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科班学设计,怎样做“对”设计

Recommand
深圳/平面设计师/5年前/382浏览
非科班学设计,怎样做“对”设计Recommand
大狮DSD

这不是一套设计流程,而是希望能构建最基础的设计思路的一篇文章。

不想看长篇大论的话,可以直接看最后两句。

 

我应该怎么去设计?(不知道设计该如何开始如何结束。)

我这样设计做得对不对?(漫无目的的设计思路,各种碰壁。)

我这个设计做得好不好?(没有基础的美感养成,总觉得不好看又不知道怎么解决。)

 

这是非科班同学自学设计,特别想知道,也比较难解决解决的问题。甚至有同学会问有没有一套固定的设计流程,只需要一步步执行就能做出好的设计?

除了本身知识体系的零散造成这种困扰之外,没有老师或者前辈指引的自学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当然因为是非科班自学,没有过成功经验,缺乏自信,质疑了设计也困扰了自己。

 

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必须声明的就是,这不是一套设计流程,而是希望能构建最基础的设计思路的一篇文章。每个人的设计流程都不一样,因此我们会集中解释最最基本的设计思路,而这最最基本的思路就是我们常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最后总结可能也就一句话的内容,但也希望尽可能的让这一句话解释得清楚明白,毕竟这是设计最基础的知识。

 

我们先理解一个设计作品中所能看到的东西。

在平面作品中,我们一般将图、文、色作为平面设计的三大要素。


图:图片、图形、插画都是我们指的图。

除了我们常见的图画、照片能被理解为图之外,有一个元素特殊的存在,那就是文字。有些设计作品它并没有图,而是采用文字排版的方式作为设计元素,你可以发现排版中为了产生对比,字的大小会出现强烈的反差,大字很大,小字很小,这种大字就不能单以语义理解的方式去看,而是把它当作图形去理解,大字是图形。同样的,小字足够小,就形成了以字作为点出现的图形,一行连贯的小字我们相对视作线的构成。文字做为图形理解,是非科班同学理解上的难点,但是理解了这一点会让设计有更多的可能。

文:顾名思义,文就是文字。语义理解的文字在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特别是商业设计,图没有讲透的事情,就需要文字去表达。

色:色即是色彩,每一个平面设计作品中都有主色调来表现作品的调性,留白的白是无彩色,而留白所形成的区域也是能够作为图形去理解,这也是平时学习不会去注意的知识点。

 

图文色的知识不是这次重点说明的内容,只是通过这三大要素来辅助说明怎样做好设计。

 

而什么是设计?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字典里的释义是指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在释义中我们能够得到一个重点,就是“一定的目的要求”,你的设计有没有目的,是做好设计的根本。

 


一、

先想好,再操作——设计要有目的


在你没有明确的目的之前,不要操作。

在你没有明确的目的之前,不要操作。

在你没有明确的目的之前,不要操作。

重要事情说三遍,设计思路的形成和连贯性是一个目的链接下一个目的。

“我需要把文字放大。”这不是目的,这只是操作行为。

“我需要把主题文字放大,和其他元素形成鲜明对比,以此建立视觉焦点,吸引关注。”这才是完整表述,才是有目的的操作。把思路表述越清楚,设计目的就越清晰。完成了这个目的再完成下一个目的,千万别总按Ctrl+Z,撤销越多,思路越乱。

 

设计作品的诞生是一个个小目的串联起来所达成的大目的。例如你要做一个双十二的促销海报,一个利益点突出而且有节日氛围的活动海报就是你的大目的。你就需要分解出多个小目的,例如:

图:需要找到一张有气氛的活动图片做背景,对主推产品进行修图抠图,合成产品场景;

文:需要提取文案中的利益点,浓缩成主题文案,放大主题字号建立视觉焦点;

色:文字调色制造色彩对比或统一,整体海报色调调整成喜庆的红色,增加辅助色烘托氛围。

 

有了明确的方向,清晰了各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我们就可以开始我们的设计,而达成了我们的设计的大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结束设计。设计也需要适可而止,这是在解决我们开头“我应该怎么去设计?(不知道设计该如何开始如何结束。)”的关键。


二、

找理由,做得对——设计要有根据


“我需要把文字放大。”

“放大多大?”

“……”

无法回答,那么这是没有根据的操作行为。

“我需要把文字放大。”

“放大多大?”

“120点。”

“为什么?”

“一级的文案120点,和二级文案40点刚好3倍,能制造强烈对比,而且40点以下二级文案是能够被版心所允许的。”

这是有根据的设计思考。

 

前面我们也说过每个人的设计思路(流程)都是不一样的,考量的方式更是千差万别,但是为什么在这里提120点、40点这些具体的数据?

