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主要以简单问答的形式进行阐述,尽可能用较口语的方式进行输出,便于理解。
A:在品牌设计中,所谓
视觉锤,就是通过设计元素在消费者心中锚定一个品牌印象,
在视觉层面上各个层面都能展现出来、比如色彩、版式、图片、元素等;强有力的视觉锤尽可能的选择一到两个核心的符号作为视觉主题进行延展设计,在消费者心中留下强记忆,以非语言的形式快速和品牌关联。说到红色会想到哪些品牌呢?像SK2、MAC、DIor等在彩妆美妆领域会采用红色作为主视觉色,但单一的颜色作为视觉锤往往力度不够,所以很多品牌会结合多个核心视觉锤综合锚定品牌印象的,比如红色+海浪标识=可口可乐。
文字是思想最直接的载体、一句简短精炼有内涵的话就能很直接的成为品牌理念的载体。
文字锤即是通过语言的钉子来锚定品牌印象的。
像脑白金、耐克、苹果等等广告或口号都是很好的语言钉子,能形成很好的品牌记忆。在包装中,产品的肌理触感等视觉符号,也是通过视觉锤来传递品牌理念的工具。在一些香薰、香水品牌中,甚至是气味,独特的有记忆点的气味也可以作为独自品牌的强符号。
不管是视觉锤还是文字锤都是很好的与消费者传递品牌印象的工具,在品牌设计中,对品牌核心理念和核心视觉元素的提炼是必不可少的,合理应用好两个角度的工具,才能更好的为品牌服务。
关键词:不同层级分析、品牌定位、品牌符号、品牌solgan、设计层、底层逻辑、栅格系统、包豪斯、点线面、黄金比例、无破不立。
A: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从三个点来诠释,消费者、设计媒介、品牌。一款产品消费者首先在意的是什么?成分功效、产品优势、还有价值感、等等,现在美妆市场中,年轻群体占核心用户人群、其往往品牌忠诚度不高,所以单纯依靠品牌知名度来打动消费者是很困难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成分功效、品牌传递的情感、产品价值感、市场环境等等都愈发重要;而品牌要满足用户需求,自然会存在一个基于消费者诞生的品牌体系,一个完整的品牌故事、理念等等,借此把品牌钉入消费者内心,以此才能更好的建立与用户的关联度。而作为设计媒介、我认为
合理通过设计层来传递品牌理念和解决消费者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解决这两个端口的问题啰。
包装设计中,我们要解决的就是这2个问题,通过设计学的理论来更好的为这2点服务;一个不犯错的包装设计、要有较好的设计理论知识,要合理的应用好设计底层逻辑、栅格系统、黄金比例等等,基于品牌和用户我们就能快速划分出文体重点,进行合理排版;工艺和选材上也基于品牌理念、用户喜好、市场流行趋势等进行选材和创新,比如AB标签在选材上采用牛皮纸、玻璃瓶体色系裁定分别是基于了品牌环保主题和温和抗老理念提取的。总之设计等器物层次都是在为品牌和用户服务的;
包装设计中包豪斯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现代主义设计理念方面。包豪斯源于20世纪初的德国伊索艺术设计学校,其功能主义和现代主义理念在设计界有广泛影响;我们在包装设计中也可以汲取其中的一些理念。
(1)实用主义、拒绝花里胡哨;(2)自然理念、结合包材的自然特性设计;(3)少即是多、简约就是高级、包装设计中,以此才能更好的展现产品的特点,存在即合理,存在的都是有原因的;
了解一定的设计史学有利于提升设计师个人审美和基础能力;
那么好的包装设计是怎么形成差异的呢?不犯错是前提、创新才是完美。我总结为无破不立,就拿栅格系统举例,好的栅格系统能形成对称、标准的美感,但过于严谨,往往会显得死板,那又怎么能传递好情感呢?做到心中有网格、再打破思维去找到差异点往往能显得高级又富有创意,所以多看、多学、提升审美是做出好的包装设计的有效途径。
A:答案肯定是会的,就像很多时候一个品我们也会尽可能的给出几版或几十版设计稿,这对创意性有很大的挑战;怎么找到视觉切入点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就像前面所说的,同一栅格系统结合不同产品文案是不是有点不同的版式、比如突出功效、突出成分、突出核心理念等,都可以提取出不同的版式,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已有的规范中找创意、做到统一且有变化;另外结合不同的包材和工艺形式都会有不同的包装创意;品牌和用户需求都是理性的,明确好的东西,设计却是感性的,尽可能通过这种感性表达出来,实际工作中,遇到创意问题主动性的推动创意讨论会能更快解决问题。
A:这个我可以这么跟你说、不管在任何一家公司,这样的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咱们部门的话,更多不管是老板、策划部门、渠道部门等等都是会有各种需求,有时候他们给的需求也是不明确的;那你要学会主动去梳理需求,有不合理的需求要提出自己的想法,因为他们很多时候也是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要什么。所以你要能给他们思路,这样才会少做无用功。有时候有争议的地方,你可以先按他们说的做,然后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设计工作是个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所以沟通协调配合能力也是工作能力的展现,但是对于一些不合理的需求要有自己的态度,针对性的拒绝不合理需求。
