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DTC:内容和贸易,其实是两码生意 | 一个符号工作室

南京/手工艺人/153天前/5浏览
重新理解DTC:内容和贸易,其实是两码生意 | 一个符号工作室
重新理解DTC:内容和贸易,其实是两码生意 | 一个符号工作室
Collect
作者 | 金鑫YOYO
来源 | 公众号@一个符号工作室
3年前,我第一次接触到“DTC”(Direct to Consumer,即:直接触达消费者)这个新名词。那时,湛卢文化引进的《DTC创造品牌奇迹》,成为我工位上的入门课本。
当时我在一家做新媒体代运营起家的公司,负责品牌市场和公关传播等工作。
在2018年抖音电商火爆时,他们作为代理商,也确实帮助不少国内知名快消品成功起号,赚得盆满钵满。后来,因为服务某汽车客户的直播电商成功案例,又借势打出了DTC方法论体系。
但今年当我深入了解跨境电商行业后,发现国内“DTC”与跨境“DTC”在不同环境和实操中,依然存在很大差异。
重新理解DTC:内容和贸易,其实是两码生意 | 一个符号工作室
Collect
在国内,DTC可以简单解释为“通过社交媒体渠道带货”,渠道包括不限于:图文平台、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种草平台、私域平台等等。
那么同样的事情搬到海外,基本概念其实也一样。
但因为涉及到跨境贸易,所以从知识体系、商业痛难点和不对称信息等层面来看,并不能简单把这套“方法论”照搬过来用。
跨境贸易最繁琐的地方反而不在内容。
相比之下,做内容反而简单了。毕竟国内有大把的专业媒体人才,可以给你打磨好内容;就连非科班出身的普通人,也能做出爆款内容;最不济,一个牛X的销售员也可以转型为带货主播,给你带来超额回报。
再加上现在AI当道,可以批量生产内容,有没有做出爆款,拼的是数量堆出来的概率,而不是质量。
在DTC领域里,内容只是“钩子”不是重点。当然也可以说,“带货”是内容的应用场景之一。
如果想卷内容行业,真正的发力点应该在IP、综艺、短剧、网络小说乃至文学、动漫、游戏、电影等方向。当下大热的AIGC技术,也是内容行业的变革要素之一。
重新理解DTC:内容和贸易,其实是两码生意 | 一个符号工作室
Collect
DTC真正的难点在贸易行业。
而贸易的环节,涉及到经营资质、开店入驻、开品或选品、供应链采购、订单管理、物流、电商算法等等;如果是跨境电商或外贸,又涉及海关、税收、营业证明、类目许可、外贸政策、平台政策等等。
非要理清这里面的关系,我的总结就是:
1、DTC是市场营销的众多手段之一,市场营销又是贸易行业的一个环节;
2、内容行业和市场营销有一定交集,但彼此又有各自“卷”的领域,广告行业就是典型的两者交叉的应用场景;
3、MCN行业则是过去明星经纪因媒介环境的变化,而因市场营销导向诞生的新行业。
或许是因为新媒体产业的崛起,模糊了很多行业的界限。
但实际上,做内容和做贸易,仍然是两码子事儿。
所以,如果今天有老板想入局新媒体,首先要搞清楚到底“想分哪块蛋糕”。不能因为行业交叉融合度高,就误以为是同一个行业,所谓“隔行如隔山”。
不妨穿透现象看本质:你是只想做纯内容流量和账号矩阵,还是想通过新媒体获客,又或者是想通过新媒体卖货?
围绕不同的目标,就会制定不同的KPI,并带来不同的做法。
做内容只需要对创意、对流量和互动量负责;但做贸易是要会算账的,也就是最终能“落袋为安”的实际利润有多少?
重新理解DTC:内容和贸易,其实是两码生意 | 一个符号工作室
Collect
一个用户从看热闹到实际下单,这个“销售转化率”,当然也不完全只受到内容好坏的影响,跟产品工艺、定价、竞争程度、天时地利、电商手段当然都有关系。
很多老板还有一个认知盲区,就是以为自己每个平台都能做好。
其实无论是做内容还是做贸易,选对并把精力放在一个平台是前提。为什么微商老板的生意好做?因为用户都在私域,是自己的,不像做短视频平台,维护成本太高。
针对不同新媒体渠道,因为受众和内容偏好也不同,所以没法靠“一键分发”或“渠道通铺”吃遍天下。
从这里开始就产生了分化:微信小店、抖音小店和小红书小店就是三套规则,淘系与京东等传统货架电商是一套规则,做独立站又是另一套模式;
海外平台就更多了:亚马逊、TikTok、Ins和Facebook都是社交媒体,你最适合做哪一个?
