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毕业秀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达学院

Recommanded by editor
南京/艺术工作者/5年前/4844浏览
设计毕业秀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达学院Recommanded by editor
hiiibrand

毕 业 季

设 计 毕 业 秀

Illustration Graduation Show

●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

视觉传达学院

本期Hiiibrand将为大家推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达学院的毕业展作品展示(部分)。




前 言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视觉传达学院2020届毕业设计展

 

多年以后的某个时刻,当人们提到2020,或许会感慨一声:“正是从那一刻开始,世界就此彻底改变了。”


“变”,本是世之常态。作家、思想家斯宾塞·约翰逊曾经说过:“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周易》则说:“变则通,通则久。”毋庸置疑,此刻的我们即将迈入一个变化中的后疫情时代。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一切变化的开始都并非是无迹可寻。新事物诞生,旧事物消亡,需求再调整,社会再分工,设计的边界延展也正在经历从未有过的模糊、交融、错杂。


而视觉设计师对于“变”这个概念是全然不陌生的。


凭空造世,旱海行舟,以异想幻化天开,这些都是视觉设计的智慧。作为创作者,唯以“变”应“变”,万变不离其源、其脉、其宗,在对既定世界的层层发掘中,进行更多元的重组再造。


可以预见的是,自此一役,视觉设计师终将与城市管理职能部门、网络远程机构、虚拟现实技术工程师们走到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行动——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为这种融合早已努力了多年。时势造化,通过设计重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的关系,必将是这些群体继续探究追逐的方向,或许对于设计界而言这正是一次反思与提升的契机,从今天呈现在面前的这些略显生涩却锋芒隐现的视觉作品中我们也可初窥端倪。


“白衣苍狗几千回”,世界生灭不已,我们即将见证一段全新征途的开启。


号角声起,未来已来。

 

视觉传达学院 汪维山





——

 

摄影与摄像艺术系


2020摄影与摄像艺术专业有三个方向班参与毕业设计,从毕业设计选题上分别从苏州文化艺术摄影组照、创意婚纱或创意写真、时尚人像等作为主要创作方向。虽然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无法实景完成,但我们鼓励学生先做充分的调研,以获取丰富的创作素材。对创作课题进行深入的文化研究,从中提炼出最容易打动人的视角和表现方式。在创作手法上我们利用后期修图技术对已有素材进行调整与合成,通过重组去构建富有想象力的艺术摄影作品。并且,每个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家中的实际情况,利用现场光线和道具拍摄一些小景和素材图片,引导同学们更多地开动脑筋去想办法。


       在后期制作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技术水平,为创意制定最优的制作方案。最优的实现方案,并不是一味的对自身技术进行妥协,这需要综合作品表现需要和自身技术发挥潜力来权衡。从往届毕业生的经验来说,大多数学生在创意发起阶段,容易夸夸其谈,只注重创意表达而不注重技术实现的可能性。到了设计中后期,又往往迫于实现难度而临时修改作品设计,甚至修改选题。我们在指导中要尽力避免了这些情况的出现。


——摄影与摄像艺术系 系主任 吴中文





01
古韵水都

作者:缪洁

指导教师:吴中文,章明星


创作心得:此设计以苏州为主题设计,体现苏州的文化,一谈起苏州大家第一想到的肯定是苏州的园林,昆曲 ,评弹,刺绣,太湖的珍珠,阳澄湖的大闸蟹苏州有太多属于自己的东西了,它的地理位置也是一大特色,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是最能体现江南烟雨的地方,一座水上的城市,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渐渐的它都慢慢走向了商业化,但是还是有一些地方还保存着原来的苏州样貌,有些地方还是有着古老门窗,古镇还能体现出小桥流水人家,而我认为水墨画的黑白灰方能体现出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所以后期用了这种处理方法。由于疫情不能出门拍摄就换了一种想法采用了后期合成的方式来展现这座水乡的美丽。

