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了解用户并成为用户企业

Recommand
深圳/设计爱好者/2年前/227浏览
认了解用户并成为用户企业Recommand
设悟

探讨在大数据时代下如何认知用户

不用讨论已经被所熟知的用户研究和洞察的办法,比如焦点小组、问卷调研或者是用户画像的绘制等等。而是想从近几年的体验设计经验里,总结一些更特别的理念,到底该如何理解用户:从用户企业概念的兴起到分析,再到用户大数据分层的方法和理解人性的角度,最终落在对现有用户研究方法的改进上。

希望通过这一篇文章,能把最新的理解用户的方法和角度和大家探讨,让大家可以采用更系统有用的思维方式,去把用户吃透。

之前读过一本书叫做《乌镇剧院》,里面描述台湾建筑师在设计诚品书店的时候,特意设计了一个有阳光照耀的木质平台,让人看到就会很想坐上去随便翻翻什么书。而后来再进来的用户,看到木台上有人看书的场景,很快就能感受到浓厚的书香氛围和惬意的阅读体验。

读后很有感触,用户从来都应该是产品的一部分,甚至应该和产品是共生的关系。有时候我们看到产品,都可以猜出核心用户的样子。其实,任何产品和服务,都是在和用户一次又一次的互动过程里,变得成熟且高效。

所以在当今这个时代,通过大数据的方式理解用户、研究用户、洞察用户、服务用户,掌握这个方法,就成了认知用户的最重要的手段,这也是提升产品体验的驱动力

先从一个案例开始,带你理解用户企业的概念与优势,这个案例就是某汽车企业。也许你通过这个例子,你对怎么看待用户,也慢慢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和认知。

下面我就先给你描述一些现象。

· 这家汽车企业在自己开设的车展上,从来都不请漂亮的女车模,而是会请车主志愿者来站台,而且所有车主都会以此为荣。

· 有一次这家车企的用户看到有媒体在黑这个汽车企业的某款汽车,就主动花了很多钱为这款买了广告牌,并在社区分享。

· 这家车企的车主每年都会参加很多的活动,其中 2/3 都是车主自发组织的。

· 如果你身边有一个这个企业车主,不出意外,他在的地方只要聊起车,就一定会变成这家汽车的宣传现场。

· 在每个城市中,这家车企都有自己的组织,并且大家会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

· 这家车企的车主如果在路上碰到了,多半会鸣笛示意互相打招呼。

你看到这些例子,是不是觉得多多少少有点有趣呢。其实,在这家车企内部,大家设计产品的时候如果碰到一个很棒的创意,都会说:嗯,这个东西很有我们企业的范儿,我们的车主一定喜欢……

我一开始也不太理解这个“某种范儿”是什么,后来和他们的相处中,也逐渐认可了他们的理念,最终也开始明白“某个范儿”的含义。如果让我来总结,那就是:这是一家十足的“用户企业”,并且说到做到

那到底什么是“用户企业”呢?你可以停下来想想这个问题。下面介绍下某车企与用户用车生活方式相关的几个场景,我们一起从里面找找答案。

上边这个例子的这家车企就是一家“用户企业”

其实接触之前,也没有想到他们会如此地贴近用户。可能是经历了太多的流量增长的商业模型,当看到这样一家以用户经营为核心的企业时,就会稍感意外。而他们也称自己是一个用户企业。

来看看他们的特性和逻辑:

真的以用户为中心,并不是口号

见过不少企业喊着以用户为中心,但仍然还是面对投资人的压力使劲地冲短期交易数据,只求不断占领市场和扩充品类,而不想花精力真正地把体验做好。结果常常会陷入增长成本过高和后续交易增长乏力的状态。

这家车企是少见的,在汽车产品和用户服务上花费巨大成本来打磨的公司,并且是和每一位客户做长期的朋友。无论是在车展上,创始人和其他 VP 一起不遗余力地向每一个用户介绍产品,和车主们像老朋友一样交流,还是为每个车主都配备专职人员,全程跟进车主的买车用车时光,再或是为车主准备大小节日的礼品和组织各类的社区活动。

