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原型细节提升之路

Recommand
厦门/设计爱好者/5年前/368浏览
交互原型细节提升之路Recommand

关于卡片化设计如何在原型设计细节上进行打造制作的思路

前言:之前发布了几篇关于组件如何构建的文章,大家对组件的整体构建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整体的大框架上都较为熟悉。本次分享主要切入点是如何运用设计规范以及前端基础知识来辅助,进行原型交互细节提升,希望本次分享能够带给大家帮助。

为了更加方便本次的细节处理讲解,本次将引入“卡片化设计模板”的制作来具体聊一聊交互细节的提升,制作的时候是如何将设计规范和前端基础知识进行关联运用的。

卡片化设计成品预览链接

https://vip.uedart.com/demo/UEDART_026/%E9%A6%96%E9%A1%B5.html

1 项目准备

项目背景:卡片化设计在手机端的页面制作中运用十分广泛,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APP的设计都是由卡片化进行衍变设计的。经过一些知识的汲取和实践的认知,我决定结合已有的一些卡片化设计的规范,将一些常用可复用的卡片模块组件化。最终有了这个基于卡片化设计,集卡片设计规范、卡片组件和卡片页面应用于一体的项目。

项目目标:精细化卡片设计,多元化可复用

知识准备:卡片化设计规范,此主要借鉴了发布在优设网关于卡片化设计规范的一篇文章,感谢作者的分享,让本次制作能够更有理论支撑。

2 项目规划

根据卡片化设计的特点,项目模块划分为:设计规范、组件制作、页面应用。

确立好模块后接下去的工作就相对简单许多了,根据模块进行结构的思维导图的梳理如下

3 项目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我将整体制作过程分为三大步

框架制作:大框架,为交互原型进行整体框架制作

页面内容:内容制作,进行具体内容的完善

细节处理:精雕细琢,进行细节的精细化处理

3.1 框架制作

整体框架的制作分为:全局导航、内容展示、框架细节

3.1.1全局导航

全局统一,这里我采用母版来制作。首先进行导航内容区域划分,明确导航最终想要的交互效果。

这里面需要注意的是左侧logo区域与右侧频道切换组区域需要保持离边距固定间距(Tip: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交互要求,主要是因为为了保持良好的体验感,需要适配不同分配率的屏幕大小主要是笔记本和台式机)

这里应用了动态面板的来做导航的自适应宽度变化和固定位置属性。

宽度自适应变化

频道切换组区域离右侧边缘固定间距40px

3.1.2 内容展示框架

这里面总共有两种不同模式的内容展示

一类:大页面内容展示

一类:带手机框的内容浏览

这两类的制作都是通过“内联框架”来实现

3.1.3 框架细节

整体的框架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点

首先 切换导航需要设定选项组,除了下图所示的导航其他导航也需要如此设定,且名称不能重复

其次 加载的内容页面置于主频道下方,方便设置切换导航时“内联框架”加载页面选择

再次 注意导航栏与底部foot的自适应宽度变化

3.2 页面内容

搭建好整体框架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按照项目结构,进行各部分内容的制作

3.2.1 设计模块内容制作

设计:根据卡片化设计规范,细分为以下7部分

色彩体系、文字体系、卡片质感、边距设定、标题设定、圆角规则、宽窄间距

3.2.2 组件模块内容制作

组件:根据通用类型的卡片模块,细分为以下7部分

图片流设计、卡片流设计、Feed流设计、金刚区功能入口设计、个人顶部内容设计、左右滑动组合设计、卡券仿实物设计

undefined

3.2.3 页面模块内容制作

页面:根据不同行业的卡片化设计应用,提取比较有代表性的8类页面进行页面的卡片化制作

资讯类别页(参考头条)、阅读展示页(参考微信读书)、视频列表页(参考优酷视频)、音乐列表页(参考网易云音乐)、金融列表页(参考蚂蚁财富)、优惠券列表页(参考饿了么)、银行卡列表页(参考支付宝)、个人主页(参考知乎)

3.3 细节处理

如何进行细节处理,首先要明白有哪些细节可以处理,在整体细节处理中,主要指导我制作思路的是下面三个方法:拆分法则、组合的应用、4px倍数。

3.3.1 拆分法则

拆解可以是一层层递进式拆解,先拆解主要模块,再进而深入拆解每个模块的细节点,这个过程有点像剥洋葱,我们暂且称之为“剥洋葱”法则吧,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定位我们要做的细节有哪些。

第一层拆解

卡片主模块:卡片底板、内容层、操作层

第二层拆解

卡片底板:卡片形状、卡片圆角、卡片颜色、卡片阴影、分割线

内容层:内容区、内容组合

操作层:操作入口、操作动作、反馈结果

第三层拆解

卡片形状:矩形、圆角矩形、异形

内容区:视频区、图片区、文字区、内容区大小

操作入口:button按钮、图标按钮、幽灵按钮、文字链接

第四层拆解

颜色填充:可见性、颜色值、透明度、

形状边框:可见性、颜色值、透明度、边框粗细、边框线型、单边控制

文字:字体、字号、颜色值、下划线、加粗、字间距、行距、上下左右边距

3.3.2 组合的应用

制作前的一些思考:前端的知识如何应用在卡片化组件的制作中,让我们的组件更有“规则”?

我们来看下下面这两张图,无论是在整体页面的设计中,还是在单个卡片的设计中,我们都可以把要制作的东西看做一个整体,先从整体的维度切入,再细分元素,在整体的框架中嵌入元素组成一个整体。我称它为box理论,一个大的box里嵌入多个小的box,我们在制作时可以带有一些这样的意识,尽量保证我们制作的卡片可具备三个维度:整齐、规范、可复用。

带着这种方式应用到制作里,我们来看下最终卡片的最终布局基本上是保持如下这样的组合方式。

每个卡片都是一个组合,卡片内所有的元素都有序的进行排列组合。

这样做的好处:很好的控制了每个元素的边界、需要替换时不会影响到其他元素的范围。

3.3.3 4px倍数

尽可能的保证元素的参数都是4px的倍数(因我制作采用的是375*667的尺寸),这个依据主要是来源于设计规范的8点网格理论。

在我们起初的卡片设计规范里关于卡片的圆角规则与宽窄间距,定义的都是4px的倍数,在接下去的制作中我沿用了这样的规则,使得整体卡片的制作更有规范性。

卡片化设计成品预览链接

https://vip.uedart.com/demo/UEDART_026/%E9%A6%96%E9%A1%B5.html

 

总结

当有了较为规范的制作思路,一切制作起来就非常的顺利,不论是制作交互原型还是做别的什么事情,都应该带着思维去实践,好的思维会引导我们做事的节奏感。本次关于交互原型细节提升的方法介绍就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3
Report
|
9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8月的“话”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7.8月的一些作品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app 页面
app 页面
app 页面
app 页面
作品收藏夹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ip形象设计+表情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企业展厅/文化墙 参考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小家电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企业展厅
精选收藏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