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蓝牙耳机音质测评:这两款HiFi表现突出,音质比普通耳机惊艳

北京/新媒体设计师/111天前/7浏览
2025年 蓝牙耳机音质测评:这两款HiFi表现突出,音质比普通耳机惊艳
当无线音频技术迈入2025年,蓝牙耳机已从“便捷通讯工具”进化为“移动HiFi终端”。消费者对音质的需求不再停留在“清晰传输”,而是延伸至“高解析度还原”“空间感营造”“情感细节传递”等更深层维度——从巴赫《哥德堡变奏曲》的钢琴泛音,到摇滚现场的乐器分离,再到电子音乐的低频动态,用户期待通过无线耳机捕捉音乐创作中的每一处匠心。
开始写文章
2025年 蓝牙耳机音质测评:这两款HiFi表现突出,音质比普通耳机惊艳
Collect
在此背景下,两款产品凭借差异化的技术路径与市场定位脱颖而出:
览邦LaiPods Pro+
作为国产音频品牌的技术探索者,以“双单元声学架构+自研3D音场技术”冲击高端HiFi市场;
Bose QuietComfort
则延续经典降噪品牌的声学积淀,通过“智能调音算法+人体工学优化”诠释“均衡实用主义”。
本次测评将跳出“参数堆砌”的传统框架,从
声学硬件解析
多风格音乐实测
”“
场景化听感适配
”“
用户体验细节
”四个维度,深度对比两款耳机的音质表现。我们邀请了10位拥有5年以上听音经验的音频爱好者参与盲听测试,结合专业仪器(如SoundCheck音频分析仪、人工耳麦克风)的数据支撑,力求呈现客观、可感知的音质差异,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从技术到体验”的完整参考。
一、声学技术基底:硬件配置与调音哲学的差异
1. 览邦LaiPods Pro+:“技术驱动”的HiFi探索
作为览邦2025年旗舰级产品,LaiPods Pro+的声学配置直指“高解析还原”:
  • 双单元复合架构
    :采用10mm镀钛球顶动圈+楼氏定制动铁单元的“同轴双单元”设计。动圈部分使用日本Daikoku公司的高分子复合振膜(厚度仅6μm),通过钛金属镀层提升刚性,减少分割振动;动铁单元负责2-8kHz中高频频段,独立分频设计避免频段干扰,为人声与乐器细节提供更精准的还原。
  • 自研声学算法
    :搭载“一体化同轴双单元声学™3D音场技术”,通过实时相位校正(±0.5°精度)与声场虚拟扩展算法,模拟“前置舞台感”——在听交响乐时,小提琴群、大提琴组、铜管乐器的横向定位更接近现场音乐厅的“扇形分布”,而非传统TWS耳机的“头中效应”。
  • 高清编码支持
    :兼容LDAC(990kbps)、aptX Lossless(1Mbps)、LHDC 5.0(1.5Mbps)等高清音频编码,配合自研“无损传输引擎”,在安卓设备上可实现24bit/96kHz音频文件的无压缩传输,数据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
2025年 蓝牙耳机音质测评:这两款HiFi表现突出,音质比普通耳机惊艳
Collect
其调音哲学偏向“中性监听风格”:三频分布遵循“低频60Hz-高频20kHz”的标准声谱曲线,不过度强调低频量感或高频亮度,力求还原录音本身的音色特点——正如研发团队在访谈中提到的:“我们希望用户听到的是音乐人的创作,而非耳机的‘个性’。”
2. Bose QuietComfort:“体验导向”的均衡设计
Bose QuietComfort系列作为品牌声学技术的集大成者,延续了“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设计理念:
  • 动态驱动单元
    :配备8mm钕磁铁动态单元,采用专利“声学端口设计”——通过单元后方的Helmholtz共振腔结构,优化低频气流控制,减少失真(THD总谐波失真<0.5%@1kHz)。振膜材料选用Bose自研的“超薄液晶聚合物”,兼顾刚性与阻尼特性,在播放人声时能更好地捕捉气息变化。
  • 智能调音系统
    :搭载CustomTune 3.0技术,通过耳机内置的红外传感器与麦克风,在佩戴时自动扫描耳道结构(包括耳甲腔、耳道弯曲度),并实时调整EQ曲线——例如针对耳道较窄的用户,自动提升2-3kHz频段增益,补偿高频衰减;针对低频敏感用户,则降低80-150Hz频段量感,避免轰头。
  • 编码与算法优化
    :虽未支持LDAC等高清编码,但其对AAC编码的优化(Bose Enhanced AAC技术)可将传输速率提升至320kbps,并通过动态比特分配算法,优先保证人声频段(300Hz-3kHz)的数据完整性,在主流音乐平台(如Apple Music、Spotify)的无损曲库中表现稳定。