对于他们来说,用户,始终是舞台上的主角

买车只是开始

我们经常会碰到很多的广告,说他们卖的不是产品,而是生活方式、生活提案。但广告只有真正做到了,才算有价值。这一点上,我觉的他们做到了。

对他们的用户来说,买车就像开了会员卡,当他们购买了汽车以后,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才刚刚开始。无论是社区的内容,还是组织的活动,或者是社区的互动、商城的惊喜,再或者是各种用车游玩的攻略和建议,都会帮助用户更快地融入这个社群。

换言之,用户买车就是买了某种生活方式的钥匙,他们也仍然在用户服务和社群上,持续地向前迭代。可以说,生活圈,是他们汽车的核心之一。

新的增长模式

他们的新车主有 70% 都是老车主推荐的,甚至有的车主,为他们推荐了上百位新车主。这是一种与传统厂商完全不同的增长模式。也就是当每个用户融入社群后,都会开始向身边的人推荐他们的汽车。每一个他们的车主都像是一滴水,滴入了自己社交圈的湖水当中,随着每次优秀的服务交付和活动运营,车主都会不断地向身边的人推荐他们,这也就形成了他们较高的老车主推荐率。

并且,因为他们的车主与他们的高度凝结,所以他们做的任何有益于车主的服务动作,都会形成一波口碑传播。他们用自己的服务能力和链接能力,建设了一个高温的私域流量池。

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汽车值

好机制会鼓励好的用户行为,汽车值就是这样一种机制。

当车主做出对社区有意义的贡献时,都会积累奖励汽车值。这样,用户每一次在他们生态里的好行为都成为了一种价值积累,用户的信用也就开始有了价值。用户的每次善意和贡献都会被鼓励,那自然而然社区的贡献者也就会变多。

汽车值应该是一种荣耀,它可以让用户拥有更大的社区投票权、话语权和影响力,也让用户有各类优先体验和参与活动的权利。配合用户的积分,他们社区里的氛围,就是这样被自然而然地保持的。

数据与科技驱动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体验

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科技带来新的服务体验,这一点也体现得越来越多了。

例如,如果一个车主不幸在路上发生小事故,那么他的专属顾问就会立刻开着代步车来帮他解决问题。这个车主把证件交给专属顾问后,直接开着代步车走就可以了。而且,他只要将自己的设置传到代步车上,那么代步车的设置基本也会和他原来的一样。

另外,车主也可以把自己的车授权给 JD 的快递小哥,小哥可以打开车主的后备箱,把快递放进去。到这里,我们从 5 个维度给你介绍了这家车企是一家“用户企业”,你应该对这个概念有更多的感知了吧。

在此过程中,你会发现用户参与了这家车企种种发展的过程,无论是社区决策、产品设计、增长模式,都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共建。

所以说,用户企业,是以用户为核心驱动资产的企业。用户,是企业的深度同盟。

“用户企业”的优势所在

从这家车企的例子里,你了解了“用户企业”的特点,那么就来总结一下他们的逻辑,并对比与现在大多数企业不同的地方,以及他们的优势所在。

第一,获得健康强壮的流量

因为用户和企业在业务场景下走得更近了,所以用户会有更强的参与感和价值连接感,从而让产品有更强的粘性和信息传递效率,同时也会产生更多有效率的传播。就好这家车企漪涟式的用户拉新策略,超高的新车主转介绍率,反而节省了大量的营销费用,并且每个车主沉淀的都很扎实。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仅要问产品的流量有多大,还要问链接的深度有多深,也就是流量是否强壮,而且流量是否带有粘性。

第二,能够快速共建产品

和用户共同建设产品,是发现场景真相、打磨产品体验最佳的方式。因为用户的反馈几乎是和设计同时进行的,产品团队可以更加无缝地对接需求。就好像这家车企的任何服务决策和社群决策,都是通过用户投票完成的。而且每天也会有大量的用户活跃在社区中,贡献内容和想法,很多产品复盘也都会有用户参与。