即便在同一个平台上,玩法又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投放成本也会带来的不同的效果,用户的品类偏好与消费习惯各有差异…
重新理解DTC:内容和贸易,其实是两码生意 | 一个符号工作室
Collect
精力有限的老板最终只能聚焦一个平台,“贪多求全”往往一个都做不好。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网上看到的专家导师,基本讲课都聚焦在一个平台上。很少有人说,每个平台TA都能玩得转的。
因为从平台视角来看,每个平台都在构建自己的商业生态,彼此“井水不犯河水”,所以有各自的准入门槛和扶持标准。
此外,做贸易要掌握的信息和能力模型,也与做内容完全不同。
比如从全球贸易的视角看,分类就更复杂了:
首先,国内和国外是两大市场,进口与出口又是不同细分行业,在国内直接卖货、在国内做跨境、在海外直接卖货、在海外做跨境甚至微商代购都有差异;
其次,海外市场也分不同地区与国家的准入门槛与政策差异;
然后,to C和to B的贸易又是不同的运营打法;
最后,开店的法人是否有海外国籍身份,又会带来不同的算法和监管待遇…
不夸张地说,在每个领域至少要有3年的积累(踩坑),才算真正懂行。
另外,“网络讲师们”在特定时空内迅速拿到了不错的结果,不代表你换一个时空也能迅速拿到结果。
以前,市场每过3-5年就会自我迭代一次。现在,伴随AI技术的普及,黑科技的更新速度也更快了:刚学会一招,下一回认知又被颠覆了。
最后,说一个很多新手卖家常犯的错误:比如盲目备货导致仓库积压,最终因为不出单,货款全部打了水漂。
重新理解DTC:内容和贸易,其实是两码生意 | 一个符号工作室
Collect
那么这个问题有没有解决方案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参考SHEIN的「按需生产」和「小单快反」模式——
先看市场有没有需求、大家喜欢什么,然后反推出你应该生产什么东西;而不是你喜欢什么就生产什么,结果市场不感冒。
此为DTC模式的精髓:真正做到以用户为导向,适用于玩具、POD文创、服装等大消费品类。而且不分国内国外,国内的“汉服”和“Lo服”市场也和这个模式类似。
你以为卖的是货,实际上卖的是图,比如我做的这两个案例(AI潮玩设计与AI服装设计):
AI赋能潮玩设计
AI赋能潮玩设计
Collect
AI赋能时装设计
AI赋能时装设计
Collect
内容在这里发挥了它真正的作用,那就是帮你降低贸易风险,而AI技术又大大提升了产品设计和出图效率。
你看,虽然做内容与做贸易是两码生意,但必要时也可以互相反哺。
真正厉害的老板都是“两手抓”,没有潮流就自己创造潮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迟早也会侵权封店。
「一个符号工作室」是一家年轻的品牌营销赋能机构,由10年互联网营销专家「金鑫YOYO」创立。
我们的擅长点是基于AI技术应用,通过符号设计与产品策划,助力商家设计产品和电商图,先行测品再量产备货;或通过爆品二创设计,以此规避侵权风险,帮您持续出单盈利。
如果你是一位工厂老板、电商卖家或品牌主理人,有自营品牌与电商店铺,但是不懂选品与流行趋势,正在苦恼如何出单,欢迎关注 
公众号@一个符号工作室
 咨询合作。
——
「一个符号工作室」是一家新锐品牌营销赋能机构,由10年互联网营销专家「金鑫YOYO」创立,拥有垂媒+自媒体矩阵20余个,累计全网800万+阅读影响力。
我们以符号学为战略锚点、以AIGC为效率引擎,致力于成为企业经营外脑,为您提供品牌/创始人IP咨询、品类/产品策划、包装设计与整合营销传播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欢迎关注并点击星标“★”收藏公众号,转载本文请备注作者与来源。
重新理解DTC:内容和贸易,其实是两码生意 | 一个符号工作室
Collect
1
阅读原文
|
Report
|
收藏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包装文字排印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文创
文创
文创
文创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一些小动物
一些小动物
一些小动物
一些小动物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