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画面总被说没感觉,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商业实战篇——
Hello,小伙伴们好,这一期依然通过一篇商业实战案例来分析讲解设计背后的逻辑。
作为设计师是不是最怕听到客户说“不知道怎么说,就是不够味”、“感觉不对,还差点意思”、“不是我想要
的”、“太普通”等等······是不是?每当我们接到这样的反馈,心中总是千万条羊驼疯狂跑过,冲动地想拿起板
砖“不好不好,到底哪里不好你倒是说出来啊”......觉得客户不懂还乱bb,甚至想来一场琼瑶剧式呐喊。
其实,这真的怪不得甲方爸爸!有时候不懂得外行一些专业词汇,不知道该如何精准表达,所以只能用感受之
类的词汇来评判。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设计会给客户这样的评价,我们有没有想过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以前面对这样的质疑我也一样懵逼,但是经过时(qian) 间(chui)的 洗(wan)礼(zao),我才意识到,这真
的是我们的设计水平问题啊。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设计就只是排版而已,没有亮点,没有灵魂的,设计不知所
云才是甲方爸爸吐槽的症结所在。
接下来我们开始进入正题。
此次客户要在某条和某音上做一则推广广告,本来某条那边包含了设计服务。不过客户坚持让我这边也设计一稿,
到时候哪边设计效果好就选用哪边。
大家先来看下文案,如下:

这是客户提供的两段文字信息,另外还有若干相关图片。心想着和这样的巨头公司切磋设计,有点期待呢。我本来
做好认真观摩学习一下巨头公司的高超设计水平。结果,我很失望,应该只是一个承包广告营销的小公司吧。
直接看下他们的设计稿件:

不知道同学们看后感觉如何呢?欢迎探讨。
先来评价下:
这个设计整体来看,经典红黑搭配,文字、图片信息也归整布置了,主次关系也有了,该突出重点也突出了。这种
设计不好吗?好吗?一看就是一则很普通的这行业的设计类型,你也不能说设计的不好,但是就是普通大众化,没
有啥特色。那么在同行业宣传推广中不能脱颖而出,也就达不到吸引目标客户的目的。另外,看似好像给到的信息
都传达了,但他们的设计方向已经偏离主旨了,只是成了一个宽泛的公司宣传介绍了。这就是审题不明确,没理解
设计需求,设计师的主观能动性没发挥到点上。
所以怎么才是好的设计,这里我教大家一个我一直运用的设计思考模式:拿到文案信息,我们一定要先理解甲方的
设计需求,分析设计背后目的。这是上次文章中就提到的观点。这次还是重申一下,当你明白这个道理真的是屡试
不爽。
首先,我们来看文案内容。分析一下它到底想干什么。看下主标题,这里划重点

小伙伴们记住了,但凡设计,我们一定是先看主题。主题就是甲方爸爸们想要给观众传达的点,知道这个,我们就
有了突破点,可以确定设计主题与方向。接下来的一系列操作都是围绕主题展开的工作。所以这个文案,就是甲方
爸爸想要宣传的公司的一个服务,即修磨服务。
接下来,给文案信息归纳整理。分门别类。

这部分是围绕主题展开的,肯定是和主标题划分到一起。
然后接下来再看

这里的优势可以说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化的宣传,然而围绕主题,我想着重强调出这一项服务的优势与特点。因此,
和客户沟通总结出具体特点: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改进优化加工方式。然后将其图形化。

同学们这一步就是发挥我们作为设计师的主观能动性的关键一步,也是区别与一般设计师的地方,然后是可以让甲
方爸爸眼前一亮,拍手叫好的部分。
最后,主要是公司的大概简介及基本信息。
文案信息归纳分析好,我们接下来设计就很好做了。最终效果如下:

小伙伴们,这样设计是不是瞬间主题清晰明了,直达诉求,整体画面更干净更显高端,更有亮点了呢?
我们来对比一下二者的不同:

到这里今天的案例讲解就结束了,如果你是甲方爸爸你会选择哪一种设计?
假如是同一行业的广告推广,你觉得哪家企业会被优先选择呢?同样的广告推广,哪种转化率更高呢?
所以说在甲方爸爸不满意的时候,不妨好好想一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充分调动设计师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要做
就要做有价值的设计,通过设计给企业带来转化率,这样你也就会很值钱。
总结:
设计的难点不在于技法及审美,而真正拉开差距的是思维。同样的文案和图片,不同的设计师就有不同的设计风格
与手法,但是不管什么风格与手法,明白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企业达成目的,实现商业价值,这才是重点。
希望这一次的案例分享能够给大家带来思维上的启发和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