和升华。


undefined  

▲ 《叶锦添:全观》展览现场



展览信息

     

     

       


《叶锦添:全观》


-主办-

北京今日美术馆


-展览地点-

北京今日美术馆1号馆


-展览时间-

2019.04.14 — 2019.07.21

 (周一闭馆)


-策展人-

 马克·霍本(英国)、高鹏

 

-总策划-

邵忠、古兵

 

-协办机构-

叶锦添工作室、科学艺术研究中心

 

-承办机构-

现代传播集团、北京荣途文化有限公司、科普中国

 

-独家冠名赞助商-

朗姿股份

 


4
阅读原文
|
Report
|
3
Share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