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2年发布「图表组件」开始,我陆陆续续收到了很多小伙伴的正向反馈。
刚好这个月我也发了新的「业务组件库」,所以想就着这次项目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搭建整个组件库的思路和过程,也为有想要搭建个人组件库的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同时,文章中也为大家罗列了很多我在搭建组件库时阅读的参考文章链接。
本篇文章没有专业的方法论,也不是教大家如何去搭建企业级的组件库,而是一些自己踩过坑的“土方法”,来告诉大家如何从设计师自身出发去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独立行走的”组件库。
这里的组件库,并不是指figma中创建的变体组件,更像是一个素材库。
全篇大白话,对于刚刚接触UI设计的小伙伴也可以看懂并轻松上手,不要紧张。
通过4个简单易懂的场景作为切入点,来为大家提供思路:
需要精细调整和排版的页面,比如表格、日程安排或甘特图等。这些页面实现起来难度并不高,但它们繁琐、枯燥,且极其耗时。
我们也可以去Figma资源社区寻找现成的素材来快速拼凑。但是往往下载下来的素材,也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去跟根据自己的业务和规范进行调整,最终可能还不如从头开始自己制作来得高效。
因此,针对这种场景下的内容,我就会把它实现并归类到组件库。
如果有些小伙伴公司的业务内容比较相似或者工作久了,大家一定能懂我这个标题的意思,我们可将工作中重复造轮子的内容抽离出来,做出标准化的模版。
总结的方法:大家可以将页面贴到一起,把重复的部分切出来,概括包含哪些元素,然后针对这些元素去做标准化模版。
如何做好B端体验标准化?用阿里的数据可视化案例教你!
本条和上一条有相似之处,但我单拎出来,是因为对于很多本身工作内容过于垂直的同学来说,(比如我,会做很多财务相关的数据看板或者工作台,很少做表单类的页面。但是作为一个要在行业内生存的设计师,只做这两块肯定不够,要放在整个行业去做一些通用的组件)。
如果一些小伙伴还不太了解都有哪些业务场景的话也没关系,我以
表单
为例,为大家提供3种方法:
网站设计图:
大家去设计网站(花瓣、站酷等),搜索关键词“表
相关文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很多设计师已经总结好了相关专题的文章。
产品体验:
在前两个方法中,一定会有很多产品图,我们可以挑选一些去注册体验。
一些需要卷视觉的页面,以b端为例,比如登录页的配图、首页可能会有banner、以及一些图标、甚至说一些3D场景,这些如果在一个时间紧凑的项目期,我们是没有足够的时间花在这上面的。所以需要抽其他时间做些素材积累。(注意这里的积累,不是只做一个两个,而是尽可能的丰富)
对于需要卷视觉的内容,因为我本身不是科班出身,所以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两种土方法:
1.专项临摹:
我们可以在设计网站上搜索相关类型的优质页面,进行临摹。将这些临摹的素材用在工作中,可以是样式临摹、可以是布局参考。
2.善用AI: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我分享的几篇关于Midjourney的笔记,当作学习,我会把平常不容易做的设计,通过AI生成,比如:渐变背景、登录页的配图。
知识点补充: 既然讲到midjourney,之前也有小伙伴咨询过我,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用它生图的基本步骤:
公司自有:如果公司本身有一套样式规范和组件库,那我们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做拓展
开源通用:公司没有规范的话,我们也可以选用开源的规范,比如我的组件库是引用的arco
1.软件:
做ui的工具很多,mastergo、即时设计、figma、或者Axure,大家选择自己熟悉的即可。figma文件可以导入到mastergo、即时设计。通过插件也可以导出到Axure。