其一,我们要做好的设计,前提是先做对。

其二。具体的数值能为设计思路的正确提供客观依据。

我通过120点和40点的文字大小制造对比。有错吗?没错!这就足够了,我不考虑其他因素,我就只为制造3倍的视觉差,有理有据,那么就没有人有资格说我做得不对。

因此,有目的有根据的设计,不需要他人的评价,就能解决“我这样设计做得对不对?”的困扰。


三、

先做对,再做好——设计要有美感


有目的地做设计,做有根据的对的设计。我们才有可能再深入考虑做有美感的设计。

关于美感的养成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到过,非科班和科班最大的区别就是美感的积淀。你的设计有没有美感,人人可评判,可能今天给你的评判是教授大师的标准,而明天给你标准的可能就是甲方爸爸。

美的标准是没有标准,做对了,就是美,甲方爸爸说不对,那改就是了。因此,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受众是谁,你做设计是给大师看的吗?显然不是。

如果我们的受众是甲方爸爸,那我们对美的标准就可以能够有很好的把握。你需要的设计美感标准就是——随大流。


随大流不是粗制滥造,而是符合现阶段正常人的审美。在教科书里常提到两个词,一个是“对比”,一个是“统一”。对比与统一是版式设计形式美法则之一。对比可以让版面有重点、层分明,可以更吸引眼球。统一意在调和,是为了让版面达到整体统一的形象,突出主题。

对比和统一就构成了我们“随大流”美的标准。

图:我们可以通过图片的大与小、虚与实、疏与密、刚与柔等来建立对比,图片对比越大,版面跳跃率越高、越活泼,但对 比过度就会导致版面重心失调,造成版面的不协调。图片对比较少,版面会显得比较雅致,但对比过少,则会造成画面死板。只有将对比与统一结合运用,才能让版面充满生机。同时图片的编排风格应当与版面的主题相统一,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文:为了更好的传达信息,要让版式一目了然,文字应当划分主要信息、次要信息、最不重要的信息。主要信息用相对最大的字号,次要信息用相对中号的字号,最不重要时信息就用相对最小的字号,关键词可以采用不同的字体进行区分,让读者阅读的时候可以有条不紊。

色:色彩运用得当会让版面锦上添花,但若运用不当,则会适得其反。在版式设计中运用色彩也应当遵循对比与统一的原则。应当注意眀与暗、冷与暖,以及色相的对比与统一。要注意主体与背景色彩要拉开,突出主体,也应避免色彩因对比过大而显得杂乱、躁动。

 

再通俗一点讲,“随大流”的对比和统一就是“男女有别”和“五官端正”。这是最低标准,在审美这一方面,作为非科班设计的同学要清楚自己目前的审美是否符合甲方爸爸的水平,无法做出选择的时候,能做到重点突出,版式工整就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可以作为交付作品的。如果一直感觉不出美感,那很可能是在用大师的眼光去考量自己的作品。

 

其实我们在有根据的设计每个元素的时候,就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美的设计。例如文字左对齐更方便阅读,文字在背景颜色有明显对比的情况下更容易识别。这就是美感,可我们总是习惯的以为美感是一个很高级的东西。

 

整篇提供了一个思路,就是在图文色之间不断的审视操作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根据,每一步操作自己能不能将设计思路表述清楚,如果可以那么你的设计就是有逻辑的,有逻辑的设计就是能够上台面的合格设计作品,在所有的目的都实现的情况下,要学会适可而止交出作品,而不是深陷其中怀疑自己却又解决不了,这其实是变相的拖延,阻碍了学习的进度。

 

再次重申,记住设计的三要素,每次鼠标移动的时候多问自己这三个问题,你就是做了好设计——

这样设计(图、文、色)的目的是什么?

这样设计(图、文、色)的根据是什么?

这样的设计(图、文、色)体现了什么设计美感?

 

好设计就是每一步操作都有根据。

还不理解,多看书。



22
阅读原文
|
Report
|
18
Share
相关推荐
机·智——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Typeface Collection ①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假面绮宴 | 心动的王者系列视觉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得物野人30项 | 带上顶配,玩点野的
Homepage recommendation
内容含视频
评论
in to comment
Add emoji
喜欢TA的作品吗?喜欢就快来夸夸TA吧!
推荐素材
You may like
相关收藏夹
学习
学习
学习
学习
作品收藏夹
平面教程
平面教程
平面教程
平面教程
作品收藏夹
喜欢
喜欢
喜欢
喜欢
作品收藏夹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
作品收藏夹
观点
观点
观点
观点
作品收藏夹
大家都在看
Log in