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电子教室所用的软件有;极域电子教室、传奇世纪因特网电子教室软件、释锐电子教室、蓝创多媒体电子教室、联想电子教室、……等等。并且我们知道电子教室的作用是,多媒体电子教室是在计算机教室中,把影视、图形、图象、声音、动画以及文字等各种多媒体信息及控制实时动态地引入教学过程的一种专用电脑网络平台。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进行现代化教学活动的一个系统概念。
而我们四基小学所用的是极域电子教室软件。那么极域电子教室有什么功能?其作用如何,首先说明一下;功能有屏幕广播、语音教学、遥控转播、教鞭、学生演示、作业提交、监看、遥控、远程关机/重启、电子举手、系统设置等。
我们了解电子教室的作用后,那么现在我们要探讨的是如何充分发挥电子教室的作用,如何发挥,怎样利用电子教室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获得信息技术的知识。现在我谈谈自己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一、 利用电子教室中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首先我们认识一下小学生的思维方式;(1)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2)思维缺乏批判性.。(3)思维缺乏灵活性.。(4)思维发展具有阶段性.。
其次,我们了解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后,运用电子教室里的“屏幕广播”功能,让小学生对实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这就是电子教室的功能所在。现在举例说明我在教学中如何应用的。在我们顺德版教材三年级小学信息技术中有一课:《计算机的组成》,这一课中,学生对什么是“计算机”这一概念都不知道,有些学生是知道的,但是他只把显示器叫做计算机(电脑),说明学生对这些概念是一无所知,由于这样所以作为老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认识计算机(电脑)及其各部分的组成。教学中利用数码相机,把电脑的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等做成图片,并制作成幻灯片,利用电子教室里的“屏幕广播、教鞭”功能,直观、形象地展示给每一个学生,使学生通过视觉初步认识电脑的各部分,为什么这样呢?其原因是儿童的知识获得70%是通过眼睛获得,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再带领学生从课桌上的一台计算机说起,首先给小朋友介绍了各个部分的名字,然后让大家看一看各个设备的后面有些什么。小朋友一个个都兴致勃勃地弯下腰去查找,有的说显示器后面有两条线,有的说键盘后面有一条线,还有的小朋友说主机后面有很多很多线。然后我又引导他们顺藤摸瓜看看这些线都连到什么地方去的。通过这样的教学,小朋友不仅了解计算机的各个设备,而且掌握了计算机的连接方法,更重要的是消除了他们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利用“作业提交”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兴趣
我们都知道“电子教室学生机”里有一项功能叫做“作业提交”在教学上我充分利用这一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将学生的品德结合在这一方面,我们知道责任心:责任是人这一生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如果你没有了责任心,你将变成一个别人厌恶的人,如果你没有了责任心,你将一事无成。如果你没有了责任心,你将面临着别人对你失去信心。教学中学生品德的渗透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任务,对于其它年级学生的教学,通过“屏幕广播”、“看书自觉”、“探索与发现”后,就要上机操作,这是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关键,只有充分的上机操作学生都会对知识的熟练掌握。这样要学生“作业提交”就充分利用了电子教室里的“作业提交”功能,让学生把完成的作业通过“作业提交”交给老师。然而在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责任心,他们就会玩游戏,会玩一些他们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品德的渗透是起到作用。然后再通过把学生提交的优秀作业、比较完美的作品,展示给每一个学生观看,激发其学习电脑知识的浓厚兴趣,增强了学生本身的责任意识。记得我教学六年级《图标的制作》一课,有个叫廖立波的同学的很有创意,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他制作的效果在本班里很好,并且他是最早完成的一个同学,我欣赏后,把他的作业展示出去,学生本人很有自豪感,而班中其他学生也投来羡慕的目光,我看到这一切,学习的学习兴趣激发了,而完成作业的责任意识也增加了。我的教学效果也达到了。所以利用“作业提交”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兴趣。
三、 利用电子教室“小组合作”功能,缩小个体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团结向上的精神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估计没有哪个学科在体现学生的差异方面有信息技术课这样明显。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在计算机课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基础好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为了解决这个实际矛盾,我主要采取了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
具体方法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编组,推选基础较好的同学做小组长,平时上课时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指导组员的学习。因为现在都是一人一机,有些基础差的同学常常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程,这时就由小组长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在完成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任务时,不仅同组同学要互帮互助,组与组之间也要利用局域网的便利,进行资源共享。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让孩子们懂得协作的重要性。例如:在学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后,我组织了学生开展自己动手做电子幻灯片的活动,同学们自愿结合,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大家有明确的分工,有负责策划、有负责收集资料、有负责制作的,等等,另外各个小组之间还将收集到的资料在局域网中共享。对作品的评价,改变了以前由教师一人说了算,大家可以在留言板或BBS上畅所欲言,相互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