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窥一斑日本的画

Recommand
武汉/平面设计师/9年前/466浏览
初窥一斑日本的画Recommand
一米三

对于日本绘画文化的一些感悟

    第一次看到日本的动画是1995年到1996年左右,四川卫视还是贵州卫视放的,灌篮高手,起了这个先头,仿佛打开了人生中的一扇大门,一发不可收拾,少年时期的我又看了很多日本的动画,狂啃了很多日本的漫画,彼时只知日本的动漫水平已经秒杀了国产动画十八条街,但是以为仅仅也就是动漫产业罢了, 谈到水墨画方面,日本只能是望尘莫及,20世纪南张北齐,少时读张齐二人轶事,私以为天下画风无人能出国画其右。少时愚昧,但是却仍对画有种莫名的 喜爱,也时不时常翻阅一些资料,后来见闻多了,才逐渐明白自己的无知。

    第一位给我刷新画风观的画家,是日本的正子公也,记得小时候读书,流行小浣熊的干脆面,大多都不是为了吃面,而为了集齐里面的一百零八张水浒卡, 当时的我也不能免俗,我外婆正巧那时经营着一个小卖铺,近水楼台,我早早便集齐了一百来张水浒卡,当时是爱不释手,奉为至宝,在没有电脑没有手机 的当时,这已经算是顶尖的玩意,心里对这水浒卡的画师,是一百万个神往,也喜欢撕下作业本上薄薄的格子纸,蒙在上面临摹。十几年之后,电脑普及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想起了曾经这些让我心动的玩意儿,于是便想通过网络,来一次追根溯源。倒也好找,一下子就顺藤摸瓜找着了正子公也,也看了 一些不知是谣传还是真事的“统一”方便面和正子公也的渊源,翻开正子公也的《绘卷三国志》和《绘卷水浒原画集》,画风简直太赞,我一下子就着了魔 似得,疯狂地搜集正子公也的画。正子公也的画,以写实为主,笔锋细腻,用色诡暗,整体色调都偏冷,但是笔里画间却透露着十二分的不羁,仿佛每一个 角色的个性都通过点点画笔在侧露一般,画风中带着日本浮世绘的风格,却又有深深吸引着我的中国风,或者说是中国元素,尤其是观其《绘卷水浒原画集 》,用色之准确,构造之巧妙,让我叹为观止,想到这套作品是他1999年的作品,在那个网络不普及的时代,信息交换的没那么及时,没有很多的素材和参 考的年代,如此开天辟地的神作,一度成为后十几年间CG动画、网络游戏角色的设计参考,我越发地佩服正子公也。

    也是正子公也,让我曾陷入深思,中华的文化,归根到底,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恢弘,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字 ,还有一代代的手艺人,就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大部,现世对中华文化的解读与传承,只能说是越来越形式化,流于表象,诸多的手艺,已经失传。民间技艺 ,一个县城里也难找出几个熟用卯榫的木匠,一个市里面也找不出几个能打出像样关王刀的铁匠,毕竟手艺人这碗饭,现在太难吃,工业制造业逐步取代手 工业,所有产品都在为了利润而量产;音乐电影等艺术方面,更是不想谈,在我知道玉置浩二这个名字之前,我还是挺中意一些港台的音乐,和一些内地的 民谣或流行曲目,后来渐渐发现,中国写词的虽然厉害,但是作曲的人才太少了,因为喜欢张学友的《李香兰》,于是搜集它的相关资料,在一次搜索玉置 浩二资料的过程中,才发现原来中国近代流行的曲目,大多是日本“进口”;而书画领域,更是鲜有大家,我也曾苦练过田英章楷体,也曾临摹过范曾画图 ,私以为此等书画水平虽然是国内一线,但是总觉得他们的作品中似乎总缺少那么一点能流芳后世的气质,这一丝莫以名状的气质,就好像是金庸武侠里扫 地僧的那种深藏不露,就好像是蒙娜丽莎那一抹浅笑的浑然天成。

