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出合理高效的下单流程

Recommanded by editor
广州/产品设计师/4年前/3265浏览
如何设计出合理高效的下单流程Recommanded by editor

第一次写文章,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差,大家凑合看,会不断改进的。

下单流程在整个购物过程中起着最终让用户达成交易的重要作用。如何让用户快速决策,并高效地完成整个流程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内容。最近我在优化商城下单流程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通过不断地探究,也对整个模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希望通过总结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下面将从目标的提出,结合案例的解说,并最终推到出结论的方式讲解。



作为漏斗模型的最终收口的购买步骤,是购买转化的关键。但往往有些产品由于对流程没有系统深刻的理解,会有很多迷惑的操作,使得下单的流程相当混乱。我也曾经经历过类似的购物情景,经过一轮谜之操作后,我终于下完单了,但过后会担心刚才买的东西有没出错。



关于流程的优化我们遵循的原则是:先让流程合理了,再提高用户每步操作的效率。






怎么理解合理,必须解决以下两个问题,整个下单流程涉及到哪些步骤?步骤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我们需要洞悉到流程之间是如何串连,信息是如何层层递进并最终达成目的。因为只有每环节解决了对应的问题,流转到下一环节才能更省心。才能避免信息的反复确认,影响操作的效率甚至引发出错。




高效可以拆分成三个维度考量,第一是页面布局的重点突出的提效,第二是信息展示直观的提效;第三是交互操作简化的提效。清晰的页面信息传达能让用户清楚并了解自己的操作结果,并快速做出决策。




下单流程的拆分和排序


下单流程按需要提交的信息进行拆分,一般下单需要先确定商品(一切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的确定,如规格),其次是订单信息的确认(不影响商品价格,是订单层面信息的确认,如收货人,备注等),而后是订单支付,支付方式的确认。最后是订单进度的跟踪。这里列出的每一步前提都是上一步内容的确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环环相扣,并且信息高效流转。






第一步:确定商品信息


你是否遇到过在逛商城时看到某个服务,想购买时,进入的详情页却没有价格,然后需要你点击咨询客服,打开了一个咨询窗口???





卖东西不标价,你卖个寂寞吗?作为用户的我难免会有浪费老子时间的负面情绪出来。撇开一些特殊情况说,一个详情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商品信息和商品价格。因为了解商品的目的是购买,购买的决策需要价格的支撑。这是一对不可分离的组合,没有价格的商品陈列和没有目标指向的价格都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总结一下:商品详情必备的两个信息:



元素展示的顺序


满足了必备元素展示后,我们还要考虑元素的放置位置,首先是突出重要的元素,其次是浏览顺序符合用户场景。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提高下单效率。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京东的商品详情作为购物电商商品详情的代表来说一下,可以看到视觉浏览路径是非常流畅的,明确的实觉引导和操作指引,先看价格,再选规格,而后点击购买。




权大师的商品详情虽然页面中这重要元素都非常醒目。但它却没有让用户的决策提效,我猜测费用总计为什么放在这个位置,是希望用户直观看到选择不同的服务项目对应的收费的变化。可是也忽略了金额作为重要的元素,当用户进入详情需要第一样看到,导致浏览路径有点绕圈圈。





携程的详情可以说是权大师的一个优化,同样的考虑,头部不仅展示了重要的价格和商品信息,给到用户购买的预期。在规格选择后,预定按钮旁边还展示商品的总价。减少用户来回查看金额的不便。



规格的展示

在购物中,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规格是一个常见的操作流程。选择规格的目的有两个,


第一确定商品的规格是否在你的要求范围内(比如你想买的是红色的 iphone 12,要看一下有没有红色这个规格的选择);


第二确定对应规格是否有库存;


第三确定是否还有其他增值选项,比如购买保险,分期支付等;


第四确认购买数量等。


以上几个选项,根据不同的业务会有不一样的描述,不过可以概括两个内容,一是影响能不能买,二是能买的话不同规格的选择怎么影响商品价格。



图像化

比如颜色外形等规格有图像的描述就更加直观。如果换成文字的话,用户的生活经验会影响对文字解读的结果。



数值化

这样不需要选中再查看总价来判断金额的变动情况。很方便地不同选项的价格,方便对比然后选择。


通常门票或者酒店的规格选择会用上面这种方式展示,同样的道理,把不同项目的价格列出来,让项目之间的对比更直观。



金额差异的预展示,这样不需要选中再查看总价来判断金额的变动情况。很方便地不同选项的价格,方便对比然后选择。



变化可见

上图的例子中参考身高这一项规格说一下,身高的规格本来就是有规律的,比如从矮到高,或者从高到矮。如果我选择红色规格衣服,身高规格最后两项灰掉了,这时就算我不看具体身高规格是多少,也大概知道红色衣服身高最高的规格没货了。


