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互联网设计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

Recommanded by editor
北京/设计爱好者/5年前/2305浏览
聊聊互联网设计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Recommanded by editor

设计行业正在默默发生着变化,我们难以判断这种行业的变化是好是坏,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了解和应对。

01

前言



2020年初,拉勾网推送招聘月报,我猛然间看到了“设计师”这个职位出现在人才冗余的榜单中,当时就被搞蒙了,后来又在招聘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小伙伴比较迷茫,我内心有些焦虑, 第六感告诉我这个行业一定出了状况,但是大部分人还没有感受到。

记得科幻作家威廉·吉普森说过:“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经过一番心理波动,怎么说我也是一名设计师,职责告诉我必须干点什么,于是找数据,看报告,经过调查,还真发现了点什么。




02

互联网设计行业的现状


我们先看一份数据:根据拉勾网2020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互联网5大核心岗位(产品、技术、设计、运营、市场)中,设计竞争最激烈,求职重资历。对于不同城市的设计师而言,偏年轻的设计师竞争会比较激烈。在北京,1-5年的设计师供需指数高达131(平均1个职位有131人竞争),是所有互联网人才中竞争最激烈的岗位,没有之一。

之前有设计朋友说工作难找,我知道难,没想到这么难,此刻甚至还有点小慌乱。这到底是怎么了?设计师从不招谁惹谁,只是静静在拉磨,为什么上天要这样折腾我们?不禁悲从心来,泪从眼出......等下,让我们弄清楚来龙去脉再哭泣。



其实真相一点不复杂,主要是有内外两方面原因:



外部环境很不友好

接来下我们要看几组数字了,虽乏味但无奈。


1、妈妈累了:互联网人口红利耗尽


根据Quest mobile《201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活跃用户规模9月已达到11.33亿,截止到9月全年只增长了238万,增长率只有可怜的1.3%,而去年这个数字是4607万,2019是人口红利真正走到尽头的一年,意味着野蛮增长时代已经过去,企业赚钱就没以前那么容易了。



2、地主家也没余粮:从增量到存量的博弈


除了用户数,增速停滞的还有用户时长,中国移动互联网月人均单日使用时长的增速从2018年12月的22.6%下降到了2019年9月的7.3%,国民总时间高速增长的时代结束了, 竞争从增量变成存量的博弈,意味着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优胜劣汰。


3、我太难了:很少安装新应用了


现在动手列一份清单,列出最近一个月内打开使用过的app,其中有多少是最近一年新鲜出炉的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数据:


1、苹果2017年应用商店有超过220万个应用,到2019第一季度只有180万个应用,下降了约18%;
2、谷歌2017年应用商店有超过360万个应用,到2019第一季度只有210万个应用,下降了约42%
3、 83%的应用是“僵尸”,因为根本没有用户看见过它们,更谈不上下载使用。

我刚才认真的想了想,在移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十年里(2009-2019),大众的绝大多数需求,已经被很多产品较为充分地满足了,而且很多人也真的无暇去了解新的应用,有限的时间都被无限的信息吞噬了(看完文章再去刷抖音哈)。



好了,看完了外部不友好的环境,我们再看看内部不和谐的局面吧。




内部竞争不再温柔


说好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呢,不好意思,现在已经不是长江了,而是红海…


1、设计类毕业生の人潮涌动


1978年高考以来啊,高校毕业生逐年在增加,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最新的统计数据,2020年全国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历史新高将超过12.5万人,其中有30%的人有可能进入互联网及相关行业。抱着瓜子不敢说话,学弟学妹们路上慢点。


2、培训机构批量制造设计师の人山人海



由于咱们国内的很多传统院校没有UI&UE相关的设计课程,反而培训机构通过多年的沉淀,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结构化、规模化、流程化”的教学机制(听起来就很厉害的样子), 只需3至5个月,流水线批量生产UI&UE设计师,很多毕业的设计专业毕业生,以及听说互联网设计赚钱多(谣言害人啊,其实我们是隐形贫困人口),于是各行各业的同学,在加入互联网行业之前会去报班进行相关培训。

以北京为例,根据第三方教育培训平台教育宝的数据显示,北京的线下设计培训机构至少有110 家。其中较为知名的天成设计,有2个校区在培训UXD课程,每月一期,全年12期,每期至少2个班,每班20人, 整年下来共有960人出师;而火星时代与天成类似,不同的是每个班40人,  全年出炉人数2000人左右。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别急哈,下面还有。

而线上的设计培训机构和个人培训更是不计其数,细心一些你会发现几乎每个设计相关的公众号都在卖课,这涉及到的人数多到无法统计。相当的一部分竟然是根据用户使用和行为数据智能匹配课程,吓得我瓜子都掉了,还没等到AI(人工智能),竟然先要被自己人缴械了。


3、企业用人标准在提高の人迹罕至


大家都知道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设计流程和设计规范越来越标准,控件和组件化的工具也愈加完善。当工作逐渐趋同时,设计师对公司业务和用户体验的理解,还有自我要求和学习能力的提升,这些个人综合能力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结果和数据,这进一步使得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看到这里慌不慌?凛冬已至,前方迷茫。互联网移动市场已经不需要做新的应用了,也就不需要再增加新的设计师岗位了,但是进入行业的设计师还在不断增加,当供需出现不平衡,需求紧缩,供大于求。


可想而知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什么的环境,疫情又让这一切雪上加霜,环境恶劣,竞争激烈。该怎么办呢,我们如何应对未来的不确定,如何在变化中做出调整和优化。

画风一转,接下来我们严肃点,主要聊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未来是什么样子,第二部分是该怎么办,聊聊设计师在此环境中该如何更好地应对。




