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光良好|Vol.1 这期是手艺人的第二春
北京/设计爱好者/193天前/99浏览
版权
采光良好|Vol.1 这期是手艺人的第二春
发刊词:
—————————————————————————————————————
采光良好|一个记录感受与图像的小型策展计划(非盈利性)
有些作品让人想起夏天,有些像刚下过雨的空气。它们不一定复杂,却能轻轻打动人。
不论 UI、插画、装置艺术,还是服装与空间,
它们都在用不同方式表达情绪
。风格可以借鉴,技法可以学习,而触动人心的部分,常常不在技法里。
所以我想以情绪策展人的身份,在这里记录下那些让我有感觉的画面,像种下一座花园。它不大,但明亮、干净,充满可能。没有标准,也不指向某种结果,只是一些值得被记下的片段。
你可以在这里停留一会儿,也可以带走一两片叶子,去做自己的作品。
01. 设计+纸雕,设计师看向手艺人的第二春
🔍观察&感受
这一组纸雕是最先打动我的。一些常见的小花小草,用纸张材质表达,加上一点细节处理之后,有了新的精致感。
同时画面拍得也很好,干净、温和、不做作。第一反应是:想买回家当装饰;第二反应是:它其实可以用在更多地方。比如:UI 里的贴纸(你的小宇宙个人页有专属贴纸嘛,试试看)、智能家居 App 的装饰、Mac 贴纸、线下徽章、甚至温润一点的手链。一个小而美的物件,作为礼物送朋友也很合适。
设计 + 手艺感,本就是一条值得走的路。它在回应人们对日常美好的期待,也让设计师有了更落地的表达方式。
🧠设计分析
纸雕的风格感觉是“拟物插画”和“工艺美术”的混合体,不像传统纸艺追求立体,更多融合了图形简化和简洁配色方式,弱化透视、阴影,靠排列位置和颜色的深浅组织画面节奏。纸张露出的纤维感,远看时还有些轻微的水彩晕染,可能是打底时叠了一层颜色,让画面看起来不像“硬切的图形”,而是带着一点手工的温度。
整个思路更像是:用插画师的眼睛做纸艺,把插画语言翻译进材料里,既保留了具象和文艺,也让它具备了二次转化为贴纸、装饰等形态的可能。
—————————————————————————————————————
作品来自艺术家 @lissova_craft,为公开发布作品。可以在 Ins、Pin上看到更多。
图片来源:
https://www.instagram.com/lissova_craft/p/CZW4VJyI_9z/、
https://www.instagram.com/lissova_craft/p/CYl0g9ao8O3/—————————————————————————————————————
[版权说明]本图片引用自已公开发表作品,已进行清晰度压缩或尺寸调整,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或盈利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4条第2项“为评论等目的适当引用”条款合理使用,因平台规则限制,作者及出处信息已按可行方式标注。若该引用对您的权益造成影响,请联系 hello.caiguang@outlook.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积极处理。
02. 会发光的草地,好看的夏日配色
🔍观察&感受
夏日的色彩参考,搭配很不错,草地的亮绿+偏灰蓝的天,是很典型的夏日配色参考。画面干净,有层次。
细节丰富度做的也不错,有羊的这张前景处理得好,用少量深绿色压住底部定在画面前方,同时加了几朵不那么突出的小花辅助全局纵深感。和天鹅那张相比,一张重前景,一张重后景,构图节奏刚好反着。前中后三层的繁简搭配思路可以学习下。
🧠设计分析
水彩风景插画,整体是低饱和度的冷色系,以偏灰的亮蓝和嫩绿为主,这种配色在日韩现代水彩插画中很常见,用来传达宁静感。画面颗粒感明显,远处天空以湿画晕染,近处草地用干画线条表现,两者形成的对比,拉开了空间深度。
更多类似的,可以搜日韩现代水彩插画、水彩肌理。风格蛮适合年轻、文艺、美好、儿童这类感觉的,“麦门”曾经出过一个类似的节气系列,不过更加简洁。
—————————————————————————————————————
作品出自艺术家@sorasora_sr,为公开发布作品。可以在Ins上看到更多。
图片来源:
https://www.instagram.com/sorasora_sr/p/DCEIlOHSMWs/?img_index=1、
https://www.instagram.com/sorasora_sr/p/DDUEGF2S0Z8/—————————————————————————————————————
[版权说明]本图片引用自已公开发表作品,已进行清晰度压缩或尺寸调整,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或盈利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4条第2项“为评论等目的适当引用”条款合理使用,因平台规则限制,作者及出处信息已按可行方式标注。若该引用对您的权益造成影响,请联系 hello.caiguang@outlook.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积极处理。
