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景点,扛不起城市文旅发展的大旗

北京/设计爱好者/2年前/59浏览
网红景点,扛不起城市文旅发展的大旗

网红景点,扛不起城市文旅发展的大旗

旅游市场上,景点大部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网红景点,另一种是想成为网红的景点。在社交媒体的宣传营销中,似乎只有搭上“网红”二字,景点才能脱颖而出,对于景点而言,这无可非议,因为抖音、小红书等各类社交媒体已成为了大众旅游决策平台,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路线规划再到具体的酒店、餐厅推荐、打卡拍照……社交媒体贯穿了旅行全程,只有成为“网红”,景点才能进入更多游客的视野以及选择范围之中。 但是对于一个城市文旅产业而言,仅有网红景点是不够的。

01 网红景点 城市文旅发展的双刃剑 网红景点,对于城市文旅的确有诸多益处。首先是知名度的提升,从早期青海茶卡盐湖、重庆洪崖洞、西安永兴坊的摔碗酒到如今新起的老君山、涠洲岛、望仙谷,一个景点带火一座城的案例不胜枚举。 其次是旅游经济的促进,2018年,永兴坊的摔碗酒视频火爆全网,短时间内吸引大批游客“打卡”,当年清明节假日期间,每天上万名游客排队等喝摔碗酒,数据显示,西安市2018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47亿人次、增长36.7%,旅游业总收入2554.8亿元、增长56.4%,西安成为中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第一位,这一年西安旅游人数和收入的剧增离不开永兴坊热度的加持。 但是网红景点也存在弊端,网红景点的特点概括来说就是四个字“新、奇、特、美”,为了达到效果,景区容易剑走偏锋,最终出现一些问题。 安全,为了追求惊险特别、独特体验,旅游景区中各类刺激的旅游项目层出不穷,例如玻璃栈道、悬崖秋千、“网红飞鱼”项目等,部分项目处于监管的空白区,每年都有景区发生安全事故,今年央视315晚会点名曝光部分景区的“步步惊心”网红桥项目所使用的三点式安全带不安全。 照骗,为了营造景区“颜值”和氛围感,许多景区在营销宣传中用修图软件调整滤镜,并通过裁剪、杂物去除的方式“巧妙”地将周边破坏氛围的店铺隐藏,曾经各地景点的人造“天空之镜”因修图过度让游客直呼“诈骗”,如今社交媒体上小京都、小瑞士、小圣托里尼比比皆是,大都名不副实,虽然小红书曾为部分用户过度美化笔记的情况而致歉,但近几年来每年都会有相关“照骗”景区登上热搜。 此外,一些“网红”景点开发程度不高、接待能力有限,游客实际容量与可承载人流量有落差,游客引来了却留不下来,并且旅游体验也不好,这些问题影响的是整个城市旅游市场的声誉。 其实,网红景点只不过是旅游发展的“催化剂”,城市文旅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从以下这些方面下功夫。

02 西安文旅 出圈更出众 近来年,西安文旅频频出圈,西安旅游热度居高不下,原因何在? 一座长安城,半部中国史。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让西安积淀了众多历史文化景点,曾经兵马俑、大雁塔、华清池等历史文化景点是文旅的代名词,但在十多年以前西安整体旅游资源多而不强,市场动力不足。 如今西安文旅可以说是国内城市的天花板,拥有长安十二时辰、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等一批文旅全国的文旅标杆之作,今年还入选了“十大旅游向往之城”,我们以西安为例,看看这座城市到底做了哪些。 顶层规划,西安市政府提出要重点发展“一核三极多板块”。“一核”指着力打造中心城区皇城文旅融合核心发展区;“三极”曲江、雁塔“文化+旅游”增长极,浐灞、港务“会展+文体+旅游”增长极和临潼全域旅游示范区秦风唐韵增长极;“多板块”则指未央区、蓝田县、高新区、阎良区等特色旅游景区协同发展的综合布局。 转型升级,近年来,西安市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西安旅游从观光游向休闲游、度假游转型升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特色项目,建成大唐不夜城、袁家村、永兴坊、长安十二时辰等一批文旅重点特色项目,通过特色项目的知名度带动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 新兴业态,鼓励支持工业、农业、水利、体育等领域跨行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文旅+”新兴业态,同时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新兴旅游项目。 夜游经济,依托重点板块和重点景区,大力培育观光游憩、文化休闲、演艺体验、特色餐饮、购物娱乐等夜游经济产业。以大唐不夜城等为重点,打造游客乐享的“文化夜市”,创建国家夜间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

IP打造,通过将文旅与现代科技、时尚艺术、特色饮食等产业融合,打造推出了“博物馆之城、书香之城、音乐之城、演艺之城”等一批城市文化 IP。 多元活动,近年来西安举办了西安年、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西安国际音乐节、西安戏剧节等各类文旅品牌活动,进一步丰富游客体验性。 政策资金,近年来,西安不仅出台了多个促进文旅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更是投入真金白银来推动文旅发展,2020年,西安拨付3亿元资金,重点扶持文化旅游企业渡过难关,此外,西安拨付文旅融合发展项目资金9.11亿元。其中3.55亿元支持重大文旅项目建设,2.12亿元支持文旅政策奖补和产业扶持类项目,5157万元保障全市重大文旅活动,1.15亿元用于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1.77亿元用于支持文物事业发展。 此外,基础设施的完善、接待能力的提升等,也是西安旅游的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西安的众多举措也卓有成效,以今年五一假期的数据为例,西安市共接待游客1330.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7.4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19.23%、29.59%。 从西安文旅产业的发展也能看出,网红景点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西安持续的火热是多元因素的叠加。 总而言之,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不是打造几个网红景点就行,更重要的是明确文旅产业发展定位,做好系统规划,打造核心重点文旅项目,将区域内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与此同时,也要关注游客的消费需求变化,适时优化升级业态,要完善服务体系建设,政府相关部门也要落实好财政、税收、投资、人才等支持政策。

声明:图片及部分文字源于网络,侵删

0
Report
|
收藏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Heal丨概念网页设计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装东西Packing.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