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I 移动端界面设计
不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不论是新的还是旧的,是固有的还是创新的,都记录下来~

项目背景
这是北京筑巢和意大利DCI合资,以销售意大利DCI品牌瓷砖为主的线上电商+新零售平台。
用户通过DCI APP(设计师使用)下单,在小程序支付、售后。
其中小程序本身提供商品购买功能,并承担支付和售后的角色(用户通过设计师、官网下单情况下)
DCI项目打破了传统经销商/线下店面销售模式,采用电商+新零售,以设计师为媒介(设计师线下场景化带动用户购买),分成让利,从而获得大量客户资源,实现设计师与平台双获利。
确认目标

综上,我们在设计前所总结的一些要点,对于这次 APP 的一些关键的点的设计都有了初步的计划,期待给室内设计师用户提供一个方便快捷,能够高效购买,快速获利的应用平台。
此次设计团队提出的设计目标是:1、加快设计师操作效率 2、给出有温度的设计 3、设计的规范化

1、为什么要加快设计师操作效率
因为这是为室内设计师开发的应用,简单来说就是获利的工具,消费者通过在设计师端下单,从而得到优惠的价格,这样设计师在为公司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为自己挣到了应得的回报。那么简单清晰、直观、易懂,是提升设计师操作效率及满意度的关键所在。
2、设计一个有温度的产品
对于用户来说有温度的产品是能够在你即使不消费的情况下都舍不得把它从你的应用列表中删除,即使有时候只是拿出来看一看。很多时候我们会倾向于做一些关于情感上的处理,机器是没有温度的,但是人需要在被忽略或者受到某些伤害的时候被外界给予宽慰和安抚。丹尼尔·戈尔曼在《情感化智慧》中有写道“处于焦虑、生气或沮丧状态中学生不会学习,处于这些状态下的人们无法有效的接受或处理信息”。所以在这里我们试图在高冷的色彩中寻找可以给人温度的视觉体验。于是我做了一系列的缺省设计,通过人物当前场景的反应来拉近与用户的距离,虽然很微小,但是确能在你最开心的时候给你加油,你沮丧的时候给你一点点幽默的细节体验:

3、设计规范化的目的
这个是经常被谈及的话题,规范化与创新到底那个比较重要或者说是否可以共存。其实我作为一个 UI 我是会更偏向规范化的,虽然我的专业是视觉。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一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会更加感性的去做一些设计,我时时刻刻都记着我是一个艺术生,我是在创造一件作品,那么作品就意味着第一眼要够“好看”,毕竟吸引人的眼球比较重要。在随后的工作中,我不断经历各种项目,也在各种项目中遇到过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设计,有开发,有测试,有产品,当然还有老板。
设计是可以随意评论的,不论你从事的是什么工作,这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修改建议,将大大小小的建议收集起来后,去做实施的依旧是设计师,那么规范化的设计让我有据可依,也让我节约了时间。
其实我所描述的场景只能是优点之一,代表不了太多,但却是我切切实实能得到的最实惠的东西。其实规范化最重要的还是给予用户安全感,让人觉得始终使用的是一个应用,而不是在不同应用中切换。(自行体会)
还有就是有据可依同样是为合作的设计师提供便捷,为他人提供便捷也是在为自己提供便捷,共勉。不论规范写的如何记得写一份保存着,你会发现越写越有意思,越写越觉得专业,也会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增加自信心。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论是视觉还是 UI 我都不觉得哪一个更加优越,仅此献给自己和一些觉得 UI 非常简单,没有技术含量的朋友们。


关于 ICON 的问题
在应用过程中,我自己找到了一个比较适合我和开发同事的使用方法,我也是很推荐的,我习惯于使用蓝湖软件上传设计图,因为实在是太方便了,开发只需要通过我的链接打开项目,从而查看和下载使用的素材,一般来说我推荐开发 svg 来作为 icon 的格式,原因不用多说,很多人都懂,矢量和位图你倾向哪一个呢?
但是后来我找到了 iconfont, 我通过网站上传 svg 的格式的图片(一定是纯色的),然后建立自己的项目组,把该项目所需要用到的 icon 都集合在了此处。
优点如下:
1.从此你有了可以在不同项目里复用的素材库
2.便于开发取用,并且可以随意调换颜色,不用切各种尺寸的 png 格式图

从低保真原型到高保真设计图



项目的页面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