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 浅谈美食文创设计
成功的文创,一定离不开美食,那么美食文创就成为当下一股风潮,让大家不光吃的好,更要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满足和提升
如何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 浅谈美食文创设计
如果你喜欢逛博物馆,那一定不是为了累积知识,而是为了增长见识。
当我们想到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大家想到的更多是服装、玩具、首饰、化妆品、美食等产品,而美食文创产品才是众多文创中最有可能成为旅游核心吸引力的卖点。
美食文创成功案例之一莫过于故宫打造的别具特色的美食创意产品,如“康熙最爱巧克力”、“三千佳丽奶茶”“荷塘雪糕”等。中国国家博物馆也推出过以青花瓷、粉彩瓷为灵感的文创美食——棒棒糖。广东省博物馆也不甘落后,推出了几款“蛋糕”文创,包括“粤藏”、 “粤光宝盒”以及“风尚”,制作无一不是花尽心思。

故宫荷塘雪糕

广博粤藏

中博棒棒糖
以上这些美食文创只是在表达美食的应用层面,还没有更好地表达美食的艺术层面,那么如何运用食材及工艺手法,制作出即有艺术价值又有食用价值的文创食品呢?
凭借着多年对艺术造型、文化、创意的研究,借着美食这个载体,我们研发了用巧克力、糖粉制作的美食文创产品,这些食材不仅好吃且易造型、易存放,可以100%复原镇馆藏品,让文物真正的“活”起来,这些展品即可展示,也可售卖。 我们之所以认为这类美食文创产品值得投入时间去研究,因为巧克力的甜是人最简单、最初始的美食体验,这对游客来说是很难拒绝的诱惑。

(王森文创:巧克力产品)
接下来我与大家分享我的美食文创设计心得,希望能帮助更多博物馆找到跨界的灵感、更多手艺人能换个视角创作美食。
首先,我并不是把大部分时间用在研究食物本身,我喜欢常年累月地研究自然,研究艺术家的作品,研究空间设计,以从中学习有关人类情感和想象之间的神秘关系。
我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我所看的书,所经历的旅行。
我所看的书,如同我的收藏品一样,广泛而庞杂,它们滋养着我的创意,品尝风味不同的知识能让我保持旺盛的“食欲”,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灵感。

王森美食文创:巧克力时钟
除了阅读,我更喜欢旅行所带来的灵魂质变。旅行是后天混血的过程,每一次旅行就换一次血。我虽然不能改变先天的血统,但旅行如此大量的感官交换,犹如我经历异国自体混血,让我明白了宇宙的奥秘,原来江河湖泊、高山流水、花草树木才是我的“身”;鸟叫虫鸣、风声雨声、幽幽秒音才是我的“语”;我所见所做的一切行为与关系皆是我的“意”。
当我明白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的道理,才了悟没有“灵魂”的文创作品犹如黑夜里在海上驶过的一艘船一样无声无息。
那么什么才称得上有“灵魂”的作品?
1、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是否让你透不过气?
2、是否希望自己也能想到这个创意?
3、是否独特?
4、是否有让人带走的冲动?
5、可以延用30年吗?
只有能延用30年的创意才称得上“灵魂”作品
就好像,海明威的海,告诉我们生命是一条需要花一辈子才会上钩的鱼
凡.高的星空,告诉我们太阳系被二维化的画面
罗丹阅读人体,发现哥伦布没有发现的美丽海岸线

凡.高的星空(王森文创:巧克力画)
好的美食文创产品是能让受众理解品牌概念,从而将这种感受转化为购买的冲动,这就是兜售见识的力量。
其次,要做好美食文创设计,最好用自己所在国家或地方文化作为创作题材或元素,才能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在我的大部分美食文创作品中,我的创作更多以中国文化为本,这不仅仅因为我是中国人,而是中国的文化底蕴给了我们这些追求“精妙”的手艺人更多灵感和元素。中国人很喜欢精雕细刻,我们所创作的巧克力产品是将尊贵的古典文化与现代构成手法融合在一起,我用西方的食材来表达我们的中国文化,这也是我经过多次反思后,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创作道路。
巧克力制品

巧克力制品【青铜器】

北京故官展拉糖作品——【玉白菜】

巧克力【青铜战车】

巧克力[老爷车]
鉴于文章时长考虑,以上仅展现的心得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果您是一位喜欢提升见识的旅行者或是文创从业者,那么希望您能亲自到我们的博物馆现场感受“它们”的精彩,因为当一块巧克力变成艺术品,而你只看到相关的一些图片或视频,那么这些作品大部分的精彩已经流失了。
更多美食文创项目关注美食文创微信: wsmsc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