2.Figma插件:
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我在做组件时用到的插件。
组件库是一个持续积累的过程,建议大家在做的过程中做好版本管理,每一个阶段都参考资料都可以存为历史版本。
因为我的业务组件库分为了工作台组件和b端通用组件,而这两类之间有较大的差异,所以我分开讲:
首先我们需要先知道工作台组件都包含哪些大类,以及每种类型下包含哪些子类,这里我为大家总结3种渠道:他们已经对工作台有了完整的总结,我们只需要提炼出我们自己需要的类型就可以了。
这些产品,会将工作台归纳出组件,而针对这些组件用户可以自定义。那么这些已经归纳好的类型以及可以自定义的属性,我们都可以参考。以飞书和钉钉为例:
大家去设计网站,搜索关键词“工作台”,去挑选一些
相对落地(最好是已经上线的产品)
的界面,将每个界面的模块截图,归纳相似类型。这一步也可以为我们之后设计组件时提供参考。
总结:这一步我确定了工作台组件库的分类及每类包含的大致内容。
上一步确认了工作台组件库的分类后,我们针对每一类进行元素梳理,以
个人信息
为例:
元素梳理过后,我们也可以对元素间的布局进行举例,以
数据分析
为例:
根据我们基础准备阶段选择的样式(公司自有、开源系统),对上一步梳理好的草稿调整样式规范。包含字体样式、字号、颜色、间距、圆角等。
🚩这一步很重要,因为我们的组件要拼接到页面中使用,并根据栅格和实际字段,宽度会有所不同,所以组件的自适应很重要。
我在给小伙伴做组件库校验的时候,发现很多组件会忘记做自动布局,这边
建议每做完一个卡片后,都顺手通过以下两点,来顺手校验自动布局问题:
修改字段长度,考虑字段超长、上下排列对齐时字段长短不一等;
同时,我发布过一篇关于figma自动布局举例的笔记,大家可以看一下,会更清楚的理解。
在这一步,我们可以尽可能去丰富卡片的视觉效果,比如通过增加渐变、背景图等。
这点类似于第一章中提到的「1.4特殊且需要耗时的视觉设计」,我们在做组件库时做好可以直接应用的效果。
在上一步中,我们可能会犯一个错误,比如下图中:个人信息卡片的颜色过重(即使在右下角,但第一眼看到的可是那一条蓝色横幅),但因为
工作台组件是拼接到一个页面中使用
,所以要注意整体的视觉平衡,不要有过于突出的颜色。
在V1.0中包含了导航、表格、表单3种常见的组件类型。
工作台组件库每种类型比较独立,但这一部分的组件库相对复杂、设计知识点很多,所以在开始之前建议大家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里给大家贴出了我在这一过程中,收集的一些相关资料。
实战攻略:B端销售系统(CRM)表格减负&提效设计秘诀
「Ant Design 4.0 探索专题」“表里不一”的设计资产
B端体验深耕-洞察用户诉求,打造心有灵犀的使用体验
https://www.uisdc.com/web-form-design
https://www.zcool.com.cn/article/ZMTIxMzA2OA==.html
同时,我也发布过两篇关于侧边导航的笔记,里面有更详细的分类,大家可以看一下:
根据上一步的文章阅读及设计参考,我们会对每个模块分别有什么内容有大致的概念,这一步就可以对模块的元素进行梳理。
根据上一步梳理的元素内容,我们需要为后期页面级的组件,搭建一些业务原子组件,注意这里文章第二部分的「原子库」不一样,是具有业务属性的原子组件。
这里以
表格
为例:我梳理出业务中常用的单元格数据,并将每一类数据列举出10行(表格有分页时通常为10行),每一行的数据都是真实的,这样后期在搭建页面级组件时,即可直接复制。
在上一步已经搭建好原子组件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参考资料和元素梳理的内容,来搭建页面。
整体规范与工作台组件一致,需要符合基础设计样式规范,这里我不再做过多讲解。
导航、表格、表单三类组件关于自动布局注意点各有不同:
对于标题在左侧的,因为标题字数不固定,这里对于原子组件宽度采用固定宽(可以自行调整)。
很多小伙伴,在做组件库的时候,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想太多,一开始就想做的很全面,恨不得考虑到所有场景,结果越想越多,越做越复杂,就做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