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与分辨的简明方法干货,雅俗共赏,行书、白文印,贵能深造求其通
苏州/艺术工作者/4年前/46浏览
版权
艺术欣赏与分辨的简明方法干货,雅俗共赏,行书、白文印,贵能深造求其通
雅俗共赏,行书、白文印
艺术欣赏与分辨的简明方法干货,雅俗共赏,草书、白文印,贵能深造求其通

雅俗共赏,行书、白文印
怎样欣赏并分辨艺术作品的好坏?与其看证书、价格、相信大师或流言,不如学点欣赏的基础知识。
艺术鉴赏的学习或许有难度,但欣赏与简单的分辨还是可以轻松学习掌握的。
印章是艺术,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分辨方法和道理都是相通的:
一则,艺术首先要自洽:作品所有要素和谐融洽、互相支撑。审视印章作品各字之间、印文、留朱、留白之间的互相协调,这就可以将大部分不入门的作品区分出来。
二则,艺术要气韵生动:作品各要素变化多姿,流动出饱满的生气与精神。初学的作品多是工整描摹、僵化呆板,横平竖直状如算子地均匀排列,这就可以排除大部分优秀以下的作品。
三则,艺术要雅俗共赏:形式之美一望可知人人皆喜,内涵之美常读常新,无声之处内蕴惊雷。初见求美,审视可识,把玩有趣,细品有味,可称上等作品。
在前三则的基础上,集大成而后能超出千古者,方可称为创新神品。前三尚不具备便大言创新,徒有奇技淫巧,皆不足道也。
从一至三是一个提升的过程,不存在做到二却做不到一,做到三却做不到二的情况。所以,一个简单的技巧,就是用最低的要求,来分辨排除那些虚张声势的作品。
在艺术欣赏中,作品之外的一切都不足道。每一个作品都是独立的客观事物,都是独立的欣赏对象,不因为作者曾经有好的作品,便证明所有作品都是优秀的。更不会因为作者是某大师、某风格,是用篆书、用高级刻刀、高级石头等作品以外贴上的标签,就必然是好的作品
艺术欣赏实践的最好办法,就是多看多对比,不怕不识货,就怕不识货。
《刻印》
清·吴昌硕
今人但移摹古昔,
古昔以上谁所宗,
诗文书画有真意,
贵能深造求其通
欢迎关注公众号:中流治印,获得免费印章设计。
0
Report
声明
收藏
Share
相关推荐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Log in
推荐Log in and synchronize recommended records
收藏Log in and add to My Favorites
评论Log in and comment your thoughts
分享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