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Design |救人生命的设计怎么能停留在40多年前?
手机、电脑、家电……设计师让高科技覆盖了娱乐的各个方面,却独独漏掉了与生死相关的它。
主持人(成功设计平台联合创始人Sissi):大家好,我是成功设计平台的Sissi,今天我们的嘉宾可谓是年轻有为,他是90后,他在大学期间已经获得IF、红点两项国际的设计奖项,目前所获的设计大奖已经超过了一百项。他是福布斯评选的最具潜力的设计师,也是被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接见过的最年轻的设计师,他就是——范石钟。
嘉宾介绍
FANSTONE工作室负责人,知名设计师,1992年生,截止目前已获得IF、红点等100多项设计大奖,荣登《福布斯》中国顶尖设计师榜单,被美国著名杂志《福布斯》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设计师”,受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接见,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会员。
访谈观点扼要
(其中S代表Sissi,F代表范石钟)
S:大家都说你是“天才”,你自己怎么看?
F:我不觉得自己是个天才,我也不喜欢被称为天才,因为天才两个字会掩盖住我的努力和辛苦。入选福布斯或者是获得这么多设计奖,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我做工业设计七年了,每天从早到晚一直在从事这个行业,也很专注这个事情,所以我觉得能获得这些成就还是我的坚持。如果你花七年的时间去坚持做一件事情,你也会达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
S:怎么会想到去设计《生命滑梯》这样一个作品,在设计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F:当火灾肆虐的时候,低楼层的受害者是很容易逃出来的,但是高楼层的受害者往往很容易就会受困。在浓烟和大火的包围中,他们能等待多久呢?10分钟,20分钟?半个小时已经是极限了。但是火灾高层的救援云梯,从调试到完成一次救援就需要10分钟,而且每次只能解救2-4个人,根本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大型高层火灾。所以有时纵然消防官兵们拼尽全力,依然只能眼睁睁看着悲剧的发生。高层救援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不只是中国,全球范围内对此也是毫无办法。
消防云梯40多年前就被发明了,但是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40多年,我们的手机都换了多少代了,这样一个救命的东西却一直没有换代!

为了设计《生命滑梯》,我们在湖南省消防总队的支持下,亲自去操控救援云梯,亲自扮演消防员救人,扮演受困的受害者体验被大火包围的困境和被救援的过程,采访一线消防员等等。从2014年到2016年,这个设计耗费了我们三年的时间,如今已经在打样。
与消防云梯相比,生命滑梯的救援速度可以说是跨越式提高,只需5秒就能救一个人!救援高度可达80米。

S:我们预告石钟会来参加hello design的时候下面有非常多的留言,然后有人说90后拿了一百多个奖项太厉害了,想请教你获奖的秘籍是什么?
F:我觉得首先要仔细查看大赛的简章,不要拿一个参赛资料去投所有的大赛,因为每一个大赛的侧重点不一样,有的看得是美观,有的看得是功能,像成功设计大赛看得是价值等等。还有一点就是要保证你的设计是个有用的设计,而想要做出有用的设计就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性。
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性?
我从大一的时候开始参加设计大赛,第一次参加的时候获得了个三等奖,但是之后的一年时间就再也没有获奖了,我去问那些评委和老师原因,然后就发现是因为自己的水平不够,专业性太弱。所以我认为,除了学习专业技能之外,参加设计大赛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能够让你快速认清自己,帮助你结交一些设计上的朋友。

S:你觉得什么样的设计是成功的设计?
F:没有一个好问题就没有一个好设计,我觉得一个成功的设计最主要的是要解决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然后还要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S:获了那么多的奖,也很有名,其实在很多人看来你已经成功了,那你未来的理想会是什么?或者你最初的理想是什么?现在有改变吗?
F:我一直想成为一个设计师,但是我认为的设计师可能跟大家对设计师的认知有些偏差,因为我觉得人人都是设计师,袁隆平是设计师,他的杂交水稻就是他的设计作品;屠呦呦也是设计师,青蒿素就是她的作品;邓小平也是设计师,他规划了我们社会主义。我觉得我就是想成为一个好的设计师,去做改变社会、改变行业的设计师!

S:给年轻设计师的建议?
F:一个好的设计师不能只学设计,要学会跨界。设计师是一个统筹的,他需要把很多资源整合在一块,做成一个产品,所以我认为所有的设计师首先要提高跨界,这个能力就是要学除了自己专业之外的领域去关注,还要提高自己的整合能力。
以上文字仅为访谈扼要,完整内容可点击阅读原文收听访谈音频,或者关注成功设计平台微信公众号在历史文章中查看
下期预告

福利
如果你对下期的嘉宾有什么问题
可以通过在文章底部留言的方式告诉我们
我们会从中挑选优质问题让嘉宾回答
并向前10个提问者
赠送2017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
创新生活设计品展门票一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