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顶部标签导航
顶部标签导航的方法与总结
学习笔记之——顶部标签导航
从一开始接触UI界面时,对顶部标签导航一直不知该如何设计,很多文章只是阐述定义,没有讲到该如何制作。通过十几个APP的研究拆解,做了一次总结,可能还是有很多未学习到地方。
顶部标签导航,优势是一般可用作二级导航。劣势是标签较多时,越往后点击率越低。
导航标签数量较多时,多采用滑动式,可进行左右滑动。一般常常通过设计师的设计与引导,确保提供足够的视觉线索,表明在水平滚动后有更多的元素,比如最后一个隐藏一半,弱化边缘就是个不错的办法。
导航标签数量较少时,多采用固定式,不可滑动,内容再一个页面内显示完。
一.标签位置的确定
1.标签数量多时(超过5个)
按间距划分。先确定好页边距,然后将要展示的标签全部排列放进页面,第一个标签左对齐页边距(或者定好到页边距的距离),每个标签按同样的间距分布(两者间的距离)。
数量多时,若页面排不下,将页面显示的最后一个露出一半,再重新确定每个标签的间距。
(间距距离为14-50pt,多数为26pt。)
标签数量较多时


2.标签数量少时(小于5个)
边框居中划分。先确定隐形边框的大小,每个标签再与隐形边框居中对齐,数量较少如2个/3个时,可将标签位于页面中间。数量较多时,如3个/4个/5个。可将页面划分相等几份,如三等分,四等分。再各自居中对齐。
标签数量较少时


二.标签的选中状态
1.选中时 ,无下划线,字体颜色改变/字号变大/字体加粗
2.选中时,出现下划线,下划线与字段等长,字体颜色改变/字号变大/字体加粗
3.选中时,出现下划线,下划线短于字段,字体颜色改变/字号变大/字体加粗
选中时 ,无下划线,字体有变化

选中时,出现下划线,下划线与字段等长,字体颜色改变/字号变大/字体加粗

选中时,出现下划线,下划线短于字段,字体颜色改变/字号变大/字体加粗

三.字体变化
1.字体大小:11-17pt,13-16pt间较多,多数为14pt,字体选中变大时,一般17-24pt间
2.字体颜色:未选中时颜色较浅,选中时颜色加深或颜色改变,字体加粗/加大。
四.总结
先确定顶部标签导航的数量,可按相等间距排列或者按中轴线居中等分。顶部标签导航字体大小多数为14pt,表示选中状态可通过字体大小和颜色加以区分。若没有分割线的情况下,下划线短于字段的长度会显得更为精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