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Tiffany告诉你,如何用设计拯救正在消失的报刊亭?

广州/设计爱好者/3年前/868浏览
LV、Tiffany告诉你,如何用设计拯救正在消失的报刊亭?

可随着纸媒的消退、媒体转型的大潮,报刊亭也在这股时代洪流之下被裹挟着退潮,城市中的报刊亭正日趋消亡。

重新回到街头的报刊亭

被设计拯救的城市街头文化

在互联网时代尚未来临、出版文化仍然兴盛的时候,报刊亭犹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种,传播各种新式文化浪潮。可随着纸媒的消退、媒体转型的大潮,报刊亭也在这股时代洪流之下被裹挟着退潮,城市中的报刊亭正日趋消亡。

当城市变得越来越快速的时候,我们还在为报刊亭的消退,为时代浪潮翻涌后搁浅的贝壳而悲伤。而有一群人,却不止步于此。他们重新改造报刊亭,或是赋予报刊亭新的概念,把已经消失的街头报刊亭,重新带回了街头

正在消失的街头报刊亭

它“活”过来了,却也消亡了

人们时常担忧纸媒的未来,是否会想起与它休戚与共的报刊亭呢?如果不是偶尔在街上要买水,也许很多人都想不起报刊亭的存在。毋庸置疑,报刊亭作为城市文化的标杆,却在悄然退出我们的城市,逐渐成为“时代的眼泪”。

# 图源自公众号“HanDeSome汉的一些”

01

正在消亡的报刊亭

直接关停,一拆了之

今年年初,网传杭州所有报刊亭因为亚运会市容整顿将全部拆除,一时之间引起了广泛热议。这不只存在于杭州,每个城市都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早就好多年前国内外各大城市都陆续关停路边的报刊亭,一拆了之。

# 图源自公众号“HanDeSome汉的一些”

报刊亭兴起于21世纪初,2008年开始大规模消失。从2008年至2013年,上海消失了579家报刊亭,广州消失了768家,北京消失了1026家。直至2013年,全国共拆除10468个邮政报刊亭,曾有3000多家报刊亭的上海,如今只剩下不到200家,而这个数字仍在不断锐减。

像是长沙、武汉这些非一线城市,统计下来的报刊亭数量不过百余家。现在我们走在城市的街头,偶尔还能碰见一两个报刊亭,但是真正在卖报纸、杂志的报刊亭却是凤毛菱角。


02

不再卖报的报刊亭

复合经营,尴尬转型

在这个凡事都讲究快速的时代里,人们对文字的耐心逐渐消失。报刊亭为了生存下来,也被迫进行尴尬的“转型”:卖报成了报刊亭的“副业”,丢弃在角落里,支撑它们生存下来的反而是除纸刊以外的任何东西,比如零食、饮料、烟酒,甚至玩具都比报刊卖得好。

# 杭州限时3天的咖啡报刊亭。图源自小红书“like一只菠萝”


究竟是路边报刊亭,

还是咖啡打卡圣地?

@深圳咖啡报刊亭 iuGis


这家隐藏在天桥底下的咖啡报刊亭iuGis,是深圳第一家报刊亭咖啡店。整家店面采用了经典的复古墨绿色调,配以原生感磨砂颗粒墙面,透过拼接的哑光的黑色窗框可以看到店内红色的咖啡杯。


由原来的报刊亭改造而来的缘故,店内还保留了报刊亭原有的味道,门口摆放了不少报纸以供阅读。但是,不少人都是为了咖啡而来的,看报对他们来说只是可有可无的事。

#图片源自公众号“食妞”、“咖啡工房”、“深圳小时光”

💃

这家报刊亭不卖报纸,

竟然改行喝酒、蹦迪。

@天津PUTONG KIOSK BAR    


全天津最小的BAR,就藏在这家报刊亭里了。但这里不卖报纸,改行成路边就可以喝酒的mini蹦迪报刊亭了。乍一看以为是很普通的报刊亭,却找不到售卖报纸、杂志的窗口,红绿色的霓虹灯在夜色之下显得神神秘秘的,走近它才能揭下真实的面纱

# 图源自小红书“西西莉Cicely”、“Pure张镨予”


当报刊亭不再卖报,经营中心转向“副业”的时候,报刊亭还原来的报刊亭吗?而在这种尴尬的“转型”之下,不少报刊亭的确“活”下来了,却也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消亡。

