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时,有氧音乐会设计与思考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广州/UX设计师/11年前/18677浏览
地球一小时,有氧音乐会设计与思考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其实它主要是音乐会。小范围音乐会,也不会出现什么特别知名的歌手。主要是些小众型歌者,由于前期名单还未定下来,所以很难判断为他们订做设计。这时候,更主要是把握整体气氛。

今年确实不太多写作品分析制作的文章。有很大部分原因是比较忙碌,精力都分散到别的地方。更喜欢写些更大范围的东西,确实那类型的文章更受欢迎,自己也在写的过程学到了很多年东西。

不过不代表就此停止对自己作品的思考。

就像导师常对我说注意细节,但是什么是细节呢?

细节应该是今年主要提高的区间。同时在体验上有所创新,创意点有所变化,更主要,希望增加些交互的因素。


项目背景

主题:地球一小时
描述:
其实它主要是音乐会。小范围音乐会,也不会出现什么特别知名的歌手。主要是些小众型歌者,由于前期名单还未定下来,所以很难判断为他们订做设计。这时候,更主要是把握整体气氛。
这种气氛类似于小清新的那种,怎么形容呢?就如同陈绮贞,苏打绿老师那些作品。不同的设计师理解肯定不一样。
ae6d666a-555e-4e76-bc07-36a26c728a54_4_files/d1c7a5cf-fdc6-442c-a2d1-4251e64b7054.jpg
如果实在找不到感觉,可以上搜索引擎看看那风格究竟是什么。
当然这并不是唯一,只是把握最开始的感觉。

提炼诉求就能发现
小清新=低饱和度=黄绿

关键字:熄灯,音乐会

  • ae6d666a-555e-4e76-bc07-36a26c728a54_4_files/d0b96290-7cb2-4422-87a8-683b76cd114a.jpg


气氛由大框架决定

如果要具体描述怎么思考,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将其视觉化。这个过程,并不是让我们直接到电脑操作,更主要是试图找到一种能够承载信息的合理性方案。
并不需要多精致,草稿只是大体的形式设想。为什么这样做,大致成品的效果究竟如何,应该心中有准确的印象。
如果只是以试试看的心理做类似的工作。在修订的过程很容易迷失。别小看这个过程,大部分成熟的设计师都称这个阶段占据工作的50%以上的时间。


你要什么东西?


地球
这肯定是必须品,在搜索时留心下相关设计是如何处理。包括官方的设定是怎么样的?如果换成在中国推广,是不是有更合适的元素。例如用中文“一”替代“60”这个主题。

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原因是大部分活动,其实我们并没有实际使用的资格,只有和官方签署了合同的机构才有直接使用原海报的资格。所以,直接拿过来用是犯法的。

当然可以玩出自己的特色。前提是知道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活动。与地球有关,需要黑暗的环境进行。
ae6d666a-555e-4e76-bc07-36a26c728a54_4_files/4c1f5b4b-d871-4b25-a3b3-d5021028ef34.jpg


地球设想思路
随后我们应该设想,一个简单的框架大致将我们需要的东西简单罗列。这个过程不一定像下图那样处理,我自己更建议在“纸上完成”。虽然看似很潦草,却方便修改。且花费的时间,比这样处理要快上许多,基本能保证5分钟左右就有一个大致构思。最后根据构思的内容寻找对应的素材。
ae6d666a-555e-4e76-bc07-36a26c728a54_4_files/e0ed9e0c-dfb5-4144-bb8b-f04f7cdb4155.png


地球细节补充
紧接着,需要对上面的内容做补充。简单来说就是添加些细节。单纯看上面的图例,略显简单。所以我们需要找些东西替换,这时候特别容易因为添加细节导致画面特别花哨。就像下面这样,信息显得有些凌乱了。这种状态不需要多惊慌,可以根据信息的主次做对应的处理。
比方下方的辅助信息,由于叠加了图片,会显得过于拥挤和模糊,这时候,加一快纯色能很好的处理掉这个问题。如果觉得过于生硬,可以为这块底色加上透明度,感觉就植绒很多。
这一步我们还发现,整体背景图过于明亮,主信息文字不够清晰,这都是需要下一步做调整的地方。
ae6d666a-555e-4e76-bc07-36a26c728a54_4_files/8d2a19bd-f1ea-4641-903f-d476ff7152b3.jpg


