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 心理学
心理学目的是了解用户真实的想法,希望设计师在注重页面美感的同时也要注重用户的使用
一、峰终定律
保证用户在使用流程中的高峰处和结尾处保持较高的愉悦体验
用峰终法则提升用户在整个产品上或某个功能上的体验,需要先对用户在整个产品上或某个功能上的使用行为与想法进行分析,并绘制出用户的情绪曲线,根据情绪的峰值节点和使用流程的结尾,这两个“关键时刻”,进行体验上的重点打造。
需要我们记住 :
用户根据体验的高峰和结束来判断产品体验是否好坏,并不是根据用户使用产品的每一个节点感受的平均值来判定,我们可以理解为结果比过程重要。
就像我们看电影时,一个电影2小时前1小时都枯燥无味,突然中间有5分钟让你的情绪上升,此时你可能觉得这个电影还行,至少让你达到了情绪高潮,当你继续观看时电影片段又变得枯燥无味,突然最后10分钟和结束时出现了电影彩蛋,并且这10分钟的内容特别符合你的胃口,这时候你就会出现一种“嗯,这个电影不错,结局挺好”这样的心理暗示,此时会发现接近100多分钟的枯燥内容都被你忽略掉了,或者你也记得但是你默认了电影90%的枯燥。
产品中该怎么用
强化峰值
一些app里在用户购买成功后,将已购商品以一种具有仪式感的收藏卡形式展示给用户,给用户惊喜的体验,在盲盒星球内购买盲盒成功后会弹出卡片,把用户获得感拉满,在网易云音乐直播间内如果是新手用户就会弹出新人见面礼,通过视觉的表现形式把氛围拉拉满,当然还有一种反向峰值,当有一些产品进行抽奖时,如果用户未中奖会弹出情感化弹窗,对用户进行安慰降低用户的挫败感。
上面讲的偏向于业务弹窗,还有一种是功能性弹窗, 当用户使用某个产品流程时,这个流程可能通过多个维度才能到达最终的节点,在最后用户完成操作时通过情感化弹窗进行提示,又或者在版本升级时需要引导用户进行更新,使用情感化的表现,能够将产品与用户产生情绪共鸣,增加趣味性,提升体验。
降低负面峰值
当用户使用产品去完成目标时,突然中间步骤出现网络波动、网络断开等不可抗拒的因素,此时在页面中添加一些情感化设计,会缓解用户焦虑情绪,甚至可以在空状态中添加动效来提升趣味性。
二、蔡加尼克效应
用户对没有完成的事更关注
我们生活中也会遇到相似的场景,考试我们都经历过,在过程中某一道题没答上来,在答后后面的时候脑子里一直会想那道未填的题,而前面填过那么多题,我们却不容易记住。看综艺大家经常都知道,看到关键节点的时刻总会有广告插入,但是我们又舍不得换台生怕广告结束,错过了什么关键内容,广告商其实就是摸透观众心理,让你又爱又恨的看广告。
产品中该怎么运用
连续不中断-引导持续完成
在一些教育产品或者签到产品中都会有一些进度型的提示,像下面“开言英语”的课程报名页面,在侧面添加了进度条,时刻告知用户当前进度,并且在进度末端提示未到达节点,对用户进行心理暗示,引导完成未来事项。
减少心理负担-任务流程明确
在新用户注册页面时很多产品会收集用户基本信息,通常会使用分段形式把信息分开,减轻用户心理负担,并且在完成任务时会给用户明确当前进度,同样在一些其他场景例如认证信息场景中,哪怕用户中途因为其他时间被打断,回来后也能够很快的定位到未完成事项。
心理暗示-日历添加任务
很多日历产品中会添加代办事项的功能,这个功能就很好的利用了《蔡加尼克效应》有些用户会通过在日历下面添加每天的计划以此来督促自己完成,如果某一天的事项发现没有完成就会有很重心理负担,哪怕到了第二天也会回过头来把错过的事项给完成,像我经常就会使用《滴答清单》来督促自己完成什么事情,如果有哪一天的事项没有在清单上打上勾,我可能好几天都在关注这件事。
三、禀赋效应
当一个物品用户没有拥有时,对他的价值感相对较低,当用户拥有时会高估和珍惜物品的价值
比如我们过生日收到的礼物,在没有得到这件礼物之前,我们对他的价值或者吸引力往往没那么高,但是当这件礼物通过生日的形式送给你的时候,他就具有一定的意义并且这件礼物是属于你的,假如此时有人花市场价购买你的礼物,内心更多的想法是不舍得卖,因为这件礼物已经属于你了。
产品中的应用
赋予更高的价值
在旅游产品中一般都会记录用户的旅游足迹,此时把用户经过的城市以地图的形式融入在分享页面中,激发用户的旅游价值,禀赋效应在分享产品中不止这些玩法,商品收货时、贵重物品分享时等等
诱导禀赋效应
诱导即是向用户赠送免费的东西,通过这种方式提供免费试用服务或者是一些优惠礼包等,当得到免费服务或者优惠时由于禀赋效应用户可能会去进行付费或者深度使用,让用户感受到这是它自己的东西,对产品的价值感加倍
个性化价值
诱发禀赋效应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用户的主人翁意识,在一些产品中会有一些个性化的设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进行设置,这样可以让用户与产品产生价值联动,比如谷歌浏览器的背景和同步功能,再比如app中常见的换肤、换色等功能
反面效应
有正向的也就有反向的,反向指的就是厌恶效应,人们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更加珍视,所以对于损失所表现出来的厌恶要比获取收益表现出的愉悦强烈得多,我们往往会对所损失的东西更为敏感,有心理学家实验过,股票下跌的损失要用双倍的涨幅才能挽回心理痛苦,在产品中常见的就是会员试用服务,当我们给用户7天或者30天的试用期后,时间一到大部分用户都会选择付费,因为他们默认这些服务已经拥有不愿损失
四、干扰效应
指的是用户同时思考两件事情以上时,思考效率和准确性会下降,做事情难以专注
产品中的应用
好看不好用
看下图中这两组金刚区图标,首先第一组的问题是虽然颜色很丰富,但是没有进行很好的分类,增加用户的思考时间,干扰性太大
避免干扰
我们看下面的美团首页,他的金刚区入口有15个,他们的处理方法在结构上是进行了层级区分,把重要切频率高的5个入口重点突出,使用频率较低的入口弱化,通过层级和减少复杂度避免用户出现迷惑行为
个人中心是承载功能入口较多的页面,很多功能用户一般很少用到,每个用户的功能使用频率都根据用户习惯而定,在设计上个人中心常见的就是把功能按照维度分类,如设置类、功能类等便于用户查找
还有一种列表布局也是比较效率的布局方式,这种布局方式按照用户的习惯,由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浏览,干净简洁的页面,某种程度是减少了干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