03. 有趣的谐音文创:鲨匕
🔍观察&感受
汉堡=汉豹,汉堡层层叠,中间趴着一只花豹,尾巴甩出薯条形状(想想看动漫里客厅的熊皮地毯)
面包=面豹,面包可以用片状面包做身体,豹子头做头
糖果=糖狗,彩色包糖身体,一只狗的脑袋吐泡泡糖
西瓜=西狗,狗头西瓜身,还有个西瓜串尾巴
🧠设计分析
创意造物的其中一个思路,不从词本身出发,而是先想两个东西拼在一起会不会好玩、好看,比如“汉堡里趴着只豹子”,然后你发现它还能念作“汉豹”,就成立了!画面得先有趣,谐音只是锦上添花。—————————————————————————————————————
作品出自艺术家@Nini studio,为公开发布作品。可在 Threads 查看更多。
—————————————————————————————————————
[版权说明]本图片引用自已公开发表作品,已进行清晰度压缩或尺寸调整,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或盈利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4条第2项“为评论等目的适当引用”条款合理使用,因平台规则限制,作者及出处信息已按可行方式标注。若该引用对您的权益造成影响,请联系 hello.caiguang@outlook.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积极处理。
04. 更有科技感的数据UI
🔍观察&感受
选择方式有点意思,不是常见的滑块结构。中间那个手柄带了数字,但不太确定是时间还是阶段。选中那一格附加了一个渐变,效果很轻,很舒服,让人有种“轻松掌控”的感觉,但又不打破整体的安静感。
🧠设计分析
极简风格对秩序有着精妙控制。它继承了 Muji、安藤忠雄、瑞士海报的设计哲学——在有限元素中制造节奏感和空间关系。安藤忠雄有个作品是用光线透过柱体打在石墙上,光影和石墙肌理形成时间刻度,有了秩序和细节的平衡。
个人理解极简设计的两个核心:秩序感和细节构成。在这张UI中,柱状条等距排列,产生了节奏和则秩序的统一感,而中间突起的手柄和选中区域的底部轻微渐变,作为细节构成,不刻意强调,却让视觉自然集中在选中位置,同时打破了重复排列的机械感,画面看起来轻轻的。少不是空,而是为了让人看见节奏。
—————————————————————————————————————
作品出自设计师@Lokki,为公开发布作品。可在X 查看更多。
—————————————————————————————————————
[版权说明]本图片引用自已公开发表作品,已进行清晰度压缩或尺寸调整,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或盈利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4条第2项“为评论等目的适当引用”条款合理使用,因平台规则限制,作者及出处信息已按可行方式标注。若该引用对您的权益造成影响,请联系 hello.caiguang@outlook.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积极处理。
05. 干净的视觉方向UI作品
🔍观察&感受
茶花老师的完整UI视觉方案,从 0 到 1 展示得很系统。整体包装、页面版式和内容架构都值得参考,设计上也藏了不少细节亮点,信息表达清晰,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出用心的作品集。还记得之前第一次看到他做的蓝色系微软页面就觉得很惊艳,这次依然是熟悉的稳定和节奏感。
🧠设计分析
茶花老师的作品节奏感非常好。在他面前深感自己是“设计界小学生”,试着从结构、局部密度和信息节奏三个角度拆解学习他在构成上的高级感吧。
1、结构清晰
结构清晰不是排得整齐,而是信息被合理组织:每组内容能被感知为一个单元,主辅层级明确,浏览顺序自然。
作品中,每页都只讲一个核心信息,模块结构清晰,焦点路径明确。例如 UI 展示页中,主图居右承担视觉重心,左侧仅配一个弱对比 logo 做平衡;设计说明页则反过来,用插图补足以文字为主的页面,拉回视觉张力。
2、局部密度控制
不是所有区域都一样松或一样紧,页面有“密—松—密”的节奏对比。
作品从首屏到尾屏节奏起伏明显:UI 展示页信息密,logo 页面节奏放缓,设计说明重新聚焦。每页内部也做了密度调节——主内容密集时,周边留白多、修饰弱;内容轻的时候,则用图形补足画面,维持整体张力。
3、信息节奏
每屏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推进自然,没有信息堆叠或视觉跳脱。修饰元素通常安排在主内容之后,小而不乱,有层次也不过头。整体读感轻松、有引导感,节奏感好,是页面“好读”的关键。
整个作品的信息、节奏、构成配得很成熟,不靠留白取胜,却依然舒服好读,茶花老师的节奏感,真的看一次学一次,respect!