02

黑白

作者:朱玲瑕

指导老师:周薇,王刚


创作心得:即使在彩色摄影已经占据绝对主流地位的今天,黑白摄影依然有着强大的吸引力。黑白照片摒弃了景物的色彩干扰,以黑白灰的层次,展现景物细节质感,并以此表现事物内在或事物间关系。它具有强烈震撼人心的效果。我的这组作品希望通过黑白的艺术表现形式让欣赏者在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会突破作品画面空间的局限而展开联想和想象,赋予作品更多的审美内涵,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进行再创造。黑白摄影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世界,更是一个富于个性的世界,当人们徜徉其间,用细腻的心灵去接受世界、感受万物时,一定会有更多的感动。

03

水袖起落

作者:陈春来

指导教师:吴中文 ,章明星


创作心得:此设计是苏州昆曲与工笔画相结合的主题设计,这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以前老是觉得自己什么东西都会,什么东西都懂,有点眼高手低。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04

苏韵空间

作者:林艺 

指导教师:王刚 ,周薇


创作心得:苏州主题主要是体现苏州的历史和现代苏州的发展。在查找有关于苏州风土人情的资料后,决定从苏州建筑入手,把建筑作为框架来展现苏州风貌。因为建筑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光彩,它只会沉淀出更富有韵味的模样,这也是我主题名称《苏韵空间》的由来。苏州优秀的建筑是可以展现出苏州精髓的。用苏州的建筑来表现我眼中的那个优雅精致又活力年轻的苏州再恰当不过了。作品以苏州建筑为主元素而铺展开,主要从苏州园林、传统民居、现代建筑、三个方向提取元素,在把建筑作为框架的同时运用一些平面设计的手法把一些具有特色的小景进行组合。

05

花·生

作者:宋沂燃

指导教师:顾俊侃,丁陈


创作心得:此作品灵感来源于花朵与女生,花朵能够体现女生的温柔,而每个女生都有不同的性格,或坚强或知性,有些女生可能会因为相貌等因素感到自卑,但是每个女生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有着各自的亮点,所以我想以此作品来鼓励每个女生都应勇于面对以及表现自己。作品利用花朵作为重要道具,通过两套造型,一套代表女生的“强”,一套代表女生的“柔”,形成对比,后期修图两套造型色调一个偏暖一个偏冷,也可更加体现“强”与“柔”的对比,达到一定的视觉效果。

06

太空时代

作者:岳川

指导老师:顾俊侃,丁陈


创作心得:这是文化和公众想象力的繁荣。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才出现了戏剧性的设计文化,如太空时代。后来,太空时代文化相关的元素开始被运用在各个领域,甚至走上了时尚走秀。这是太空时代,一个人们敢于梦想未来和探索未知宇宙的时代。在第七个平行世界里,这个时代的人们在不断探索·改变·扭转一切事物,而我也同样生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借此开启对自己对不断探索,无限可能(我亦如此,人人皆可如此),并在我的镜头将这一切持续下去。



展示艺术设计系


今年的展示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在疫情期间通过网络指导和分组对接到个人对接的方式顺利完成设计课题进程推进,在毕业设计前期在课题选择上展览馆专业方向约大部分同学课题能很好结合各地文化特色的主题设立展馆,这和当今的文化主题建设相融合,也有部分同学的展馆设计课题来自实务建设项目,在商业展示方向,同学们能较好运用自己的审美标准,根据对当今不同人们消费标准,建立不同商业品牌空间的终端形象塑造,同学们在所学的专业设计技能的基础上,在展示空间营造上,把握设计主题,充分发挥设计想象,展现了完整的设计理念和视觉效果,在毕业设计的后半程,线下教育指导着重于毕业设计报告书的整体设计编辑和课题深化进程的完整,并顺利完成整体课题的设计的视屏制作。在这特殊的时候我们克服了很多困难,运用不同构通方式交流,同样也提升了同学们的设计表述能力,在同学们即将走上社会的当时,祝全体同学在专业工作岗位上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展示艺术设计系系主任 毛建华





