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的字体设计-字体设计个人经验分享

北京/设计爱好者/11年前/4930浏览
“走心”的字体设计-字体设计个人经验分享
elvayang

字体设计如同音乐,唯有“走心”是最高标准。走心有几项含义:深思熟虑、认真负责和专心对待。一首歌走心,听者定有共鸣,一个字体设计走心,读者必有回响。

   


走心”的字体设计


——字体设计个人经验分享



     字体设计如同音乐,唯有“走心”是最高标准。走心有几项含义:深思熟虑、认真负责和专心对待一首歌走心,听者定有共鸣,一个字体设计走心,读者必有回响。


   说起字体设计,大概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宋、黑、楷、篆、隶、草等几种常用字体,设计师更不必说,方正、微软等各种字库一定是视觉设计中经常用到的,国内最初的字体是从60年代开始的,那时都是靠手工毛笔完成,首先设计人员的书法功底要相当了得,还要懂得印刷知识和字体结构知识等,写手稿的特点是一笔一划都带着韧性,这样一来每一个字都有一定的性格,虽然在风格保持一致,但每笔的弧度,力道是不同的,因为不是机械的复制,一天只能出几个字。几年才能设计出一套字体。


   电脑科技让人们设计和应用字体变得容易,存进什么输出什么,一样的平角一样的弧度,哪里还有什么性格可言?这个时候能打动人的设计变得越来越珍贵,机器是没有情感的,要在无情的机器中设计出有共鸣的字体,要看设计师有没有“走心”去思考。日常工作中常会有一些产品化,栏目化或专题化的logo需求经验,我们可以称他们为Logo设计或字体设计,它们单独拿出来是logo,放在专题或栏目里是主视觉,是对内容的提炼和升华,在这里分享几个设计过程中走心的过程和关键词,个人浅见欢迎交流:)

1、识别性

   

      走心小调之:我要让(用户、客户、领导、编辑、小白等这里简称“用户”)们看出这是什么。

字体设计作为视觉化的语言承载着记录、阅读、传播、交流等诸多用途,但识别性居首。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在当时已经或具备了记录和传播的功能,并且具备人类能识别的通用的象形文字,月亮就是一个弯弯的月牙,即使现代人也能识别出是什么。工作遇到的字体设计,大多在互联网或线下应用,有的是栏目Logo有的是专题主视觉,也有的是产品类需求。用户的时间很宝贵,没人愿意花时间去琢磨这个栏目的Logo到底是什么,结构多么有条理,颜色多么适合,主流用户甚至不希望思考就能立即明白这是什么,最差内容也能猜到80%,这会让用户有一种安全感,他看到的字体设计是能够被很快理解和掌握的,是熟知的。毕竟logo是引子,内容才是关键,不可喧宾夺主。说起来没设计过的字体最具识别性,但缺乏美观和视觉冲击。设计过的字体每增加一个细节或一类元素、色彩都会给阅读带来干扰,所以在设计的过程要时刻提醒自己,我要做的是人人都能看懂的字体,而不是自娱自乐。如果过度的修饰使之失去了识别性,也就失去了传播的意义,设计反倒变成毫无价值的累赘。


2、内涵的表达

   

      走心小调之二:我还要让用户了解它们的含义


设计师往往不满足于识别性,因为这体现不出设计师的价值!设计的目的在于不但可识别,还能传达一些内在的含义。能把理性思考得来的内容从

抽象化>图形化>具象化>可视化,并且广泛被用户接受才体现设计师的价值。如何表达内涵这里有几种常见的方法如:结构组合、形意结合、颜色的把控等。

    结构组合:结构的重组和搭建是字体设计最常用的一种手法,对内涵表现很有帮助。【教育微播报】是“2011回响中国教育总评榜”的一个专题TOP字体设计,当时的“微”代表微博,微博的传播是自由而迅速的。根据这一特点,我首先将字体做了倾斜处理,倾斜有一种奔跑和动感的形态,但不能表达时间的速度感。微播报有时间表,实时直播的特点。红色圈内笔画的拉伸即平衡了三个字的字体结构,又表现了一种和时间赛跑的态势,笔画结尾做了倾角设计,更增加了紧迫的感觉。




     形意结合:图形和文字结合的设计总是能很直观有效的表现文字含义,也是字体设计中最有效的一种设计思路。当和需求方沟通过字体要传达的意义之后,设计师一定会在头脑里会浮现很多和它相关的画面、有的是元素,有的是关键词,有的是发散的想象,凡是能和这个字体Logo相关联的都可以作为元素筛选,直到找到最适合的表现形式,这里要注意的就是用户的普遍认知,只有被普遍认知的形象或图形才可做形意结合的图形化处理。不被大众认知的图形不具备传播和正确导向的意义,同时也降低了识别性。

