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流派那些事之后印象派(高更篇)

Recommanded by editor
北京/UI设计师/5年前/1348浏览
艺术流派那些事之后印象派(高更篇)Recommanded by editor

艺术流派之后印象派 这次给大家818后印象派代表高更背后的故事

上一更我们分享了后印象派代表人物塞尚背后的故事


今天我们分享后印象派第二大代表人物——高更


004:艺术流派之后印象派

高更篇

高更


提到高更,必须得提到一部小说——《月亮与六便士》(英国作家毛姆著)


毛姆以高更为原型进行创作,围绕高更真实经历展开,从放弃优渥生活到奔往塔希提岛进行创作,现实也好,小说也罢,今天我们来详细了解下毛姆笔下这个伟大艺术家的一生。


高更


1848年,高更出生于法国巴黎,是法国著名的后印象派画家,三岁的时候父亲带他移居秘鲁,但是路上父亲去世,只能由舅舅照顾他,后来的几年,高更做过船员、店员......


1871年,高更成为了一名股票经纪人,认识了他的妻子。开始了幸福的生活。


高更与妻子


1873年,25岁的高更开始学习画画。


28岁,就凭借一幅《维罗弗莱风景》入选了沙龙,这样的成就更加激发了高更的创作热情。


高更《自画像》 1896年


不过这时候的高更主业还是股票经纪人,也只是借用周末去和毕沙罗等大咖讨论讨论绘画经验。


随着高更家里孩子越来越多,生活开始有了压力,但是此时的高更一直在创作中......


1882年,股市大崩盘,第二年,也就是1883年,高更索性辞去了股票经纪人的职位,决定开始专心画画。


羡慕这种裸辞的精神


1886年,38岁的高更带着19幅作品参加了第八届(最后一届)印象派画展,但是整个画展的风头却被一个毛小子抢去,没错,抢风头的这幅画就是点彩派元老修拉的《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上午》。


《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上午》修拉


这一年,修拉27岁


这让高更怎么忍?一个连续参加了四、五、六、七届印象派画展的元老竟然比不过一个只会画点点的毛头小子?


于是


高更决定发展自己的画风。


也是在1886年,高更断绝了和家里的联系,因为他要专心创作了。


拜拜,家庭。


明显的不负责任啊,sorry,艺术家眼里这叫忠于艺术。


但是高更的发展很不顺利:


1887年,他又和印象派断绝了关系!!!


拜拜,印象派。


因为在追寻新的画风过程中,他发现了自己的画风:单一的色彩、简化的形状。但是,这种画风在当时没人喜欢。大家还是更青睐于印象派,因此高更和毕沙罗一伙人也拜拜了。


除了和家里、印象派断绝关系,他还和一位挚友切断了联系,那就是梵高。


拜拜,我的挚友。


在梵高精神出现不正常时候,梵高的弟弟提奥将梵高送到了阿尔勒进行治疗,梵高在当地租了一栋房子,粉刷成了他喜欢的黄色,也就是他画中常见的黄色小屋。


《黄房子》街景 梵高


梵高想把这个地方变成一个艺术聚集地,所以开始邀请艺术家入驻,当然第一个邀请的就是他的偶像:高更。高更当然也愿意来。


《献给梵高的自画像》(悲惨世界) 高更


但是


不久高更就决定要离开了,因为高更受不了这个精神病了:两人总会对于某个问题进行轰轰烈烈的争论......


和一个精神病讲道理?

高更:我得走。


然后梵高就


割耳朵了!


(据说是高更的离开,让梵高割耳,注意是“据说”)


《梵高割耳后的自画像》 梵高


和众人拜拜后的高更只想画出独特风格的作品,但是架不住没有好的素材啊。


1891年,43岁的高更决定拍卖自己的30幅画,一是用来筹措资金,前往之前当船员时到过的塔希提岛(又称大溪地),二是想和这个不接受自己画风的文明城市


say goodbye


PS:在上一年,也就是1890年,梵高对着自己开了一枪,享年37岁。


筹到资金的高更去往了塔希提岛,在这里他发现了真正的艺术,这里的一切都是原始的,人们的日常生活未受工业革命一点点影响,这才是艺术应该塑造的形象啊,因此,高更开始围绕大溪地众多场景进行创作。