01
CRAZYONES
西班牙餐厅设计

作者:郭子艳

指导教师:孟瑞芳,胡谐


创作心得:“西班牙”让人更多联想到的是多元化色彩的地中海风格,而该餐厅设计采用了延续传统与突破创新的方式,(创新为主)。沿用了一些西班牙特色的造型元素,如弧形,拱形,扇形。突破创新主要体现在材质和色彩上的改变。材料以金属漆,瓷砖,乳胶漆,玻璃为主,色彩上大量运用偏蓝绿色,赋予空间一致的调性,呈现出一个风格统一,清新脱俗的现代化风格空间,营造出一种蓝影宁谧的简洁氛围。在穿透而开放的布局中,我刻意用不同造型奇特的座位装置,来划分空间。纯粹自然的灯光点缀的恰如其分,为餐厅披上了一套美丽的盛装,创造出清新脱俗之美,让人们在视觉上产生一种空旷高远的视觉张力和精神内涵。


02

InSitu餐厅设计

作者:程镜澔

指导教师:胡谐,孟瑞芳


创作心得:InSitu餐厅可以代表一个特别而丰富的艺术、设计和食物的交集。在设计上着重于强调木与铁元素的“碰撞”性,对游客开放的可达性,希望人们能够在一个简单舒适的环境中享受此时此刻的转瞬即逝。


03

湖北孝感剪纸雕花展览馆

作者:张悦悦

指导教师:毛建华、杨峰


创作心得:我做的主题为湖北孝感剪纸雕花展览馆,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就是体现他的文化底蕴,及对他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因此,我打破传统的文化展示方式,以现代的手法,在融入自己对剪纸文化的解读和见解来设计整个展馆的外观及整个内部空间。


展馆内部的特色点,也就是空间的构造,内部空间的构造,是采用剪纸主题图样,把在剪纸中的局部有特色或是常出现的图形提炼出来的几何形态,再将心中所想的平面的形态立体化,接着是加入自己的设计思想及理念,进行手绘平面设计。主要是深刻表达并展现剪纸在我眼中的美,是那种红白配,文艺、简约、大气之感,将现代传统文化中的展品及展品文化寄托在现代创意性的陈列方式中,这样更能吸引观展者的眼球,深入人心,传承展馆主题的剪纸文化。


04

魅力苏州科技馆

作者:贾康敏

指导教师:毛建华、杨峰


创作心得:整体的的设计理念来源于对传统苏式建筑的热爱、对科学技术的未知和渴求。通过3D动画和地面的七色云雾投影使的整个空间仿佛你的意中人真的会出现。“国潮古镇”用的最多传统元素,为了让传统元素显得生动会给这些展品进行多媒体投影,并通过模型装置作为,多媒体投影,4D影院,地幕互动等让整个空间更加科幻。

05

西湖绸伞展览馆

作者:张逸斐

指导教师:毛建华、杨峰


创作心得:我做的西湖绸伞毕业设计的选题,是我在杭州三样文化遗产中最喜欢的一个。提到杭州,人们往往就会想起:西湖、绸伞、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春天的西湖,在断桥,在平湖秋月,在花港观鱼等等,总能看见穿着汉服,手持着绸伞在湖边拍照的人们,给春天的西湖带来了一道新的、靓丽的风景。身处其中的我,被深深吸引住的,不光只有西湖的湖光山色,还有那一把把在春风中、阳光下散发着光芒的绸伞。


伞,在我们的眼里永远都是那么质朴、干净,就算伞面会有很多花色、图案,面料甚至也各有不同,但我们仍然觉得干净,也不会觉得上面的花色是繁琐,是累赘。设计最初也是为了和江南水乡的风情相配合,白墙黑瓦。为主体之一的人的存在如过客浮光。然而,人、物、自然三者已在意境中融合,他们共同激发出的对美的向往已然烙印于场所,恒久长存。