A:一般晋升管理的话也是需要有一个机会的,我最开始晋升管理也是刚好有带实习生的机会,然后慢慢上来的。像一般公司都会直接招有管理经验的人来管理的,所以没有经验的话,也不用太着急。那现在的话,要学习关系可以从对项目的管理开始,从前期对接、设计到落地啊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规划,等熟练了有机会的情况下可以慢慢带带人什么的。我知道等你晋升管理岗后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害怕是很正常的,我要跟你说的就是经历吧,
只有自己经历过后,就会慢慢成长起来。出了问题就解决问题,着急和胆怯都是没有意义的。
A:人一生会遇到几个导师,像我最近的老师就告诉我:你所经历的任何事物都对你的设计有所帮助,不一定是和设计相关的;是的,
设计是很宽泛的,你所看过的任何一本书、一部电影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的设计
,比如设计理念、镜头语言、思维模式等等,所以我认为提升审美的方式是:不要去思考、要去感受的你的生活、花有花道、茶有茶道,生活就是由美构成的,不刻意追求审美,有一天设计中你会突然灵光乍现,感叹你对美的诠释。
A:这个问题我认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对我服务的品牌而言,我认为品牌温度、环保理念、回归自然、在情感上是必要的,在美妆领域,更注重情感的链接,简单快速的表达品牌主题是重点。对于设计,要看用户群体的喜好是什么,我认为简约、精致有创意的设计相比之下更受消费者欢迎。
A:因为设计是感性的,人人都可以表达,但是没有验证的想法某种程度上说是没有意义的。作为设计要有一定的抗压能力,接受表达,理性对待不同的声音;商业设计的核心在于解决问题,能解决问题的设计就是好设计。我们看到很多产品其实从美学上分析并不好看的,但是却卖得很好,所以说丑的别出心裁未必就不是好设计。
设计师要保持自信,应为美丑对错都是相对的。
只要摆正态度,持续学习,那又何必担心自己不够优秀呢?我们知道品牌也会阶段性升级,我们只是针对当前阶段进行品牌服务,所以,相信自己!
A:
应该说所有行业都需要表达,语言是我们阐述个人想法和自身价值的工具,埋头苦作只能证明你很努力,但是不会表达对于他人来说是看不到你的价值的,
相信很多乙方公司的设计小伙伴都能深刻的理解这一点。在面试、项目提案、个人汇报、人际关系等等,都离不开表达。下面介绍一下个人在汇报或面试等方面总结的经验;(1)不畏惧疑问和刁难的底气,对话中有节奏,要能间歇性的主导和引导话题;(2)语速有节奏,回复有思考,不用刻意急于给出答案;(3)回复问题有框架思维,这里介绍一个简单快速的应对技巧。a.为什么这么问;b.深层问题是什么?c.解答的关键点是什么?d.有价值的提问?总的来说就是底气+知识储备+框架思维。下面讲一个我近期面试的案例问题,只做方向性参考、无标准答案。
分析:为什么这么问?>>>什么是好的设计?设计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你觉得某某设计风格怎么样?其实类似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问题其实都属于同一个问题。如何直接正面回答,什么好什么不好,是或者否,都会显得略显单薄没有说服力,让别人觉得我们低价值。
其实这类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核心考察点是:行业认知、逻辑思维、个人态度。
深层问题是什么>>> 解答关键点>>> 有价值的提问>>>
回答:哈哈,这个问题我觉得还蛮宽泛的,其实我觉得没有所谓好的设计。因为设计针对不同人群、消费层级、他们设计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站在品牌角度,好的设计要能很好的传递出品牌价值,品牌调性和温度感,品牌价值就比如用户对咱们成分和功效的认可,品牌调性就比如品牌对外的强识别性,还有品牌自身和用户的关系定位,亲近感还是专业感、还是高价值感等等。能把这些通过设计手段很好诠释出来就可以成为现阶段好的设计,应为品牌发展也有它不同阶段的定位嘛;其次,对于消费者来说,它在意的一般是一些成分功效啊、价格啊、价值感啊,等等。那我们设计也是针对这些需求让其最大化的传递给消费者。作为设计角色我们首先肯定是要解决用户和品牌的问题嘛。在设计上很好的吧这些点尽可能都融合在一起。商业设计始终也是在解决这些问题。设计角度也相当于一个传播者的角色,要在这些的基础上把设计哲学融入进去、要考虑其系统性、规范性、加入设计美学的标准,最后通过设计媒介传播到消费者手中吧。概括的话就是:好的设计就是在解决问题,把价值传播出去。然后我也了解到贵公司这个品牌也是刚成立不久,现阶段这个品牌的定位是什么?是偏情感向的还是专家角色呢?
好了,本次设计认知的问题就简单写到这里,设计还得是一个自己用心去感受的事情。以管窥天,此处浅浅分享个人见解,期待共同成长,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