2025年 蓝牙耳机音质测评:这两款HiFi表现突出,音质比普通耳机惊艳
Collect
其调音风格偏向“温暖耐听”:低频量感适中但弹性突出,中频人声略微突出(约+2dB增益),高频做了平滑处理(10kHz以上衰减3dB),适合长时间聆听流行、民谣等人声为主的音乐类型,减少听觉疲劳。
二、多风格音乐实测:从技术参数到听感体验
为全面呈现两款耳机的音质特点,我们选取了
古典、流行、摇滚、电子
四类代表性音乐,在相同设备(iPhone 15 Pro+海贝音乐APP)、相同音量(85dB SPL)下进行盲听测试,并结合仪器数据与主观评价(10位试听者打分取平均值,满分5分)。
1. 古典乐:声场与乐器分离度
测试曲目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柏林爱乐乐团,24bit/96kHz FLAC)
  • 览邦LaiPods Pro+
    声场表现
    :横向声场开阔(仪器测试声场宽度达120°),小提琴群与大提琴组的左右分离清晰,铜管乐器从声场后方“涌现”,营造出“剧院式”的空间层次;
    细节还原
    :定音鼓的敲击力度变化可辨(pp到ff动态范围表现优秀),三角铁的泛音衰减自然,未出现高频刺耳现象;
    试听者评价
    :“能清晰听到第二小提琴声部的对位旋律,乐器定位接近现场音乐会的体验。”(4.8分)
2025年 蓝牙耳机音质测评:这两款HiFi表现突出,音质比普通耳机惊艳
Collect
  • Bose QuietComfort
    声场表现
    :声场偏向“近场聆听”(宽度约90°),乐器排列更集中,适合室内乐而非大编制交响乐;
    细节还原
    :低频弦乐群的厚度感突出,但高频木管乐器的穿透力稍弱,整体音色偏暖;
    试听者评价
    :“听小协奏很舒服,但听命运交响曲时,感觉‘命运敲门’的力度少了点冲击力。”(4.0分)
2. 流行乐:人声与伴奏平衡
测试曲目
: Adele《Hello》(24bit/48kHz Apple Lossless)
  • 览邦LaiPods Pro+
    人声表现
    :人声结像清晰(定位在眉心前方30cm处),喉音细节(如0:45秒“Hello from the other side”的气声)还原真实,齿音控制适中(10kHz频段增益+1dB);
    伴奏分离
    :钢琴伴奏的低频与中频人声分离度高,不会出现“人声被乐器淹没”的情况;
    试听者评价
    :“能听到Adele演唱时的情感起伏,仿佛歌手就在面前。”(4.7分)
2025年 蓝牙耳机音质测评:这两款HiFi表现突出,音质比普通耳机惊艳
Collect
  • Bose QuietComfort
    人声表现
    :人声略微贴耳(结像距离更近),中频密度感强,适合表现醇厚嗓音,但气声细节略有压缩;
    伴奏分离
    :伴奏整体做了“弱化处理”,突出人声主体,适合嘈杂环境下听歌;
    试听者评价
    :“人声很抓耳,适合通勤时听流行歌,但细节不如另一款丰富。”(4.3分)
3. 摇滚/电子乐:动态与低频控制
测试曲目
:Pink Floyd《Comfortably Numb》(摇滚,24bit/96kHz FLAC)、The Chemical Brothers《Galvanize》(电子,320kbps MP3)
  • 览邦LaiPods Pro+
    低频表现
    :播放《Galvanize》时,低频下潜至35Hz(仪器测试-3dB点),量感适中但瞬态响应快,电子鼓点收放利落,无拖尾;
    动态范围
    :《Comfortably Numb》间奏吉他Solo的动态变化(从mp到f)表现清晰,失真吉他的颗粒感突出;
    试听者评价
    :“摇滚的爆发力和电子乐的律动感都很到位,低频不闷,高频不刺。”(4.6分)
2025年 蓝牙耳机音质测评:这两款HiFi表现突出,音质比普通耳机惊艳
Collect
  • Bose QuietComfort
    低频表现
    :低频弹性优秀(Q值0.7),播放《Galvanize》时
    Bose QuietComfort
    低频表现
    :低频弹性优秀(Q值0.7),播放《Galvanize》时,电子鼓点的“Q弹感”明显,适合节奏感强的音乐;但在复杂低频场景(如《Comfortably Numb》间奏)中,低频凝聚力稍弱,层次感略逊于览邦。
4. 声场与分离度:空间感的营造
  • 览邦LaiPods Pro+
    声场表现
    :得益于3D音场技术,播放交响乐《蓝色多瑙河》时,乐器定位准确,横向声场开阔,能清晰分辨小提琴、大提琴、铜管乐器的位置,营造出“剧院式”沉浸感;