采用了与形式封闭的传统展览空间截然不同的设计,为游客带来一系列叙事性的建筑空间.整个空间被分为了很多个单元空间,单元空间主要讨论了展览的形式和空间性格,整体展厅被单元化之后,单元空间更有利于讨论每个空间各自与景观和光线的关系,有利于带来不同展厅空间之间体验上的节奏感。



广告设计与制作系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是随着现代化媒体技术发展与现代艺术的新趋势而诞生的,好的作品需要文化性、艺术性、创意性与媒体技术的完美结合。三年的专业学习,更像建造一个金字塔,从设计基础到专业基础,、从文案策划到市场调查、从文化研究到思维创意、从平面媒体到数字媒体、从主题思考到媒介执行,同学们需要一层一层的夯实基座,叠加各层专业知识,并在最后毕设这样一个全面融合创意开放性与视觉整体连贯性的项目上结出自己的专业顶点!基底打得越宽、知识叠加得越充实,顶点才会结的越高越牢固!

今天,这里展出了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四个工作室(新媒体、商业插画、出版物文创与品牌)一百*位同学的毕设作品,作品主要涉及了雄安文创、太湖稻城大赛这两个实际社会项目的成果,还有不少围绕各地文化和品牌创意的实验作品。所有作品成果的呈现全面检验了我们专业前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检验了同学文化研究和视觉表达的能力,项目管理的能力,以及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进行全程管理并最终进行整体性呈现的能力。


——广告设计与制作系系主任  朱青






01
谭师傅熏鱼-雄安文创

作者:苏巧贤

指导教师:朱青 孔泉汇


创作心得: 此设计为雄安金芦苇大赛参赛作品,在本次设计中利用个人的手绘能力与创新能力,以熏鱼制作过程进行画面创作在其中学习到传统熏鱼制方法。这次设计以传统文化与潮流文化相结合,把握天然性和个性化两个要点,从而更好的吸引年轻游客,宣传传统文化。

02

望亭二十四节气
动态墙绘插画设计

作者:袁梦,余雨婷,刘梦茹,李廷廷,符豪

指导教师:朱青 孔泉汇


创作心得:此设计为实际项目类。应望亭政府方面要求,结合古语物候及选取对应元素进行绘制设计具有望亭特色的二十四节气插画及制作有声动态图(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宣传望亭田园风光,美化望亭乡村环境为目标,以节气插画设计为主,以有声动态图片为辅展示,同时结合望亭乡村实地墙绘以达到视觉传达的最佳宣传效果。

03

“彝火”--彝族火把节

作者:滕娅

指导教师:翁立立 徐钰程


创作心得:此设计为节日推广类主题设计,课题是关于彝族传统文化节日--火把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节日,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彝族火把节它热闹,充满浓厚的民族色彩,它是民族的瑰宝,每一个瑰宝都值得被发现。我运用动态图形的方式去表现我看到感受到的彝族火把节。图腾开头引入(图腾是每个民族的重要标志,是有独特民族特色的。民族图腾作为开始引入,可以让用户明确所真在展现的民族是什么)、特色建筑(房屋作为图腾与节日场景的过渡,让两个场景衔接自然,也表现彝族人民的房屋特色,也作为一种文化的呈现)、节日场景(分5个画面,节日狂欢两个画面,男女共舞,斗牛场景,旋转俯视图)通过从主体画面,动态效果和音乐音效的相互配合的形式让用户被吸引,并通过投影在充满民族感的鼓面上去呈现出来。让用户被吸引达到推广目的。