这时,我想找一个有170cm身高的衣服,我就会不断切换颜色规格,用视线的余光去看什么时候170cm的规格亮起来。规格的展示通过位置和内容的支撑,能让用户更快速找到变化的差异。


变化历史可见


变化历史不可见(不推荐)



第二步:确认订单信息

(不影响商品价格,是订单层面信息的确认,如收货人,备注等)


第一步说的是商品信息的确认,这一步是订单信息的确认。


这两个维度怎么理解呢。举个例子,比如你到商场买东西,你首选是挑选好要买的商品放到购物篮里,再到结算台支付。这时候你是有个比较清晰购物列表在脑海中的,因为在挑选时候已经经过判断,我拿了一个薄荷味的牙膏,还拿了一个潘婷的洗发水。现在只需要把这些给到收银员,她再确认一次就可以了。


但试想如果在你的结算的时候,有个小孩把你购物篮的东西搅乱了,放了一些别的商品或者拿走了其中的一些商品,你在收银台这里就会变得十分混乱。我又得重新确认一下自己要买的东西是什么。


订单的确认是建立在商品的确认上的,而且步骤之间本来就存在了递进的关系。先确认能不能买,再考虑能买的话收货人等订单的信息。在这一步,确认的信息尽量不影响商品的单价。




淘宝这个例子的话,订单确认的页面需要确认收货人信息、数量、配送方式、运费险等,这几个元素都不影响商品单价的,都是订单层面的信息确认。这就符合前面所说的,页面信息层层递进,减少相同信息反复确认的原则。



飞猪买门票这个流程中,从详情页到规格选择到订单确认,门票类型始终可以选择,到最后填写订单了,还是可以选择不同的票种。这操作有点迷惑,前面都告诉我了当前选择了成人票,到最后还告诉我,你还可以选择要一张学生票噢。最后确认下单信息要把商品信息再确认一次,这就是影响下单效率的表现。




第三步:确认支付


支付的确认也有两个重要的元素,金额和支付方式的选择。


但也有的商城也会做成下面右图,在订单确认页面把支付方式也一并选择了。表面上简化了步骤,但由于不同步骤确认的突出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如果我选择支付,那在支付前我必定会关注金额。所以右图这样就没法让突出重要信息,需要费劲地找一下金额是多少。





第三步:跟踪订单进度


订单的详情页里包含的信息有:商品的信息、订单的信息、支付的信息、订单进度的信息。这个环节,订单的进度信息无疑是重点。


对信息展示优先级排序为:订单进度信息 > 商品信息 > 支付信息 > 订单信息


淘宝的订单详情按重要程度自上而下排列:




有的商城甚至会把一些权重低的信息收起来,如订单信息、支付信息。想查看时候可以点击查看更多信息,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界面整体更清爽,降低页面的复杂程度,那么对重点信息的抓取就更快速了。




对订单办理的进度展示优化,我认为淘宝可以说是个经典的案例:


v1.0 物流只是通过文字去描述物流的信息,这时候我只知道包裹到了哪;


v2.0 出现了地图的展示方式,我能通过地图上的货车位置判断包裹离我多近;


v3.0  在地图的基础上加了预计到达日期的显示,让整个订单的时间进度更精确;


v4.0  在我的页面提供最新物流信息快速查看入口,方便用户查看订单进度;


v5.0  在外置的快速查看物流入口,提供了更丰富的查询维度,比如“派送中”、“待取件”等用户在物流派送结尾更加关心的节点筛选。


以上改动都是让订单进度掌控的体感更加丰满的过程。




以上进度展示的关键点可以概括为:当前进度、整体流程、完成的预期。


有了以上三点,用户对于整个进度的才能有一个清晰的把握。



总结


在订单流程设计各环节中,如果我们明白每一步的操作的目的,提炼出关键点。那在优化中就能更加得心应手。如果发现本文有什么逻辑的错误,欢迎大家指正,一起进步。下面附上本文的知识目录。


24
Report
|
66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参考
参考
参考
参考
作品收藏夹
UI
UI
UI
UI
作品收藏夹
医药
医药
医药
医药
作品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PC
PC
PC
PC
作品收藏夹
电商
电商
电商
电商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