    有一次追电视节目,看浙江卫视的《最强大脑》,里面有一次《清明上河图》和《熙代胜览》的对决,《熙代胜览》晚于《清明上河图》七百多年,虽然画 师不可考,但是我根据画风和构图,我大胆地推断,应该是以《清明上河图》为借鉴,盛唐和北宋年间,中华传统文化可谓是百花齐放,尤其是奇淫技巧, 四大发明几乎都在此时定型,琴棋书画还有传统工艺,观《水浒传》可知,鲁智深在五台山文殊院山下的小铁匠铺,就能打出六十二斤的月牙方便铲,日本 对中华文化的借鉴和吸收,在那个时候应该是最频繁且重要的时期。

    当师傅的总有一个烦恼,就是怕偷学的“徒弟”比自己强,日本在汉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文化,渐渐的越走越清晰,越走越明朗,还真就像模像样地 搞出了日本文化。

    说到这里,就得提提日本文化里两个重要的元素,第一个,就是鬼神。中国近代,从中华民国到如今,各种迷信封杀,大多鬼神之类的东西都化作大革命时 期火盆里面的一捧黑灰,当年人也只能从林正英电影和《山海经》《封神榜》之类的了解一二,毕竟鬼神这东西,以讹传讹比较多,近些年《鬼吹灯》《盗 墓笔记》名声大噪,也算是似有似无地在提一些鬼神文化。日本则不然,日本没有像文化大革命一样的封杀迷信,因此日本的鬼神文化可谓是一帆风顺,逐 渐还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各种鬼怪化身在各种各样艺术形式的作品当中,《犬夜叉》、《火影忍者》、《滑头鬼之孙》……等等一系列动漫作品早已把日本 的鬼神文化推进全亚洲乃至全世界,现在的中国小孩,很少有不知道“九尾狐狸”的,想想我这一代人,拳皇里的大BOSS“大天狗”也是众所周知。日本的 文化输出实在是太厉害了,第二个重要的元素,就是情色,这个就不用细表了。

    而有一位画家,把这两个元素结合到了一起,独成一派,他的名字叫佐伯俊男。(18岁以下禁止百度)

    初见佐伯俊男的画我吓了一跳,竟然也呆呆地说不出画来,满脑子就只有五个字“很黄很暴力”,虽然每幅画作都是大尺度令人咋舌,但是却让你不由感叹 画家脑洞之大,不可望其项背。

    佐伯俊男的作品,顶多只能算个猎奇,他画的鬼神虽说是恐怖狰狞,但是要说怕,还谈不上。但是日本的鬼神,把恐怖简直发挥到了极致,想起日本的鬼片 《午夜凶铃》系列和《咒怨》系列,我头皮仍然发麻,那画面、剧情和音效,把气氛渲染的简直让人怕得不行。这里就得谈谈松井冬子,松井冬子的画,也 不知道是哪里透出的邪气,看她画的鬼怪系列,总是让人瘆的慌,有时候我就觉得,这人简直就像是被贞子附体一般,创作出来的东西,就像是那盒有魔力 的录像带,明明就是一个物件摆在那里,却让看到的人情不自禁的害怕。

    这可能是因为日本性别文化的原因,在艺术领域出彩的女性我感觉好像都有点歇斯底里(如果AV也算艺术领域的话,那女优们算是意外),仿佛觉得松井冬 子到了极致,便是像草间弥生一样的人物,草间弥生喜欢用海量的点来构成面,第一次看见她的作品时候,我满脑袋都是亚马逊森林的那些奇怪的蘑菇,布 满斑点,仿佛还在蠕动,让人不寒而栗,可是好笑的事,你却总是能从诸如松井冬子和草间弥生的作品里面,发现一种病态的美,或者说是变态的美也不为 过。

    这些画面构成了我对日本的世界观,他们骨子里有座头市一样的侠义道,一如荧幕上的高仓健和正子公也笔下的好汉;有荒诞无语性文化,造就佐伯俊男或 绫濑水泥杀人案;还有一些弥漫在全社会的负能量,他们就像松井冬子的画一样阴暗潮湿,就像草间弥生画的一个又一个的毒瘤……


部分参考:

正子公也绘卷水浒 

正子公也绘卷三国

正子公也绘卷三国


佐伯俊男的部分作品 

佐伯俊男部分作品 (二) 


草间弥生和她的圆 H5设计

版式设计-课程作业(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狂想曲

草间弥生-我的一个梦 



0
Report
|
3
Share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Heal丨概念网页设计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IP设计合集 DGS FRIENDS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