04

“姑苏古韵”
苏州各区域景点的动态图形设计

作者:李尤

指导教师:翁立立 徐钰程


创作心得:过去的城市宣传推广均以实景拍摄以及文字口号来达到宣传的意义,大众对于这类的宣传片已经产生了视觉疲劳。看多了实景拍摄可能对于色彩艳丽丰富的图形会更有吸引力。古色古香的千年古城正在回归,我将运用动态图形的手法赋予这些景色图形化,视觉化。将古苏州传承已久现有的旅游景点,美食文化,做一系列的视觉呈现。构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卷。以区来划分,各区的古景点进行视觉图形的设计,并运用动态图形手法将其呈现在扇子上。做到全方位的推广与宣传。

05

《秋雪湖》茶饮文创品牌
视觉与文创产品设计

作者:闵佳琪

指导教师:王涌


创作心得:在现在国风盛行的环境下,到处可见洋溢中国色彩的品牌包装,但普遍都是采用戏曲元素、唐宋、汉朝元素,还有最近非常流行的敦煌元素,但是在我做“秋雪湖”这个品牌时,读到了《秋雪湖之恋》这个发生在上个世纪知青年代的爱情故事,当时我就觉得那个年代的中国风格肯定也别有一般风味,脱离了浓墨重彩的戏曲风格,也和汉朝唐宋的清新典雅毫不雷同,这样的中国风味也值得被更多人了解和喜欢。在《秋雪湖之恋》这个故事的文化背景下,我又了解到秋雪湖边有江苏省最大的茉莉花养殖基地,而茉莉花也是极具中国风味的一个元素,于是我将爱情故事和在故事里出现的梅花鹿元素,以及茉莉花、茶叶等元素,结合在一起作为我的“秋雪湖”品牌的视觉基础。现在提到国风,都是说戏曲和汉服,我只想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风永远不局限在这些元素,还有更多的中国风元素需要我们去发现。

06

百年上九楷,千年宋锦

作者:张欣怡

指导教师:罗嵋 张川


创作心得:此设计为老品牌上九楷的书籍+文创创作。我的洞察点在于上九楷宋锦文化的传承与丝绸品的结合,以及上九楷品牌的悠远历史和宋锦丝织的纹样。所以我以“百年上九楷,千年宋锦”作为创作点,深度挖掘上九楷品牌背后的文化历史,以及上九楷在清乾隆年间至现今的跌宕起伏,以上九楷的品牌历史与更加古老的宋锦文化对比,更显现出上九楷品牌的坚持与传承。并通过书籍形式加以展现,将上九楷的历史展现在眼前。随后将书中的纹样以绸缎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得人们可以直观的体会到上九楷丝织品、宋锦的韵味。

07

二十四节气《拾节》
品牌餐具设计

作者:宋丹丹

指导教师:罗嵋 张川


创作心得:此设计是为稻香二十四节气设计的,其主题为“饮食与养生”所以以餐具作为设计的载体。“拾节”通“时节”与“食节,苏州饮食讲究时令时鲜,全年饮食跟着节气走,所以二十四节气也是“食节”。作为上古农耕产物的二十四节气,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渐渐被人们所遗忘,所以又有呼吁大家重视二十四节气,让这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意思。共制作了二十四张节气插图,以餐具作为载体并对其设计,餐具作为大家的生活必需品,这样既实用又美观,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广作用。

08

太湖稻城

作者:林柱灵

指导教师:王涌


创作心得:苏州“望亭”享有“稻香古镇”之美誉。本套毕业设计作品以“太湖稻城”为品牌名称,视觉形象就想做出既有现代人的审美又不失太湖稻香小镇的那种韵味。春种秋收的色调和稻城百姓的生活气息比较相符合,作品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既要给人美感又要能让人体会到浓浓的稻香情。针对品牌文化,虚拟创意出“小稻娘”这一人物IP,以此来更好宣传稻城文化与旅游景区。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系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到来,相比往年的轰轰烈烈,今年显得格外平静。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的毕业设计展览主要以线上展示为主,线下实物展出则是在各自工作室进行,不对外开放。展览空间的限制,实物展示作品较往年有所减少,但减数量不减质量,每一件毕设作品也浸透了学生的心血。本次毕业设计过程实属艰辛,师生的沟通和交流大多只能在线上进行,外出考察也未能成行,加上后期制作工艺和相关材料的实验缺乏,使作品在设计和成型过程中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但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最终通过了种种挑战,圆满完成了本次毕业设计。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系今年有5个专业方向参与了本次毕业设计,分别为A2品牌视觉管理工作室、A3品牌设计应用工作室、A4文创设计工作室、A7平面设计工作室和A10视觉呈现工作室。设计课题分为定位委托课题和自主设计课题两部分,涉及包装设计、品牌设计、文创设计、书籍设计、字体设计和信息设计等。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系 系主任 谢晋业