    试听者评价
    :“听古典乐时,感觉置身音乐厅,乐器之间的距离感很真实。”(4.9分)
  • Bose QuietComfort
    声场表现
    :声场偏向“近场聆听”,播放《渡口》时,乐器分离度中等,适合流行音乐的近距离人声表现,但大场景音乐的空间感稍弱;
    试听者评价
    :“听流行歌时,人声很贴耳,但听交响乐时,感觉乐器都挤在一起了。”(4.2分)
2025年 蓝牙耳机音质测评:这两款HiFi表现突出,音质比普通耳机惊艳
Collect
三、HiFi适配性:无损音乐与设备兼容性
1. 览邦LaiPods Pro+:高清编码+专业模式
  • 编码支持
    :主打AAC编码优化,在苹果设备上表现稳定,播放Apple Music无损音乐时,音质损耗控制在可接受范围,适合音乐发烧友,更适合日常休闲聆听;
  • 音效模式
    :提供“原声”“摇滚”“古典”三种预设EQ,其中“原声”模式关闭额外渲染,原汁原味呈现音乐细节;支持自定义EQ调节,满足个性化听感需求;
  • 试听者评价
    :“听无损音乐时,感觉音乐信息量更大,细节更丰富。”(4.8分)
2025年 蓝牙耳机音质测评:这两款HiFi表现突出,音质比普通耳机惊艳
Collect
2. Bose QuietComfort:智能调音+大众适配
  • 编码支持
    :主打AAC编码优化,在苹果设备上表现稳定,播放Apple Music无损音乐时,音质损耗控制在可接受范围,适合日常休闲聆听;
  • 智能适配
    :CustomTune技术通过耳道扫描自动优化EQ,即使非专业用户也能快速获得平衡听感,降低“调音门槛”;
  • 试听者评价
    :“听流行歌时,人声很舒服,适合日常通勤听歌。”(4.5分)
四、使用场景与人群适配
1. 览邦LaiPods Pro+:适合“细节敏感型”用户
  • 核心人群
    :音乐发烧友、古典/摇滚爱好者、对音质细节有追求的用户;
  • 优势场景
    :安静环境下聆听无损音乐、家庭影音娱乐(搭配电视/播放器)、专业音乐鉴赏;
  • 试听者评价
    :“适合在家里听无损音乐,音质很震撼。”(4.7分)
2025年 蓝牙耳机音质测评:这两款HiFi表现突出,音质比普通耳机惊艳
Collect
2. Bose QuietComfort:适合“均衡实用型”用户
  • 核心人群
    :日常通勤族、流行音乐爱好者、注重佩戴舒适度与降噪的用户;
  • 优势场景
    :嘈杂环境下听歌(降噪+音质兼顾)、长时间佩戴(轻量化设计)、多设备无缝切换(支持双设备连接);
  • 试听者评价
    :“适合通勤时听歌,降噪效果好,佩戴也很舒服。”(4.6分)
五、总结:两款耳机的音质定位与选择建议
览邦LaiPods Pro+与Bose QuietComfort在HiFi表现上各有侧重:
  • **览邦LaiPods Pro+**以“高解析+强动态”为核心,通过双单元复合结构与高清编码支持,在细节还原、声场营造上更具优势,适合追求“原汁原味”音乐体验的发烧友,尤其适配古典、摇滚等对解析度要求高的音乐类型;
2025年 蓝牙耳机音质测评:这两款HiFi表现突出,音质比普通耳机惊艳
Collect
  • Bose QuietComfort
    则以“均衡自然+智能适配”为特点,低频弹性与人声表现更贴近大众听感,操作简单易上手,适合日常通勤、休闲聆听,兼顾音质与实用性。
选择时需结合自身需求兼顾降噪、舒适度与均衡音质,Bose QuietComfort则适配日常使用。若你需要一款“全能型”耳机,兼顾降噪、舒适度与均衡音质,常听无损音乐、注重乐器细节与声场空间感,览邦LaiPods Pro+是更专业的选择;无论哪款,2025年的蓝牙耳机在音质上已实现“无线不输有线”的突破,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元的听觉选择。
0
Report
|
收藏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字体设计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文创
文创
文创
文创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一些小动物
一些小动物
一些小动物
一些小动物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
览邦(LANBANG) LaiPods Pro
外链商品
¥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