用户企业就是用超强的用户参与感,来帮助团队真的站在用户视角去思考问题,这样创造出来的产品,才更能代表用户利益。

第三,超高的商业转化力

因为和用户交互得更加密切,在业务场景里更是和用户打成了一片,从而也就让用户对产品及企业产生了更好的信任。信任是商业交易的效率加速器,能让很多商业行为都变得畅通无阻。用户会感觉到自己被尊重,享受到了归属感,也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服务兑现,能让彼此的信任更深地加固。

这种信任也进一步产生了更高的消费频次,更好的复购留存,更强的拉新效果。对于用户企业来说,无论是新品的推出,还是老品的改进,都会有很多用户立刻尝试且迅速给到反馈。现在很多企业会找网红进行电商直播,就是为了加深产品和用户的链接温度和深度,但与其花费营销推广的成本,为什么不亲自让用户和自己的企业有更深度的交流呢?

第四,认知联动在一起

复杂的产品和业务都会有大量的信息需要和用户沟通,而和用户共同决策产品的过程,也是不断沟通的过程,它增进了用户与产品的相互理解,这样我们对于产品的认知会更加一致,也更容易和用户达成一致,不会出现预期不准造成的投诉。

用户的声音,也几乎可以被企业敏感地感受到。而传统车企,经过层层经销商的过滤,可能产品设计师和用户的距离始终很远。

比如一家出行软件公司,几乎更改什么平台策略,都要在很多用户的抱怨声中逐渐落地,因为彼此的认知并没有通过很好的渠道联动在一起,几乎都是企业的单向宣布,效率超低。

所以,用户企业模式将会是一个重要的方向,这几乎是必然的。

第五,更强的共同价值观

用户和企业,从场景链接进化到利益链接,最终则会进化到价值观链接,也就是在对世界的看法上、认知上,都达成一致。而这也会进一步加强产品的文化,从而有着更高的内部沟通效率和外部的感染力。一个优秀的价值观,同时也是企业内部自我督促最好的法宝。

一个好的品牌,必然是用户认可品牌的信仰。比如说:

· 喜爱 “蓝瓶咖啡” 的人,认可的不仅仅是咖啡的味道,还有手冲咖啡的精神。

· 喜爱 “无印良品” 的人,不仅是热爱产品舒适的质感,还有日式文化中有特点的“空”文化。

· 喜爱 Airbnb 的人,不仅是热爱经济的价格和多元的探索感,还有他们独有的全球房东的理念。

价值观就像企业与用户的精神契约,进一步加强了用户的信任所在,从而又加强了商业效率。

而现在太多的产品和自己的品牌宣传都是割裂的,完全不相关的,自说自话的,用户莫名其妙的,这就是问题。

以上五点,就是总结出的用户企业优势的特性了。其实这些只是五大方面,日常在和用户交流的过程里,还会有诸多惊喜发现,因为只有身处需求场景里,你才能真正学会什么是以用户视角看待问题,才能全方面地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准。

未来的成功企业,都将或多或少地过渡到用户运营,而用户运营能力会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用户关系的深度,会被视为企业的核心资产。

小结

总结一下,用户企业是个相对比较新的概念,它几乎是会员体系更深层次的进化。如果说会员打法,是流量红利枯竭以后的解决方案,通过权益把用户留在自己的业务里并服务好,那么用户企业则会绑定得更加深刻,让用户和企业互相赋能,共同发展,凝结成更强悍的商业联盟。

以用户为中心这句话,已经说了很多年了,而在这家车企,我真心觉得他们开了个好头。无论从商业规划、产品交付、服务策略,还是在运营策略和品牌策略上,都对得起以用户为中心这句话,甚至可以当之无愧地宣布自己是“用户企业”。

0
Report
|
收藏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马到成功》2026马年IP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IP形象及IP内容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