01
水八仙书籍设计

作者:于卓含

指导教师:黄胜英、谢晋业


创作心得:此设计为书籍设计,以苏州水八仙为题,开展实验性书籍研究,对书籍纸张材质,插画图形风格进行设计。“水八仙”是一代又一代苏州人的集体记忆。它们既是苏州特色物产的组成部分,又是地方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这种传统植物种植已逐渐消失在我们视野中,想要引起更多人关注、保护这份自然气息。这本书籍整体风格是以淡雅、朦胧为主,将“水”转化为可视可感的视觉元素贯通在书籍的每个细节,来体现八种植物应水而生的特点。

02

细虫篆字体设计

作者:俞林琰

指导教师:黄胜英 谢晋业


创作心得:此设计为实验性的字体设计,是对中国古代艺术字鸟虫篆的再设计,在字体设计的过程中,主要对字体做的是拆分、结构和重组。各个年代鸟虫篆的不同表现形式,使得字形难以统一,保留鸟虫篆原始的视觉效果和艺术特点,强调它的装饰性,让字体更加趣味。设计过程中发现文字可以不单单是为传达信息而存在,也可以是一种象征图案化的文字设计达到了最佳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效果,是一次实验性的尝试。

03

「谷物学家」
品牌包装设计

作者:王嘉豪

指导教师:张舒言


创作心得:通过自己所在工作室教学特点,将作品以包装的形式作为传达的介质。将商业化产品路数与当下健康饮食理念作为平衡的桥梁以此联系。通过包装结构/产品使用方式/及包装周边配套设施。以对消费者的行为过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达成品牌理念传递的效益。让品牌中「健康饮食」「积累达成质变」「包装带来的行为影响」「21天打卡计划」等行为理念转化为视觉设计。


通过大篇幅的古典人物纤细身型与麦片功效——塑形所关联,将产品口味与人物环境氛围相融合做到文字图像化。同时将麦片安全健康等关键信息与复古的logo/版面设计相匹配,且在配色上进行创新,将现代配色与古典元素互相影响但融合贯通。将个体的造型同构,搭建出完整的展示体系做到质变的呈现。

04

鱼调调酸汤包设计

作者:李若昕

指导教师:沈伟伟 陈瑜


创作心得:因为自己从小在贵州这片土地长大深知当地有很多外界了解的美食,鱼调调酸汤鱼火锅品牌包装,是源于贵州凯里当地少数民族独有美食酸汤火锅,当地是侗族苗族人民聚集地,有句方言‘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窜窜’想通过设计将贵州美食酸汤火锅带到更多爱好美食的人面前。在设计时我利用苗寨文化传统纹样与鱼结合进行创新制作,整体色调以苗族蜡染的蓝色与酸汤红色为主进行插画创作,从刺绣蜡染中提取元素结合绘制,给画面风格上多了一种少数民族的神秘感,内容上又选择了苗族部分隆重有趣的节日,给画面增添趣味感。由于是成品是火锅底料,自热锅一系列落地,也尝试了多种不同的材质器型,丰富整体质感。

