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备用户访谈并提出对的问题

北京/设计爱好者/4年前/188浏览
如何准备用户访谈并提出对的问题

对的问题找到对的用户

想要获得好的访谈效果,需要事先做足功课。首先你必须清楚你的调查目的,然后确定访谈对象,准备好所有的现实条件,最后需要写一个完整的访谈提纲。这篇文章将教会你如何准备一场用户访谈,以及如何确保按照对的顺序提出对的问题。

首先你要考虑到几个方面的问题,比如你想要了解到什么内容,需要找哪些人,在什么场合进行访谈,通过什么方式记录,为了得到实质性回答该怎么样去问等等。这里,我们将从实际准备工作开始,讨论你如何确定自己到底需要访谈多少个用户,最后详细介绍如何准备一份访谈提纲。


访谈准备


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在用户访谈开始之前一定要对自己的调查目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就是说,要清楚地知道你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只有清楚地了解研究目的才能准确地选取研究方法。这就像我们首先得知道,到底是要去钉钉子还是去拧螺丝,抑或者要去钻一个孔,才能有针对性地挑选工具。在定性研究中,比如半结构化访谈,你的课题可以是宽泛的,探索性的,比如“我想知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使用视频流的,以及他们的用户体验”。在确定研究目的时候,记住要让你的设计项目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这一点至关重要。一个好方法就是,确保你们在调研结果以及为了得到这个结果需要作出哪些努力方面达成共识。


更实际的考虑包括,你想让哪些用户群参与进来,如何把他们招募过来,访谈应该在哪里进行,以及你将如何记录访谈中的数据。


当你试着回答上面这些问题的时候,就会得到一个任务清单,包括安排行程,预订合适的场地,招募参访谈对象,选定录音设备等等。许多人直接用手机录制音频或视频,这很好,但是记住要保证你的手机有足够的电量。


招募访谈对象


访谈对象的数量没有固定的规则,只取决于你的研究内容,用户组规划,以及你可用的资源。理论上建议你根据结论的需要设置用户组,而不要事先决定具体数量。举个例子,你可以先采访5个用户。然后看看这5个人都告诉了哪些有用的信息,评估一下谈话内容的相似度有多大,以及在这5次谈话中涉及了多少新话题。如果你发现第5个访谈对象已经提供不出新的有用信息了,可能到这里就足够了。但是,如果你发现5号访谈对象给出了非常不同的回答,而新的话题又不断出现,你就应该招募更多的参与者。而且最理想的情况是,不断推进这个过程,直到信息饱和。同样的,一些结果也可能说明你需要将以前没有考虑过的用户组加进来,还要修改访谈对象的招募标准。比如,你采访了1名女性和4名男性,发现女性给出的信息与男性完全不同,那么,你可能得招募更多的女性访谈对象,以确保能够获得两方面的视角。在大多数的用户访谈中,时间和资源等现实因素也会在访谈对象的数目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通常意味着,你能够采访的对象比你理想的要少,这时候就要缩小项目的关注范围,不要追求面面俱到。这可能看起来很难,尤其是在你突然又发现了一个特别好的主题的时候——但项目的可行性是至关重要的,你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区域,然后进行深入研究。

版权所有者:Clker-Free-Vector-Images.


需要多少访谈对象取决于你的项目状况以及你希望涉及多少不同的用户组。


除了要对调查目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确保做好所有的现实准备之外,需要为访谈本身做的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写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


在访谈提纲中需要列好你想问的问题和这些问题的先后顺序。换句话说,你的访谈提纲就是你们的谈话脚本。写访谈提纲时,先考虑一下你想知道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问题。访谈提纲要与研究目的紧密相连,确保它能够达到你想要的深度。一个好的办法就是预先试一下你的访谈提纲——试着访问一下自己或周围的人,看看你得到的答案是否能够达到你想要的深度。访谈提纲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可以帮助你在访谈之前找到你问问题的最佳方式。在访谈过程中,访谈提纲也是一个备忘录。虽然在提纲中已经安排了问题顺序,但在访谈过程中,不一定要严格按照这个顺序来问。比如半结构化访谈,需要提前做一个精心安排,采访者要对谈话的整体结构负责,但实际上也要由谈话的节奏决定何时以及如何提问。换句话说,你必须确保你们的谈话不会因为无关紧要的问题而偏离主题,同时还要保持自然的谈话风格,这样才能顺利进行下去。这需要你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非常好的记忆力。


如何提问


“最好的科学家和探险家都有孩子的特质!”他们会问问题,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西尔维娅·厄尔,海洋生物学家,探险家,作家


访谈的时候,你要确保提问方式能引出想要的信息,并且受访者容易回答,尽量使问题简短和容易理解,要使用受访者熟悉话语体系。想想前边视频流的例子,如果直接问“视频流如何融入您的日常生活?”,这恐怕不是一个好问题。你必须把整体研究细化成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比如你可以这样问:“您上次使用视频流是什么时候?”或者“接触视频流之后,您的看电影、电视的习惯有什么改变?”心理学研究者Steinar Kvale和Svend Brinkmann在他们的《访谈:学习定性研究访谈的技巧》一书中指出,在问诸如 “为什么”这类抽象问题之前,应该先问“是什么” 和“怎么样”这样的具体问题。即使你再感兴趣,人们通常也很难直接回答他们为什么做某件事。受访者可以直接回答“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但是“为什么”的问题已经不止于表层,是在试图窥探一个人内心驱动因素。而且在某些情况下,“为什么”的问题听起来有些修辞性,除了使受访者感到有些困惑之外,还可能会激发他们的自我保护。考虑到这一点,你最好通过推断访谈者在特定情况下的行为来找到答案。


帮助人们回忆他们通常是如何做某事的一个好方法是借助具体的例子进行提问。在这段视频中,你将看到Ann Blandford解释如何在访谈中使用具体例子和关键事件的技巧。


笔者寄语


进行用户访谈之前,你需要做好现实准备,设计一个好的访谈提纲。设计访谈提纲的时候要考虑哪些问题适合在访谈一开始就提,哪些应该在中间和结尾提——但为了适应访谈的实际情况,要做好不按预想顺序提问的准备。问问题的时候要尽可能具体,用一种容易勾起受访者记忆的方式来提问。帮助受访者回忆起过去的经历的有效方法是使用关键事件的技巧。


0
阅读原文
|
Report
|
1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HMI
HMI
HMI
HMI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IP形象——动物类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