03

未来会发生什么



未来是会发生什么?不瞒你说,肯定会诞生新的设计师职业。

1、既然过去的三十年有三种职业,那么未来一定就会有第4种

设计师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科技驱动的,因媒介而兴,因载体而盛。



技术在变革,不变的是人的需求,设计不会消亡,只是新的开始。


我们经历了传统信息(电视报纸)、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5G已来,下一步肯定是物联网,也就是万物互联、实时互动的一个新阶段。物联网的本质是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方式。

在传统的信息时代,人是被遥控器锁定的;PC互联网时代,人是被键盘锁定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是被手机锁定的;到物联网时代,人的五官得到极大延伸。

在物联网成长的过程中,大概率会诞生新的职业,就像电视报纸造就了广告设计师,电脑孕育了网页设计师,手机催生了UX设计师,物联网会在新的场景和媒介下生长出新的设计需要,而这些需求是现有职业无法完全适配的,于是新的职业就会产生,那么这类职业的特征是对新技术新环境的学习和适应能力高,二是关注外界动态的发展进程,随时调整自身,保持状态,迎接不确定性。

当然,我们的竞争不仅仅来自于同行,还有已经到来的人工智能。



2、设计师与人工智能爱恨情仇



上面这张图的来源很有意思,2月份的时候贾伟老师来混沌大学授课,他提到自己的洛克平台推出在线云设计,通过扒拉扒拉一堆忽悠人的术语(技术+数据+在线化工具+标准化产品逻辑=产生价值)可以人工智能撸图,我们组的小伙伴就不信了,去平台上试了试,然后就是大家看到的这个结果。


是不是想笑,哈哈哈,看似忍俊不禁,可我却没笑出来,因为机器通过算法,可以不断的学习和优化。

人工智能(AI)在过去的10年中,渐渐的在影响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对于未来,虽然每个专家的判断都不一样,但公认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必然会持续不断地保持高速发展。

未来,对大部分的设计师来说,标准化+结构化的工作将被代替,比如阿里的鲁班Lubanner智能作图,再比如智能抠图已经很发达了。

也许未来三年的工作中,我们有近61%左右的工作一定还需要人的大脑,但39%左右的工作已经出现了自动化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随着机器、智能的发展,它们确实能帮助人释放一部分创造力或者创造空间,那么,设计师要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呢?设计需要创造力和感情,恰好应该在智能时代扮演更重要的链接人工智能和人性的角色。因此,设计与人工智能的关系远远要比工作取代关系深入和复杂。


设计的工作不追求确定性,反而是受益于不确定性的。设计的人工智能并不以获得合适的答案为目的,而可以创造不确定,进而对设计师形成启发。

人创造的瓶颈是人自身的经验、逻辑和方法,人工智能可否帮我们超越我们的经验或者逻辑或者方法,从而让人的创造进一步释放呢?


04

设计师该如何应对


说完了未来的趋势,我们需要做出哪方面的改变呢?不多,就三点:


1、一望无际的不只是发际线,还有视野


没事别每天在家里憋大招,我们不仅要向内看,也要向外瞅,拿着旧航海图,是找不到新大陆的。与时代保持同频,关注商业和科技的新趋势,经济和政策的新动态,增加对世界深度与广度的认知。


见识是无形中积累的底蕴,由于对规律和趋势的把握,更容易抓住机会啊。例如5G带给设计行业的变化是什么?产业互联网对于设计师的影响是什么?


2、我就是想跑赢你而已


一个关于奔跑的故事。

一天,在一个深林里,两个小伙子遇见一只大熊,

一个,立马低下头系好鞋带,准备好逃命的状态,

一个,好奇的问,为啥要系鞋带啊,跑不了的啦。

回答:我就是想跑赢你而已!


彼得德鲁克说过:“唯有依靠优势才能实现真正的卓越,人不能依靠弱点做出成绩”。


现在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没必要每块都强,而是把一块做到极致。当你把桶倾斜,决定水能装多少的是你的长板,也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围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展开布局,才能赚到更多的软妹币。


如果你同时拥有良好的合作精神,你就可以与拥有其他长板的人展开合作,补足你的短板。(当一个专业方面到达瓶颈时,可以考虑28法则,具体可看《一个设计师的所能到达的高度,该有什么决定?》这篇文章有详解)



3、自己是IP,妈妈再也不担心我失业啦


这是一个性化的时代,随着互联网生态平台逐渐完善,我们每个人将更加不受束缚,从固化流程中解放出来。


设计师自带创造力(不会有人反驳吧),网络协同的最大价值不是让既有链路更高效,而恰恰是让创新价值更突显互联网基础平台设施同时也为个人品牌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个人IP巨大的流量,已经成为新一代社交消费场景。在此浪潮中,设计师也要有意识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一旦你建立了自己的ip,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变现的渠道(做梦都会笑醒.jpg),而这正是每一个人中在未来的时代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意识。



05

结语


聊这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早发现、早应对、早治疗”。设计师小伙伴们,这是一个不断折腾和随时转向的时代,我们在摸黑前行,真的太难了,不得不需要相对长期的展望和强大的应对能力

希望大家在这样的变化中,多多学习,保重身体。

发文前几分钟,有小伙伴推荐了一句话,送给大家:混乱即向上的阶梯。

最后弱弱的说一句,有空的时候,混沌大学了解一下^_^



 - END -


41
Report
|
33
Share
相关推荐
机·智——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Typeface Collection ①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假面绮宴 | 心动的王者系列视觉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得物野人30项 | 带上顶配,玩点野的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一大波可爱小动物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DESIGN NEW WAVE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文章
1204
方法
方法
方法
方法
作品收藏夹
设计
设计
设计
设计
作品收藏夹
Ui
Ui
Ui
Ui
作品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