—————————————————————————————————————
作品出自设计师@开到茶花,为公开发布作品。可以在UI中国查看更多。
图片来源:https://www.ui.cn/detail/669746.html
—————————————————————————————————————
[版权说明]本图片引用自已公开发表作品,已进行清晰度压缩或尺寸调整,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或盈利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4条第2项“为评论等目的适当引用”条款合理使用,因平台规则限制,作者及出处信息已按可行方式标注。若该引用对您的权益造成影响,请联系 hello.caiguang@outlook.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积极处理。
还看到了茶花老师对士气网页的设计,也很棒
图片来源:https://www.ui.cn/detail/658567.html?nopop=1
—————————————————————————————————————
[版权说明]本图片引用自已公开发表作品,已进行清晰度压缩或尺寸调整,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或盈利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4条第2项“为评论等目的适当引用”条款合理使用,因平台规则限制,作者及出处信息已按可行方式标注。若该引用对您的权益造成影响,请联系 hello.caiguang@outlook.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积极处理。
06. 木框之外的心情
🔍观察&感受
木框搭配日历,自带一种温和、透气的节奏感。视觉上很克制,形式上却不单调,像是静静摆在桌角的一种生活仪式感。
如果换个用途,比如作为签到卡、积分记录,它也能带出一种轻巧的形式感。甚至可以把木框想象成窗户,卡片像玻璃一样叠在中间,背景景色随季节变化,就像 Vision OS 里的动态全景——不是纯粹功能,而是一种被时间和情绪包裹的互动体验。
还想到一个方向:心情卡片。有时候看到一个美景,想配句话发出去,但打完字总觉得不够精致。如果能自动生成一张“画面+话语”的心情便签,那种温柔的表达会很打动人。
🧠设计分析
这份日历也带有极简装帧的影子,辅以自然图像,营造出一种年轻、文艺的视觉气质。
植物图像近似植物标本的构图,仅保留枝叶的结构与通透感。配色以低饱和的绿与粉为主,搭配木纹质感底,形成一种安静的自然氛围。
而日历信息部分极简到近乎隐形,仅用细线和圆圈标注日期,字体小巧、分布稀疏,不主动吸引注意力,而是融入整体的视觉节奏中。
相比茶花老师那种“强弱分明、节奏递进”的构成方式,这组日历的节奏更平铺、匀速。虽然缺少明显的视觉推进,但也因此更显得安静克制,更像是一个被动陪伴的存在。
—————————————————————————————————————
作品出自设计师@yagonaonori,为公开发布作品。可在 Threads 查看更多。
图片来源:https://www.threads.net/@yagonaonori/post/DEV_70ey6IH?xmt=AQGzglN_qUHZqi-WHf1ndFCIOqTl6hmdb9cMQiG49AaJeg
—————————————————————————————————————
[版权说明]本图片引用自已公开发表作品,已进行清晰度压缩或尺寸调整,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或盈利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4条第2项“为评论等目的适当引用”条款合理使用,因平台规则限制,作者及出处信息已按可行方式标注。若该引用对您的权益造成影响,请联系 hello.caiguang@outlook.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积极处理。
07. 好看的明信片版式
🔍观察&感受
版式非常舒服,左横右竖的排布形成清晰的秩序感,干净但不空。日文本身具备图形感,竖排后稳定了画面,也拉出了细节层次。数字、横排文字与竖排汉字之间的节奏切换,使画面在简洁中仍保留张力。
如果换成中文,可以适当引入装饰性的标点符号(如波浪线、顿号等),在不破坏整体克制感的基础上,增加些许节奏和趣味。
整体很适合作为“文字比例型排版”的参考模版,尤其适合信息量不大、重视调性的展示场景。
🧠设计分析
大数字、小字号、松间距,文字被当作构图元素安排,每一行都在“呼吸”,留白是节奏不是空洞。竖排日文本身也具备图形感,不只是传递信息,更像是画面的结构锚点。整体呈现出一种文字参与构图的逻辑,是文字信息不多时也能做出秩序、设计感的好例子。
—————————————————————————————————————
作品出自设计师 @kinobi_d,为公开发布作品。可在 Threads 查看更多。
图片来源:https://www.threads.net/@kinobi_d/post/DHghBPAvOrn?xmt=AQGz-pYC8pcdRxtVvbhd5o1pFzne6yLIMBRAMS3rUm2MCw