【侃房哥】是房产频道产品化的新栏目,长期按期数更新,希望在Logo的字体设计上突出产品含义、和相关性。设计过程中我根据不同的倾向考虑了两种方案,一是以”房”的形状为点结合,把文字整体设计成了房子尖顶的形状,红圈里是文字呼应的三角元素,3个文字设计成一个整体,寓意房子的屋顶。

    方案二是以”侃“为核心发散,侃有闲聊并且不代表官方的意思,有一种诙谐的态度在里面,是这个栏目的一个倾向。侃>聊天>气泡>形意结合。这两个方案都是在常识基础上的发散,形态能产生合理的联想和理解,但第一个设计的尖角会令人有距离和紧张敢,而且犯了识别性不强的错误。相比较气泡结合的方案字体设计更舒展灵活,同时把栏目的气质和定位表现得比很到位,成为最终方案。



3简洁

     

     走心小调之三:我是不是有点拖泥带水了?


用户阅读最先受到字体形状的影响,字体的粗细、基本形状、字母和文字之间的距离、虽然不涉及语言内容但都是文字的一部分,阅读的时候用户对颜色、对比度、线条的粗细、形状等都会发出反应,结构映入眼帘,转化成他承载的意义。能想到的都做了,是不是多了?设计过程中和结尾处半我会想,所有颜色都有意义么?所有的转折线处理都有必要么?所有的形状结合都必要么?可不可以删减一些多余的只留核心内容?任何过度设计或不到位的设计都不是好设计,两者比较我觉得过度比不及更让人烦恼,会干扰用户的阅读和理解。这里用产品的角度举一个例子,任何产品并不是功能越多越受欢迎,相反的,功能越多问题也就越多,不知缘由,甚至好多功能多余或难以使用,这就造成了用户的挫败感,字体设计也是一样,当把一切能想到的元素通通都放进来,往往等于什么都没说,有时候”少即是多“,抓住一个视觉着眼点,足够了。如果还是纠结到底去掉什么元素合适,可以考虑把这个字体放在应用环境中去看,多余元素的去留就一目了然,这也是下一个小调想说的。




4、适应环境


      走心小调之三:我应该这些字放在属于它的位置瞧瞧


任何字体设计都不能脱离开阅读环境而独立欣赏,这其实就是设计作品和艺术作品最大的区别。应考虑在其应用环境下测试其转化率和用户反馈才有意义。我上中学刚开始学画画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别人画石膏像都先打轮廓,三庭五眼把比例量好再画细节,我则相反,先画个眼睛,再推着眼睛的位置画鼻子,再根据这俩位置画其他五官和整个轮廓,可我毕竟不是大师,每次到最后同学都在收尾的时间,我还在找哪里比例不对,明暗不到位,因为只看局部没看整体,使得那些单独看起来很精致的局部放在整个画面里完全不合适。



    因为大多字体的设计都是线上,相看效果并不难,字体设计好以后放在专题、栏目条、推荐位、广告位、移动端、等可能和一定会应用的地方整体来看。有的设计放大看很精致,但是缩小到像素级别却无法识别或效果很差,这就需要综合考虑应用环境做适合的调整和优化,而不是设计师固执的自我欣赏。




结语:


     在中国,文字设计有着极为深刻的文化内涵,独立字体设计越来越意义深刻,中国字 “即表形,又表象,还表意”可谓一形多用,“一字多关”文字不断为民族增加新的内容。因此我们在具体的字体设计中要根据其文化功能需要进行必要的思考重建和再设计,这种设计从心而来,首先感动自己,才能影响别人。未来的字体设计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我这里讲的只是一些个人工作中思考的片段和浅见,让字体通过走心的推敲散发他独特的魅力,也希望喜爱字体设计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共同见证设计改变生活的美好未来。

欢迎交流指正:)

日常工作字体设计:




51
Report
|
38
Share
相关推荐
机·智——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字体
字体
字体
字体
作品收藏夹
Typeface Collection ①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假面绮宴 | 心动的王者系列视觉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得物野人30项 | 带上顶配,玩点野的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IP设计合集 DGS FRIENDS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字体
字体
字体
字体
作品收藏夹
字体
字体
字体
字体
作品收藏夹
字体
字体
字体
字体
作品收藏夹
字体设计理论
字体设计理论
字体设计理论
字体设计理论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