《大溪地风景》


高更来到大溪地,交往了好几个女票,其中一个是女孩母亲做主,嫁给了高更,这个土著妻子,也是他的模特——塔哈马纳


《塔哈马纳的祖辈》 高更


当时的塔哈马纳只有13岁,而此刻高更已经和原配妻子分开,五个孩子和母亲在一起生活着。


拜拜,五个孩子。


高更夫人与孩子们


这里我们分析一下高更的这种行为,从道德角度来看,这是明显的不负责任,抛弃家庭和孩子,独自一人来到岛上,还找了一个新的妻子;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或许是为了激发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才有此举。


不管用哪个角度看待,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用他有限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一批优秀的油画作品。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就够了。

高更在大溪地的创作主要围绕两个主题:大溪地的女性和宗教题材。


站着的女性


《海滨两女性》高更


坐着的女性


《沉思的女子》高更


手捧芒果的女性


《手捧芒果的女人》高更   这幅油画女主角有点像蕾哈娜有木有

 

拿花花的女性


《拿花朵女人》高更


祈祷的女性


《年轻的基督教女孩》高更


宗教题材大都是畸形的创作,比如


《黄色的基督》高更


这幅油画展现了当地人对宗教的信仰,虽然颜色鲜艳,但是依旧能看出淳朴的生活场景。


1892年,高更创作了油画《何时嫁人呀》


《何时嫁人呀》高更


这幅画依旧保持了高更的绘画风格:平涂、明显的轮廓、颜色鲜艳。


而且黄绿背景更加突出了画面主角:两个大溪地女性,看着她们的眼神,你会对她们的想法有所猜测,又或许她们只是一个个单纯的摆拍~


2014年9月,这幅画以2.1亿美元的高价被购买,而买主就是上一周塞尚篇里提到的阿拉伯卡塔尔皇室(2011该家族花2.59亿美元购买了塞尚的《打牌者》)。


有钱真好!


创作了第一批作品后,高更决定返回巴黎,他希望靠这一批创作重建自己在巴黎艺术界的声望。


至此高更第一次大溪地之行结束:1891年-1893年


返回巴黎后,他举办了一场《大溪地人》的画展,这次画展包括他在大溪地的77幅作品,其中女性作品就有66幅,可能在高更看来,这些淳朴的不涂脂抹粉的土著女性才是真正的艺术吧。


但是


结果很不理想,他的画受尽了当时巴黎人的嘲讽,这下高更彻底失望了,他要彻彻底底和这个所谓的文明城市


say goodbye


至此高更的第二次大溪地之行开始:1895年-至死


1895年,高更第二次返回大溪地,开始画这里的一草一木。


《大溪地田园》高更


《市场一角》高更


1897年,高更女儿因肺炎去世,得知消息的高更悲痛万分,创作了巨画《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高更


仔细观察这幅画,你会发现画面从右到左代表一个人从生到死,从呱呱坠地的小孩儿到最终面临死神的老者。


返回去再看高更的众多作品,你会发现大部分都是围绕大溪地进行创作的,所以说,真的是大溪地成就了高更,同时,高更也成就了这个岛屿。


1902年,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大溪地长眠,该岛建立了高更博物馆。每年众多艺术家会去观摩这位伟大艺术家的作品及其生活过的地方。


高更博物馆


高更的一生其实过得很平淡,初期结婚生子、后期的为创作离家弃子、生前也没有得到众人认可。就连去世后,要不是谢阁兰发现高更屋子里的画作,可能我们现在都不知道世上竟有这样一位艺术家。


PS:高更去世后三个月,一只医疗队去往大溪地救灾,其中就有谢阁兰,当他无意走进高更居住的小屋时,发现了满屋子的画作,带回法国后,立刻赢得了艺术界青睐,然后大溪地也火了......


高更自画像


最后借用《月亮与六便士》中的一句话:


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

《月亮与六便士》毛姆


跟随自己的内心,过好自己的生活,平平淡淡也是一种伟大。


第4更艺术运动普及结束,愿大家有所收获!


25
Report
|
16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华为项目——Ai智慧网图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知识点
知识点
知识点
知识点
作品收藏夹
插画
插画
插画
插画
作品收藏夹
艺术家
艺术家
艺术家
艺术家
作品收藏夹
绘画大师
绘画大师
绘画大师
绘画大师
作品收藏夹
设计学!必看
设计学!必看
设计学!必看
设计学!必看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