地球细节补充
针对相关的环节,我们需要处理的关系是虚实关系。什么应该突出,什么应该模糊。对比上下两图,很容易发现其实做的也是这样的工作。在配合些小图形的装饰。这类型小图形并不是说越多越好,越精致越好。更看重如何配合主视觉,如果没有这方面的思考。很容易将画面弄得特别花哨。
比如说“1H”, 所指示的东西是和时间有关。所以图形也只会采用类似的图形。相对,其他设定时也是基于这种思路。
ae6d666a-555e-4e76-bc07-36a26c728a54_4_files/cb424283-9d4e-4c77-9496-2159660afdcf.jpg


你需要准备什么?

大部分时间,并不是马上做草稿,而是去收集资料。确实很琐碎,不过很重要。这里反复强调一点是收集整理,不是抄袭。
抄袭能解决一时难题,长期来说你会变的很惨。会变的像机器人一样,类似于下单-收集-做单-交付。这个过程不断循环,尤其第一步,你找不到完全契合抄袭的对象,就完全不能动手处理事情。

配料:一份草图
成品:一份正稿

ae6d666a-555e-4e76-bc07-36a26c728a54_4_files/77aa0980-0d29-4ed4-88f4-f121e55057eb.jpg


延伸不是指一样东西到处复制

延伸一般认为是主视觉的复制,以往自己也是这么认为,尤其是些小项目,这样处理并没有多大的问题。这里的小项目指的是制作周期1天左右的任务。往往这部分项目也会在设计生涯初期充斥着我们的工作时间。
跳出来想想,容易形成固化思维。

ae6d666a-555e-4e76-bc07-36a26c728a54_4_files/177879b5-dbc2-4e22-89c3-30f1761df170.jpg

当延伸变成硬广,地球的"一"字对于用户有没有识别力?
答案是没有


原因:
它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那只是“一”字,以平均每个人阅读广告的时间算,它能承载的信息太少。 如果想真正提高自己水平,每一种物料都尝试根据其特性复制,而非单纯将统一视觉元素不停的复制。

ae6d666a-555e-4e76-bc07-36a26c728a54_4_files/e2761bb9-db88-4e1c-aeed-c8ed9b0749a9.jpg


怎么吸收看到的教程资讯,直接延用到当前项目。

最后,肯定大部分同学会有习惯,收藏或转发教程经验。可惜大部分资料最后会只会一直静静摆在那里,怎么去增加使用率。让这部分知识为我们所用,显得很必要。

就以当前项目说,翻阅教程会发现有个教程是说,如何配置一个带有3维特效的代码组。

学习知识最快的方法往往是应用,不是收藏。像大部分同学,结合手头的项目做微创新就高效许多。

  • 不浪费任何时间,每次对项目都有新的思考

  • 感觉每次都有新东西,保持兴奋度

QQ20140407224558

就像本次的专题,有可能我是应用最新学到的这个框架。如果每次只是为了收藏而收藏,意义确实不大。
换成项目已经结束很久,再细看,会惊讶的发现。通过这种方式使用时,都不会忘记具体的做法。

如果下次在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扩展更多可能性。


总结:

  • 氛围和风格从哪里来?

  • 设想到实现的具体过程

  • 延伸不是指单纯的复制

  • 怎么学习学到的新知识最有效的思考



关于我

我是米田,通过平时的收集整理,将自己听闻的东西汇总到这里。可能并不是什么提高设计水平的具体技巧,也可能只是些琐碎的灵感片段。

或许你不能从这里得到什么具体建议,却能看到更多设计之外的事情。

如果你喜欢这些碎碎念,欢迎关注下面的微信号。或许其中某个点子和创意,就可能改变你的一生。这也是做这么一个公众号的目的。

ae6d666a-555e-4e76-bc07-36a26c728a54_4_files/2435397f49fbec16614164577e62b38b.jpg


173
Report
|
128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任嘉伦1
任嘉伦1
任嘉伦1
任嘉伦1
作品收藏夹
谈设计多领域
谈设计多领域
谈设计多领域
谈设计多领域
作品收藏夹
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
设计思路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