被挽救的报刊亭焕发新生

如何通过重新设计拯救报刊亭


在这种严峻的情形之下,热爱报刊亭文化的人并未在风雨飘摇之中坐以待毙。不少品牌、艺术家和设计师仍然在为报刊亭而坚持着,他们通过重新设计报刊亭使之焕发新的生机。

🗞

在鹿特丹寻找爱马仕

最特别的橙色报刊亭。

@Monde D'Hermes Kiosk


今年5月,受遍布法国巴黎的报摊的启发,爱马仕为庆祝双年刊杂志Le Monde d'Hermes,把橙色报刊亭Monde D'Hermes Kiosk开到了鹿特丹、巴塞罗那等地。报摊亭采用了爱马仕经典的橙色色调,来往的路人都可以前往免费领取一本杂志。


🗞

LV来到卡普里岛接管了

一个历史悠久的报刊亭

@Louis Vuitton


意大利卡普里岛上有个著名的珐琅钟楼,在钟楼脚下曾有过一个90多年历史的报刊亭,后来消失不见,给当地喜爱阅读纸刊的居民留下了怀念与叹息。就在上个月,Louis Vuitton将其éphémère图书项目带到了这里,重新设计后让报刊亭焕发了新的光彩。

🗞

Tiffany蓝色空间,

充满氛围感的报刊亭。

@Tiffany & Co. 


早在2018年,Tiffany就把第五大道旗舰店搬到上海来了。整个报刊亭都以Tiffany Bule为基调,创造了一个很有氛围感的蓝色空间。这里不仅有早已消失的电话亭,还在里面开起了报刊亭,亭外还挂满了Tiffany杂志。

在开报刊亭这件事上,谁又比得过Tiffany?今年6月,美国数字周刊AIR MAIL联合Tiffany & Co. 重新设计了伦敦街头的一个报刊“亭”,聚集了一大批时尚文化爱好者在这里。

🗞

这位艺术家用旧牛仔布

搭建了一个纽约报刊亭

@英国、瑞典艺术家Denimu


英国、瑞典艺术家Denimu(又名Ian Berry)通过裁剪和拼接破旧的牛仔布构建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而闻名。他对所有牛仔布的热爱与标志性售货亭的形象结合起来,他在射击画廊用各种深浅不一的牛仔布,将碎片剪裁并缝合在一起搭建了一个纽约报刊亭。

🗞

这个独立出版社拯救了

曾被废弃的地下报刊亭

@美国独立出版社Pau Wau


美国独立出版社Pau Wau在美国地铁站内的一个被废弃的地下报摊亭内出售艺术和独立出版书。在这个报刊亭里还摆放这一台自动售货机Zine Time,以1美元的价格随机分发由20位艺术家策划的杂志。这个报刊亭还曾被Louis Vuitton选中在巴黎“现代: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展出。

🗞

废弃保安亭变身报刊亭

开启全新mini书店空间

@DOOGHOOD野狗商店


国内创意内容厂牌DOOGHOOD(野狗商店)主理人不二飞,一直都挺喜欢报刊亭这种形态的。2022年,野狗商店将一个保安亭改造成报刊亭,开启了全新的mini书店空间——野狗商店报刊亭。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野狗商店把愿意看杂志、喜欢逛书店的人都聚集在这里,与BranD也展开过一次合作。

不知道在你的城市里还有没有报刊亭?还是它早已消失在你的记忆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城市文化底蕴呈现的报刊亭并非一定要消失不可的。如今不少品牌和设计师都致力于改造翻新去挽救报刊亭,希望通过设计赋予这些失落的城市文化地标一个新的未来。

我们都期待城市进步的同时,也能保留一丝丝温度。

你多久没有光顾报刊亭了?还记得上一次在报刊亭买的什么?

欢迎评论区探讨!一起唠嗑

编辑 | blingbling

图片 | 来源于网络(脚注处已标明)

(如有侵权,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新刊上市速来抢购吧!!!

优惠价96 

原价120元

BranD NO.63《兴趣制造》 

12
阅读原文
|
Report
|
15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报刊亭调研
报刊亭调研
报刊亭调研
报刊亭调研
作品收藏夹
个人
个人
个人
个人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