—————————————————————————————————————
[版权说明]本图片引用自已公开发表作品,已进行清晰度压缩或尺寸调整,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或盈利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4条第2项“为评论等目的适当引用”条款合理使用,因平台规则限制,作者及出处信息已按可行方式标注。若该引用对您的权益造成影响,请联系 hello.caiguang@outlook.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积极处理。
08. 好看的手账,像吃法图解
🔍观察&感受
这一页手账画得太可爱了,像一本手工食物的说明书。奶酪、三明治、团子分门别类地标注出来,又整齐又有亲切感。
让我想到家附近那家手作奶酪店,如果能提供这种“食用方式图解”,会让手作产品的精致感更完整。也很适合网上那种做造型馒头的小铺子,像墩墩馒头那类风格。
小朋友会喜欢吗?我觉得应该会。画风太有参与感了。
🧠设计分析
每组图+文是一块信息,通过位置和间距自然分组,随意中带着网格感的规整。风格轻松、有参与感,在亲子、美食、手作等场景中,这样的方式能强化“
亲近感
”和“
原创感
”的体验。
—————————————————————————————————————
作品出自设计师 @maruiosaranoue,为公开发布作品。可在 Threads 查看更多。
—————————————————————————————————————
[版权说明]本图片引用自已公开发表作品,已进行清晰度压缩或尺寸调整,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或盈利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4条第2项“为评论等目的适当引用”条款合理使用,因平台规则限制,作者及出处信息已按可行方式标注。若该引用对您的权益造成影响,请联系 hello.caiguang@outlook.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积极处理。
09. 柔科技的趣味主视觉
🔍观察&感受
透气的大背景上,摆放几个多彩图形,周围再点缀几个漂浮物,打破了画面的稳定感,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整体视觉轻盈但有张力,特别适合科技类的新潮产品。未来感和亲和力并存。
🧠设计分析
非常棒的微软
Fluent Design
系列风格,整体呈现出“轻、透、柔”的感觉。
背景使用低对比、通透感强的渐变色(如浅绿、淡粉、柔蓝),通过透明度叠加营造“空气感”,带出一个有光、有雾、有深度的空间氛围。
主体图形用了“熟悉元素 + 抽象图形”并存的方式:熟悉的 logo 提供识别性,抽象几何强化画面的艺术性和秩序感。熟悉中带着一点未知,让主焦点更耐看,也更有韵律。
色彩上以糖果配色为主,高饱和但低对比,干净、不过度渐变,搭配柔和光影,整体观感明亮又克制。
材质以亚克力为主,辅以少量毛玻璃质感,保留通透、反光、柔光等特征,但有意省略真实颗粒或物理纹理。
还有一个很棒的点,是加入了少量白线条作为装饰处理,丰富了视觉层次,也增强了科技感与未来感。
这类“柔科技”视觉关键词,可用于检索或图像提示词参考:
fluent design, translucent plastic, soft glow, isometric abstract UI components, acrylic 3D UI scene, floating panels, translucent glass material, soft neon gradients, clean and futuristic composition, tech product interface
—————————————————————————————————————
作品出自githubuniverse 24网站,为公开发布作品。可在官网查看更多。
—————————————————————————————————————
[版权说明]本图片引用自已公开发表作品,已进行清晰度压缩或尺寸调整,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或盈利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4条第2项“为评论等目的适当引用”条款合理使用,因平台规则限制,作者及出处信息已按可行方式标注。若该引用对您的权益造成影响,请联系 hello.caiguang@outlook.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积极处理。
Vol.1 就写到这里
下期见,也欢迎你带走一两片叶子,去做自己的作品。
如果你也留意到了什么,欢迎随时分享给我。
6
Report
声明
收藏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6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收藏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