05

《石桥古纸》

作者:匡俊妮

指导老师:周兵、罗星


创作心得:此次设计以“民艺新生”为主题进行创作。这一次毕设我的选题为—贵州省丹寨县石桥村的古法造纸。整个设计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对未知世界的认识过程。当地造纸人坚守古法造纸技艺,纸制品品质高。但当地的纸市场有些闭塞流通也十分不完备,包装与出厂信息欠缺。我希望通过品牌建构去保护这项传统民艺。我觉得想要会购入石桥古纸的人他们大都是一些爱惜物品的人,如果收到像是之前我收到的那样简陋无出处的包装心底难免有些遗憾,我希望完善好纸的包装与品牌,让拿到的人可以去享受以及期待拆开的那个过程。石桥古纸,不去过分的矫饰些什么,只是拿出本质的面貌,回归平静与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情。不是这样最好。而是,这样,就好。

06

“纹”文创产品设计

作者:张雯怡

指导教师:陈旭


创造心得:我的毕业设计题目是“纹”文创产品设计。之所以联想到剪纸与四大发明相结合是在不断了解剪纸的历史与文化的同时,我发现剪纸与中国的“纸”的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联想到了纸的历史,造纸的历史文化,进一步联想到了与中国的四大发明相结合来创作。


我想要通过绘制带有剪纸特色风格的四幅主题插画来表 现主要的视觉图形。通过在绘制插画的过程中,我会不断寻找到与四大发明与剪纸相关的元素,由此来创作出相关的辅助图形用于包装设计的表现。


主要的文创产品的载体,我想通过门帘的形式来表现,既能表现出插画的整体面貌,又与剪纸常用作窗花,墙花,门帘,门笺等有联系。同样的,剪纸也常用作灯花来呈现,于是,我还制作了四面的灯笼,既与剪纸的用途相关,又四面正好对应了四张插画。

07

“大画朱仙”文创产品设计

作者:张璇

指导教师:陈旭


创作心得:此作品为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设计,文创产品及包装组合。朱仙镇年画的色彩艳丽,所以要想体现出朱仙镇年画的风格就必须先从颜色上下手,同时木版年画的人物神态也别具风味,所以我想在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结合点出发,提取朱仙镇木版年画丰富的色彩表现、面部特点和年画中的衣服、坐骑、饰品等特别的元素。将传统的木版年画转换为由平面几何图形和平面线条构成的人物整体造型,主要以朱仙镇年画里门神类人物为设计主体,突显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特色,以这种新奇的方式更好的去“视觉传达”朱仙镇木版年画。

08

土里土气

作者:王鑫宇

指导教师:周兵 罗星


创作心得:此设计为实际设计项目主题设计,我的洞察点在我国的泥塑工艺大师于庆成弘扬工匠精神,“土里土气”作为创作点,泥塑艺术是中华民间艺术的一种,它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欣赏角度也极为的丰富和多样化。泥塑是利用天然的或是廉价的材料制成的,具有朴实、直观、真实的特点,能够表现出返璞归真的艺术特色。探索于庆成的泥塑艺术所表现的深刻奥义和艺术风格,总结于庆成泥塑的突出特点和对时代、生命、造型和美的独特认识,以及具有夸张的造型和浓厚的乡土气息。以记录于老的泥塑生涯、泥塑制作过程、作品介绍,和外界对于老的评价、于老对工匠精神的理解。通过字体设计、 海报设计、 装置设计展现我对于老整个拜访的记录和录像等等做为宣传媒介,以达到视觉传达的最佳目的。

END


© 本文图文资料来自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作品图及照片由 院系师生 提供

本栏目由Hiiibrand(嗨!品牌)推出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欢迎转发~




45
阅读原文
|
Report
|
41
Share
相关推荐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Penny妹妹抽象表情包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相关收藏夹
文章
文章
文章
文章
作品收藏夹
文章
1204
UI设计
UI设计
UI设计
UI设计
作品收藏夹
苏州
苏州
苏州
苏州
作品收藏夹
干货
干货
干货
干货
作品收藏夹
插画
插画
插画
插画
作品收藏夹
借鉴
借鉴
借鉴
借鉴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