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设计为人而生

深圳/产品设计师/49天前/16浏览
第十课: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设计为人而生
第十课: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设计为人而生
产品是为人服务的,其存在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的需求。当形态与CMF塑造了产品的第一印象后,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 与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 UX) 则决定了用户如何与之互动,并最终定义其是否“好用”和“令人愉悦”。本课将探讨如何将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融入外观设计,创造出真正以人为本的产品。
第十课: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设计为人而生
Collect
第十课: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设计为人而生
Collect
第十课: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设计为人而生
Collect
第十课: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设计为人而生
Collect
第十课: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设计为人而生
Collect
第十课: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设计为人而生
Collect
第十课: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设计为人而生
Collect
第十课: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设计为人而生
Collect
第十课: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设计为人而生
Collect
第十课: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设计为人而生
Collect
第十课: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设计为人而生
Collect
第十课: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设计为人而生
Collect
第十课: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设计为人而生
Collect
第十课: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设计为人而生
Collect
第十课: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设计为人而生
Collect
一、 人机工程学:设计的科学尺度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在产品设计中,它主要关注物理契合度,确保产品适应人的身体尺寸、力量和能力,而非强迫人去适应产品。
  1. 百分位数据应用:人体尺寸(如手长、握距、坐高)并非一成不变。设计需覆盖目标用户群体中从第5百分位(矮小女性)到第95百分位(高大男性)的绝大多数人。例如,手柄的直径应能让大多数用户舒适握持,而非为“平均”手长设计。
  2. 静态与动态尺寸:静态尺寸:人体在静止状态下的结构尺寸(如手掌宽度)。用于确定固定尺寸,如手机宽度、键盘按键间距。动态尺寸: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功能尺寸(如手臂活动范围)。用于确定交互空间,如屏幕的可视角度、操控杆的运动轨迹。
  3. 设计检查点:手持感:产品的直径、周长、轮廓和重量分布是否适合长时间握持?边缘是否会硌手?可视性:屏幕或指示灯是否在用户的自然视线范围内?是否存在反光干扰?可达性:按键、接口是否在手指轻松可及的范围内?是否需要改变握姿才能操作?施力性:旋钮、拨杆的阻力是否适中?是否需要过大的力量来操作?
二、 用户体验:超越物理的感知与情感
用户体验涵盖了用户与产品交互的全过程所产生的所有主观感受和反应。它超越了纯粹的物理舒适,进入了认知和情感的层面。
  1. 认知与直觉:功能可见性:产品的形态应暗示其操作方法。一个旋钮应该看起来可以旋转,一个凸起的按钮应该看起来可以按压。反馈:用户的每一个操作都应得到清晰、即时反馈。例如,按下按钮时应有“咔哒”声或指示灯亮起,让用户确认操作已生效。防错设计:通过设计防止用户发生错误。例如,USB接口的防插反设计,或通过物理结构限制只能以正确的方式安装配件。
  2. 情感化设计:产品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传递情感,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本能层(外观):产品的外观、质感、声音是否令人瞬间产生好感?行为层(使用):产品是否高效、有趣、令人满足?反思层(意义):产品是否代表用户的个人品味、价值观或带来美好回忆?
三、 实践工具:从设计到验证
  1. 创建人物角色与使用场景:基于第二课(用户研究)的成果,构建一个具体的、有血肉的用户角色(Persona),并描述他在特定场景下如何使用产品。这能帮助你在设计时始终想着为“谁”在“什么情况下”设计。
  2. 制作低成本原型:泡沫模型:用泡沫塑料快速切削出产品的1:1模型,用于验证尺寸、比例和基本手持感。这是成本最低且最有效的物理体验测试方法。3D打印手板:在后期,使用3D打印制作功能原型,装配上真实的按键和部件,进行更深入的交互测试。
  3. 可用性测试:邀请目标用户试用你的原型。观察为主,倾听为辅:看他们如何自然操作,在哪里犹豫、犯错,而不是单纯听他们说什么。聚焦任务:设置具体任务(如:“请将它开机并调节到最大档位”),观察完成过程。
结语
优秀的设计是“透明”的——用户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只会享受流畅自然的体验。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正是实现这种“无形之美”的基石。它要求你从一个艺术家或工程师,转变为一个“用户的代言人”,将他们的生理数据、认知习惯和情感需求,转化为设计中每一条曲线的弧度、每一个按钮的行程和每一次交互的反馈。当你真正做到这一点,你的设计便不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一个懂用户、体贴用户的伙伴。
1
阅读原文
|
Report
|
收藏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Segway E3 Pro|Own Your City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品牌vi完整思路and呈现方式
品牌vi完整思路and呈现方式
品牌vi完整思路and呈现方式
品牌vi完整思路and呈现方式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3C产品光影
3C产品光影
3C产品光影
3C产品光影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餐饮案例
餐饮案例
餐饮案例
餐饮案例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拟人化
拟人化
拟人化
拟人化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C君精选-吉祥物设计
C君精选-吉祥物设计
C君精选-吉祥物设计
C君精选-吉祥物设计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