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ngin OS为什么要做原子通知?
这次设计是费力不讨好还是一次变革?

引言
不知道大家看了前两天刚结束的vivo操作系统OriginOS Ocean的发布会没,里面提到一个挺有意思的设计叫一个原子通知,这个原子通知不仅可以将信息呈现在桌面的卡片,甚至将这个能力集成进了系统,可以把验证码、滴滴司机车牌号、下载进度等信息呈现在状态栏中。
在目前已经非常稳定的通知体系下,为什么vivo还要设计这样一个原子通知,它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不放先回头看下通知的发展过程以及它在目前存在的问题。
风起iOS
通知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这种方式可以让用户在不进入APP的同时获取到关心的内容。
作为移动设备的先驱者,在iPhone发布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苹果都是通过对话框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用户,且必须点击按钮才会消失。但这种传递通知的方式太过于直接,导致经常会中断用户正在处理的事务,就好比你正在专心工作突然有人拍你的肩膀,十分地影响工作心流。

于是在iOS 5 苹果废弃了原先对话框的方式,而是在屏幕顶端显示一条提醒通知消息(横幅通知),且在数秒之后自动消失,被收集存放在通知中心里。既保留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又不妨碍用户继续正在进行的操作。同时如果iOS设备处于锁定状态时,新通知会出现在锁屏界面上(锁屏通知),补全了传递消息的场景。

如果说之前的通知形式是粗鲁地将信息硬塞给用户,这一次的迭代则将通知这一传递信息的方式显得更为人性化,并建立起了以横幅通知、锁屏通知和通知中心为核心的通知体系,横幅通知+锁屏通知保障用户在设备使用中和锁屏都能及时接收到消息,通知中心收纳未读通知以便用户有空时进行查阅。从现在来看这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设计改革,目前基本上所有手机厂商都跟进了这一通知体系。
劣币祛除良币
随着近些年来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三方APP的接入越来越多,通知的数量井喷式地增长。有些厂商开始利用通知的特点去吸引用户的注意力,推销各种营销广告,通知成为了厂商们赚钱的一种渠道。而这违背了通知的本意,即向用户传递有价值的信息。用户逐渐失去耐心,通知中心也开始失去原本的作用,成了垃圾集中站。大家进入通知中心后唯一做的事情可能就是一键清除所有通知,因为我们已经不愿在一堆营销通知里面去找到为数不多的几条有用的通知了。

而这就是vivo为什么要设计原子通知的原因,vivo是想让重要通知变得更重要,既然重要通知、普通通知和营销通知混在一起。那不妨提高重要信息的优先级来将其从通知中心里解放出来,将其放到桌面卡片、状态栏去显示,这样用户就不会烦恼去通知中心去寻找了。

其实苹果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18年iOS 12发布,推出了通知分组,一改原先通知中心单纯时间线的呈现方式,将通知以APP为单位分组,通知呈现更有条理,用户处理起来更方便;去年ios 15则新增了通知摘要和专注模式,通知摘要允许用户在固定的几个时间点以摘要的形式集中查看通知。专注模式则提供给用户根据场景不受过多通知干扰的环境。以此看来,苹果并没有新增新的阵地,还是希望能够改善通知中心本身的显示方式和呈现时间来尽可能地帮助用户减少无价值通知的干扰。

屠龙者终成恶龙
如果把无价值通知比作恶龙,重要通知比作被挟持的公主。我们能看到苹果和Vivo两种截然不同的解决思路。Vivo是直接带着公主逃离,不与恶龙搏斗,去其他的地方建立新的王国。而建立新的王国是具有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
1、学习成本高
这一举措让原有简单的通知体系变得冗杂了不说,而且这些都需要用户自己去设置,用户的学习成本高了不是一点半点。
2、重要通知谁来定义
Vivo只能是识别到那些大众均认可的重要通知,验证码、下载、航班高铁、打车、快递,而用户自身认为重要的通知其实还是深陷泥潭;
3、开发商的适配问题
要么这个能力不对开发商开发,只攥在Vivo自己手上,那适配的难度就会很高,永远可能满足不了第二个要求;要么对开发者开放,那极有可能就会变成第二个通知中心;
4、极小的展示空间
这注定了其信息量的局限性,导致这种方式不能适用于绝大多数通知,比如微信有人给你发了一个短信,可能只能显示一个头像。具体还得去APP看,然而这就失去了通知的价值,通知不应该成为引导用户进入APP的原因。
5、通知的冲突处理
目前来看,Vivo开放的通知类型包含快递、航班高铁、打车、下载进度、天气、游戏复活、验证码等等,但输出口只有一个,当多个通知在一起出现,用户来不及看,还是得去通知中心去看;
6、原子通知的定位
它到底是原来通知体系的一种补充,还是一种全新的通知系统;它跟原来的通知系统的关系是怎样的,如果不去正视这个问题,可能同时出现横幅通知、状态栏通知和桌面卡片三种信息通知出现,这就又给用户带来了新的干扰。
再来看看苹果,苹果的选择是与恶龙正面搏斗,但是就算杀掉这一条,但其实也是治标不治本,只要不补上恶龙来源的窟窿,攻击就永远不会停止。
风雨欲来
其实以上各大厂商目前去解决的仅仅是单设备不同通知干扰的问题,还有一个更为严峻的干扰类型也在渐渐露出水面,即信息的分发冲突。
1、多APP同通知干扰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买了一个快递,当快递送到时,同一时间会收到短信、菜鸟、微信三个应用的通知消息,其实它们阐述的都是收到了快递这一条消息。通知的价值体现在用户第一次看到消息的时候,当看完了之后,其他相同的消息对用户来说反而会成为干扰。
当然同样的情形还会出现在出行、天气等场景,目前很多头部应用自己的主赛道已经进入了瓶颈期,为了继续寻求增长,只能拓展其他赛道,即从单一服务应用发展成为生态服务应用,微信、美团、支付宝都有这样的发展态势,业务交叉越来越多,每个应用都争先恐后去体现自己的价值,但是相互之间事先又不通气,才导致了这个局面。
2、多设备同通知干扰
手机不再是唯一的智能终端,越来越多的设备开始具有推送通知的能力,像Pad、大屏、手表、车,甚至没有屏幕的耳机都开始具备播报的通知的能力。同样的,通知的价值仅呈现在第一次,如何根据各个设备的特点,在合适的时机推送给用户也是一大挑战。
结语
不管怎么说,vivo的这个设计个人觉得是一次值得肯定的创新,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说明了手机厂商已经意识到当前通知体系的问题并正做出努力,但在这条路上的探索仍将继续,期待着下一位屠龙者的到来。
参考资料:
1、https://www.vivo.com.cn/originos
2、https://developer.apple.com/videos/play/wwdc2018/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