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OR小米,这是个问题
设计师经长期的审美熏陶,美感比一般的用户还是好一些,这是一群走在时代队伍的排头兵,也是一群无力享受自己喜欢的产品的loser
一.设计师为什么这么缺钱?
价值决定RMB,所以产品设计师可能在价值创造及价值体现方面出现了问题。那么我们产品设计师为何在价值体现环节会出问题呢?
“美工”这个词相信对设计师来说太熟悉了,但是这个词最能说明我们设计师的价值体现。在公司领导或甲方领导的眼中,设计师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事,所以可以想象设计师在整个产业链环节的价值体现。
出现这个现状当然有外部的一些因素,但是我们更多的要从自身上面找原因。我们设计师在学生时代对设计的认知,就认为我们只是缺技能,认为一切设计的核心是技能,所以我们花了巨大的精力在草图、建模、渲染等设计技能方面;等到我们进入工作后,对设计的认知不再拘泥于设计技能本身,而转为材料、生产、表面工艺等的熟知与巧妙运用等方面。当做到这些后,我们很多设计师就放松下来了,就觉得自己已经足够胜任设计师这个职位了。在这理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吴军老师自己对IT工程师的五个级别的划分,然后再来对照一下我们自己各自对设计师的标准,以便自省。
吴军老师把IT工程师分为如下五个级:
第五级的标准(也是最低标准):能独立解决问题,完成工程工作。
第四级的标准:能指导和带领其他人共同完成更有影响力的工作。
第三级的标准:能独立的设计和实现产品,并且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第二级的标准:能设计和实现别人不能做出的产品,也就是说他的作用很难取代
第一级的标准:开创一个产业
从上面的标准来看我们产品设计师还处在第五级,也就是能独立完成项目的工程阶段。那么我们无疑还是处于工程师这个阶段的底层,还仅仅处在运用专业技能来完成上级或甲方提出的设计需求阶段,那么我们的价值也必然是最底层的,这就造成了我们设计师报酬低的主要原因。
从上面很容易看出,工程师创造的价值更多不在专业技术本身,而是在于运用各种资源等因素为消费者创造出巨大的有用的价值。如何增强我们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价值就是我们最迫切的事情。
二.设计师如何提高自身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价值?
我认为我们设计师至少可以在一下几个方面来做:
1. 积极往产业链上下游拓展,让我们的设计从消费者中来再回到消费者中去。
相信很多设计小伙伴们有这样的经历,那就是发现很多我们自认为设计得很好的方案产品,在市场上卖得很一般,而有时自己觉得设计得很一般的产品却在市场上卖得很不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设计环节在整个产业链中孤立起来的例子。我们不应该把自己隔绝在狭小的产业链的一个小环上,应该多往上和往下看。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到最早期的产品立项环节、市场调研环节,中期的市场营销、后期的市场反馈环节(如客户反馈、售后服务等方面),真正做到(需求、立项)从客户中来,(设计的产品或解决方案)再回到客户中去,形成一个完整的输入、输出、反馈机制,让我们的设计回归设计的本质,去更好的服务我们的消费者,让我们设计出的产品更具有价值,这样我们设计出的产品才会在市场中取得成功。我们设计师也因该积极主动去争取融入这些环节的机会,千万别怕麻烦和偷懒。
2. 彻底激活我们的产品思维,将产品设计思维融入到骨子里
我们设计师在产品设计环节,非常擅长按照给定设计需求来进行方案设计,但是脱离传统产品设计这个范畴后,就完全丧失了这种设计思维能力。营销活动能否运用我们的设计思维进行设计?售后活动能不能运用我们的设计思维进行设计?产品设计的流程环节我们能否按照我们的产品设计思维进行设计?
我们应该要学会根据设定目标,将一些非传统产品设计范畴本质提取出来,将抽象的要素具体化,将非参数化的要素参数化,然后将这些要素组成我们熟悉的传统产品设计需求,相信经过长期的锻炼,我们的设计思维会慢慢融入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进而融入到我们的骨子里,成为我们基因的一部分。只有这个时候,设计的价值才能真正显现出来,别人才会给予我们价值相对等的报酬,我们设计师的处境才能有一个好的改善。
结语:我们设计师不应该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环节中,去争取参与到更广阔的空间中去,善于将产品设计思维融入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让大家看到设计价值,绝不是锦上添花的美工这单价值。要做到这也需要我们这些产品设计师更努力,希望能给初入职场的产品设计师带来一些启发!欢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讨!最后祝愿大家早日实现财务自由,买产品只遵循自己的内心喜好而不用看价格这个因素!
(另外大家也不要误会我对小米的产品有偏见,其实我个人是很喜欢小米的设计和品牌的,只是故意迁就一下很多人的惯性思维罢了,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